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發源地和供給方,隨著我國科研評價導向的重大轉變——破除論文“SCI至上”,大量誕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成果,都迫切需要得到產業應用的進一步驗證。而這些科技成果也正是作為技術密集型的環保產業所需要的。
2021(第七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將目光聚焦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群體,聯合科技界、產業界、金融界,通過“以賽代評”的模式,希望篩選出具有科技轉化價值及市場發展潛力的創新技術,圍繞全鏈條產業培育,幫助科研團隊構建完善的產業化知識結構,通過賽事組織與資源匯聚,幫助更多的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
現在,2021(第七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招募已正式開啟,期待您和您的科研團隊報名參賽!
技術要求
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以及發揮減污降碳協同效力的創新技術,已通過小規模以上的試驗驗證,具備一定的產業化潛力,知識產權明晰。對環境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技術優先考慮。
對象要求
高校及科研院所:主要針對高校及科研院所中有科技成果轉化需求的科研團隊,教師帶領的科研團隊可由課題主要參與人員為代表(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進行項目答辯及總決賽路演。
海外項目及企業:海外技術團隊及企業內部獨立研發團隊,可由技術的核心研發人員進行項目答辯及路演。
費用說明
本次大賽活動經費將由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承擔,不向參賽單位收取任何參賽費用。
參賽者首先通過PC端或手機端進行預報名(預報名方式見文末),提交基本信息后組委會將在3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預報名后,參賽者需填寫詳細報名表(“報名表”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查看和下載),填寫后發送至郵箱ren.weilan@jiei.org.cn。通過預審的參賽項目,工作人員將會在9月20日前向您發送正式通知,為進入“項目分組答辯”做好準備。
通過預審的項目將進行分組答辯,參賽者需準備和提交項目答辯PPT(“PPT框架參考”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查看和下載),通過線上會議的形式參加答辯,最終得分排名前50%的項目進入總決賽。
答辯時長:對于每個參賽項目,答辯環節嚴格控制時間,參賽者介紹時間為8分鐘,接受專家評審團提問時間為5分鐘。
由大賽創新導師為各項目參賽代表進行賽前路演集訓及一對一輔導,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集訓時間為0.5-1個工作日每次,預計培訓2-3次。
現場決賽,參賽者參加現場路演,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項目獎。
榮譽獎勵
年度總決賽將設置一等獎1 名、二等獎2 名、三等獎3 名;進入總決賽的優秀項目將獲得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的榮譽證書,同時獲獎名單還將在行業媒體、《環保產業》期刊、JIEI 創新實驗室等媒體平臺進行公示宣傳。
現金獎勵
總決賽獲獎項目將獲得由主辦單位提供的現金獎勵,一等獎10萬元;二等獎6萬元;三等獎3萬元。
項目獎勵
年度總決賽獲獎項目符合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注冊要求,將可享受綠色直通車申請“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線人才計劃-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一等獎50萬元;二等獎30萬元;三等獎10萬元。
研發獎勵
由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提供關鍵技術研發、共性技術集成創新、核心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環保技術裝備化、創新平臺能力提升等五類項目,獲獎優秀創業項目可享受優先申報《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權益,最高可獲得300萬資金支持。同時還將積極對接技術與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的合作,促進技術研發合作。
其他獎勵
獲獎項目還可優先申報和享受宜興相關人才引進計劃。
獎勵辦法中的“項目獎勵”和“研發獎勵”需進行申報,具體申報辦法詳見:
2020年度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人才計劃項目指南及申報要求
江蘇省環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人才計劃項目申報書(范式)
(申報辦法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查看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