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程
“裝備中國”高端裝備創新設計大賽是由天津市設計學學會于2015年發起的面向高端裝備行業領域的公益性創新設計賽事,每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6屆,具有較高的行業認知度和廣泛的社會參與度,是我國裝備設計制造領域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高規格創新設計品牌活動,在服務裝備制造業升級轉型、聚焦高質量發展、吸引優質設計資源向裝備制造企業聚集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經過6年的發展和精心培育,大賽質量和規模連年提升,每年收到全國各地知名企業、高等院校的參評項目達千余件,6年累計6000余項,參加頒獎典禮及高端論壇系列活動的人數超過30000人,以大賽為平臺簽訂各類合作協議20余項,促成各類商業合作、產學研合作項目若干,促成成果轉化項目若干。2017年,大賽加入“好設計合作伙伴計劃”,連續4年為“好設計”評選活動推薦了百余件優質項目,并連年被授予“好設計優秀合作伙伴”。同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聞邦椿受聘為大賽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連年參與評審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志磊、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佩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彥敏、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秘書長孫守遷等多位行業頂級院士、專家多次出席大賽終評及頒獎活動,為活動題詞,為獲獎者頒獎,對大賽的連續成功舉辦給予充分肯定。
“高端裝備創新設計大賽”舉辦6年來,參賽單位逐年增加,包括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浦鎮龐巴迪運輸系統有限公司、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國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七一二通信廣播股份有限公司、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西四通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機械研究所、廣州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所等知名企業,以及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原工學院等高等院校,參評項目涵蓋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大型工程機械裝備、高端數控機床、特種車輛、工業智能機器人、農林裝備等多個產品品類,共評選出新一代動力集中型動車組、中速磁浮列車、新型商用無人駕駛磁浮列車、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CJ6型城際動車組、全自動捷運旅客列車、XGC11000履帶起重機、GR1805平地機、ZYS113全智能三臂鑿巖臺車、陜西北人電子束膠印機、高剛度磨切一體加工機器人等一大批國之重器和知名產品,引起社會及行業的廣泛關注。
大賽評選出的優秀項目由天津市設計學學會直推參評本年度“好設計”獎全國級評審(“好設計”獎由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主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承辦,2017年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備案登記,獎勵編號為0283)。裝備制造是制造業的核心,是國家工業發展的基礎。高端裝備是裝備制造業中的高端領域,是新興產業中的支柱產業,是我國制造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天津是我國北方制造業中心、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工業門類齊全,制造業基礎雄厚,為高端裝備的研發試驗與成果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2年)》《關于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中的有關精神,提升我國高端裝備研發與制造領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助力打造和培育引領世界和時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好設計、中國好企業和中國好品牌,服務裝備制造業升級轉型,聚焦高質量發展,吸引優質設計資源向裝備制造企業聚集,本屆大賽繼續以“創新設計提升裝備質量”為主題,打造面向全國高端裝備創新設計的高端交流、展示與合作平臺,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行業創新發展。
(一)主任委員
盧雙盈
(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二)副主任委員
劉元剛
(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院士專家工作部)副部長(主持工作))
姚成豪
(天津市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 瑩
(《機械設計》雜志社社長,《焊接技術》雜志主編,天津市機械工程學會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三)秘書長
張 磊
(天津市設計學學會副理事長)
(四)副秘書長
竇金花
(天津市設計學學會監事長)
黃艷群
(天津市設計學學會副秘書長)
王秋惠
(天津市設計學學會副秘書長)
聞邦椿
(中國科學院院士)
(二)副主任委員
韓 旭
(河北工業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守遷
(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秘書長,浙江大學現代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三)委 員
(排名不分先后)
檀潤華
(國家技術創新方法與實施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工業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凌浩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江南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胡 潔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國強
(燕山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清春
(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余隋懷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西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支錦亦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羅仕鑒
(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高 楠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工業設計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蹤雪梅
(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助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項忠霞
(中國好設計天津中心主任,天津大學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
曹國忠
(國家技術創新方法與實施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峻霞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徐 江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惠榮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普與獎勵處副處長,中國好設計辦公室主任)
王世宇
(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遠波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丁 滿
(河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魏 璇
(天津理工大學副教授)
趙起超
(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人因智能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
劉 巖
(天津七一二通信廣播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杜麗峰
(天津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設計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等。
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智能機器人、大型工業加工設備;大型工程機械、特種車輛、先進農機裝備、先進林業裝備、城市清掃裝備;先進軌道交通運輸裝備;電力裝備;復雜工業儀器儀表設備;面向行業的各類專用機械設備;面向疫情災情的各類應急與救援裝備;廠房、車間、特種作業環境人-機-環境系統;其他高端裝備等。面向從事裝備設計研發或生產制造的企事業單位;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專業化設計研發公司;高等院校;社會團體等。參評項目為單位正式立項的項目,面向實際生產應用或科研需要,項目處于研發、小試、中試、工業性試驗、投產或上市銷售等環節均可。多個單位聯合設計研發的項目應自行協調單位和項目完成人員的署名順序,一旦確定,后期不允許修改;項目負責人一般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項目由單位或相應的職能部門推薦參評,不接受無單位的個人報名。面向高等院校在校??啤⒈究?、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參評項目一般為原創性和概念性設計方案,如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構想性課題、課程設計或畢業設計作品等。多所院校聯合設計的項目應自行協調單位及項目成員的署名順序,一旦確定,后期不允許修改;項目負責人一般為學生,由指導教師和所在院校推薦參評,不接受無單位的個人報名。創意類項目鼓勵跨學科團隊合作,參賽成員可來自機械工程、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自動化、計算機、工業工程等不同學科。本屆大賽采取分類申報和分類評審的辦法,按照不同參評類別的評審要求進行評審,分類授獎。1、總體要求。參評項目需緊密圍繞大賽主題和征集范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原創性,設計理念先進,產品功能新穎,技術性能突出,設計流程規范,設計圖紙齊全、分析驗證詳細,文字表述清晰,且突出先進設計方法和技術的應用,特別體現綠色、智能、人性化等理念。2、類別側重。申報產業類的項目需突出產業應用背景、設計原創性與先進性、技術可靠性與成熟度、產銷量或預期銷售目標等;創意類項目側重在創意獨創性、理念前瞻性、設計新穎性、技術可行性及潛在的應用價值等。3、知識產權。參賽項目的知識產權歸申報單位或申報者個人所有。不具有該項目獨立或全部知識產權的單位不可以第一設計完成單位(主申報單位)身份參加大賽。由多個單位設計研制完成的項目參賽時,知識產權歸屬應明確,單位與人名排序自行協調。第一設計完成單位為該項目的第一責任單位。由于知識產權問題發生糾紛的,大賽組委會有權撤銷獎項,一切后果由參賽單位或個人自行承擔。大賽分初賽(初評)、復賽(復評)、決賽(終評)及2021年好設計參評推薦4個環節。登錄好設計官網cgd.ckcest.cn完成在線填報。針對初賽征集到的有效參評項目,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初評,評選出60項進入復賽(其中,產業類30項,創意類30項),并在大賽主辦單位官微公眾號上公示。進入復賽的項目需將蓋章的紙質版申報書(從申報系統下載并打印蓋章)郵寄至大賽組委會,由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復評,評選出20項進入決賽(其中,產業類10項,創意類10項),同時,根據好設計評選標準及好設計綜合辦公室給本賽事配置的本年度推薦名額,由組委會擇優推薦出具備參加本年度“好設計”獎全國評審資格的項目,并在大賽主辦單位官微公眾號上公示。針對參加決賽的項目,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終評,參評單位需派員參加答辯(視情況決定是現場還是在線),由終評專家決定最終獲獎名次。獲得金獎和銀獎的項目原則上需到現場參加頒獎活動。在好設計官網cgd.ckcest.cn在線填報時,符合本大賽產業類申報條件的項目無論是否投產應用,務必選擇“金銀獎”進行申報;符合本大賽創意類申報條件的項目務必選擇“創意獎”進行申報,申報渠道務必選擇“好設計合作伙伴”一欄中“裝備中國”高端裝備創新設計大賽這一項。本賽事的評獎標準與好設計的評獎標準無對應或從屬關系,未被推薦參評好設計的項目,不影響本賽事金銀獎的評選。
另設“最佳組織獎”“最佳指導教師獎”若干項,頒發獎牌和獲獎證書。2020年08月10日前 初評并公布進入復賽的項目。2020年08月31日前 復評并公布進入決賽的項目和具備參評本年度好設計獎全國評審資格的項目。2020年11月30日前 頒獎典禮、獲獎項目展覽及論壇。大賽章程的最終解釋權歸高端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