主辦單位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承辦單位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材料系
協辦單位
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
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建筑材料學報》
同濟大學本科生院
同濟大學土木學院
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
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
上海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
上海市硅酸鹽學會
指導單位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特別鳴謝
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對歷屆比賽的鼎力支持
臺界杯
土木工程材料創意作品大賽自 2016 年由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材料系發起并創辦以來,越來越受到各高校學生的歡迎和重視。學生通過作品設計、制作與展示,激發了對土木工程材料及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學習熱情,提高了科技創新的意識,在充分享受競賽樂趣的同時收獲了材料科學理論與實踐方面的豐碩成果。
2020 年,第五屆大賽因疫情改為“線上+線下”的新模式進行,但國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的熱情不減,相比上屆的報名規模成倍增加,共收到來國內 19 所高校的 100 多支隊伍報名,參賽學生近 400 人。大賽組委會最終收到參賽作品 80 多件,作品數量和質量相比往屆都明顯提高。上屆比賽為顯示公平,預賽時將每個參賽高校的隊伍劃分到同一個小組。本屆比賽為進一步體現公平,決定將主辦高校的參賽作品與其他高校的作品分別評獎,并通過認真總結辦賽經驗,對各項細節安排進行了更科學的改進與完善,新增了對作品的制作要求,以便參賽者更有針對性地備賽,同時也更加體現土木工程材料特色。
本屆比賽將繼承和延續以往“宣傳材料知識,吸引優秀人才”的競賽精神,吸取國內外相關賽事的成功經驗,補充和完善賽制規則,以便更好地發揮平臺和宣傳作用,為同學提供更加科學、有趣和時尚的展示舞臺,顯著提高材料科學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以及競賽本身的科學性與公平性,不斷提高作品質量,提升競賽水平。
本次活動繼續得到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該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名牌、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業、上海市專利試點企業、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公司核心產品為聚醚系列產品和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年產能分別達到 5 萬噸和 10 萬噸。公司在國內建筑外加劑行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已獲國家重點新產品認定 1 項,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 4 項,連續 5 年獲得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五星級”誠信杯,2016 年獲得上海市“五四”勞動獎狀。公司與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材料系開展全方位的產學研基地建設和人才培養合作,卓有成效。
新冠疫情阻礙了人們的出行,但擋不住當代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新的熱情,本屆比賽將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評比,形式更加靈活,也便于參賽選手安排備賽、參賽進程。舉辦方正以飽滿的激情,誠邀全國各高校組織學生參賽。
參賽隊伍和人員
由學生自由組隊參賽,隊員為全國高校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每隊至少包括 1 名本科生,總人數不小于 2 人,不多于 4 人,每隊應明確一名參賽隊所在學校的在職教師作為競賽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由學生自主聯系確定。
競賽形式與分值
本次競賽將采用“作品展示”形式,總分 100 分。分三個單項部分:
(1)實物作品(50 分);
(2)作品展板(30 分);
(3)現場(線上)解答(20 分)。
參賽隊伍和隊員從確認參賽資格后開始,用大約 2 個半月時間完成作品的設計和制作,同時完成展板制作。
作品內容
本次參賽作品的主題依然突出“節能與環保”,參賽作品內容與土木工程材料有關,可用 土木材料制作其他領域的制品,也可用其他領域的材料制備土木工程用構件,作品名稱自定,但建議盡量簡單明了。
實物作品可以采用水泥、石膏等作為膠凝材料與其他廢舊材料組合制成,也可直接采用廢舊材料拼接而成,不宜采用化學膠粘劑;作品可以是建筑產品、裝飾品、藝術品、實用物件、 玩具等,形式不限,總重和尺寸不宜過大(總重小于 20kg,最長尺寸不超過 0.6 米),以便展示和搬運。作品應通過巧妙的構思,充分利用各種原材料特性,或者通過特別的制備或組合工藝完成,不宜太簡單或太隨意地將幾種廢舊材料擺放或搭接成型。
根據往屆比賽情況,建議作品應具有一定的堅固性和整體性,其結構不應太松散、易碎。同時,不建議使用玻璃圍框,如確有需要,則應采用有機玻璃制作圍框。作品中不易含有過多的非自制裝飾物(如塑料花、草,人物/動物/車/船模型,等),如確有需要,則應盡量少用,以突出土木工程材料的特征。另外,不建議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作為主要作品結構。
按照辦賽流程,在報名確認后,組委會將要求參賽隊每周提交一份備賽進度,以便督促參賽選手按時、按質地完成作品,同時組委會也能實時掌握報名隊伍的備賽情況,對參賽選手遇到的困難予以盡可能的指導和幫助。
展板的圖文內容主要包括:作品名稱,參賽隊員,節能環保意義及內涵,設計思路,材料選取及亮點,制備過程等,版面自由設計,于正式比賽前交會務組統一制作,尺寸均為高×寬 =1.2 米×0.6 米。
解答內容:由評委老師提出關于作品采用的材料性能、原理、制備技術和用途等相關問題。
為加深同學對本次競賽規則的理解,特設立往屆優秀作品線上回顧展。
評分辦法
根據參賽作品數量首先進行分組預賽,為保障比賽公平,評委均邀請參賽學校以外的本行業領域專家,舉辦方本校的參賽組也將單獨分組評比,并保持與其他參賽隊相同的決賽入圍比例。分組賽評委不少于 3 人,決賽評委不少于 9 人。評委分別對比賽的各單項(除“最佳人氣獎”) 部分打分,各單項分中扣除最高和最低分,取中間的平均分為作品的單項得分,然后將 3 個單項得分匯總為作品總分。若發現與往屆比賽作品在設計上雷同,至少扣除 20 分。
作品展示期間,自展示之日啟動微信投票系統,評獎日截止投票,根據投票結果評選出“最佳人氣獎”。
獎勵形式
創意作品競賽分別設置團體“一等獎”(獎金 5000 元人民幣)1 項,“二等獎”(2500 元) 3 項(主辦高校參賽隊至多獲 1 項),“三等獎”(1500 元)5 項(主辦高校參賽隊至多獲 2 項);并設立“最佳創意作品獎”、“最佳展板獎”、“最佳展示獎”、“最佳人氣獎”(各 1000 元)各 1 項,設立“優勝獎”(500 元)若干和“創意作品獎”若干。同時設立“優秀指導教師”獎。
獲一、二等獎的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學生可額外獲得本學院保送研究生加分。
獎勵結果公示和實物作品展示延續至2021—2022第1學期期末,線上持續展示。
競賽時間地點安排
報名截止時間:從通知發布時間起,至 2021 年 9 月 12 日 22:00 截止;7 月 30 日前確認第一批報名隊伍,經確認的參賽隊即可開始備賽。
作品展示時間:2021 年 10 月 15 日-2021 年 10 月 31 日。
作品展示地點:同濟大學材料學院(德才館)一樓大廳;同時線上發布作品展廳。
評分及頒獎時間:初定于 2021 年 11 月初,具體日期另行通知。
報名方式
報名表點擊最下方鏈接或掃描最下方二維碼獲得
作品報名聯系人:趙佳俊
E-mail:TaiJieBei2021@163.com
競賽組織
本次競賽由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材料系承辦,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筑材料學報》、同濟大學本科生院、同濟大學土木學院、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 會、上海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和上海市硅酸鹽學會協辦。
指導單位: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組委會成員如下:
吳廣明、楊正宏、王中平、許維、邱軍、蔣正武、黃佳、黃云輝、姚武、翟繼衛、袁華、 王凌凌、邵田云、沈衛國、郭麗萍、王沖、徐亦敏、樊鈞、賀鴻珠、吳德龍、徐亞玲、鐘偉榮、 馬小翠、康明、趙筠、孫振平、邵越峰、王培銘、張雄、施惠生、楊全兵、肖建莊、楊曉杰、杜建忠、陸偉、嚴彪、王少峰、朱洪波、張國防、劉斯鳳、徐玲琳、姜偉、吳凱、周龍、張懿、官文佳、張樹青、李楠、李健、石俊強、吉莉。
本次活動的所有解釋權,歸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材料系。
報名表獲取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3lXzrmQYZp_yq164EmjGcw
提取碼:be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