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作出“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國家承諾。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設計等方式,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在中國開啟“碳中和”征程的元年,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工業設計協會共同啟動“第十二屆中國(重慶)明日之星·產品綠色設計大賽”,致力于通過大賽的形式,集聚綠色設計智慧,激發青年設計師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增強綠色設計交往與合作,積極倡導全國綠色設計研究及應用,通過綠色產業鏈的整合創新,快速有效地將綠色設計創新成果商品化、產業化,不斷推進我國綠色設計產業發展、有效扶持全球綠色設計青年人才快速成長,用綠色設計手段和實踐推動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推動我國綠色發展。
“綠色設計助力碳中和”
(一)參賽對象
全國開展設計教育的院校、研究機構、以及熱衷于綠色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青年設計師、全日制在校大學生、研究生。
由設計機構或高校推薦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賽,小組成員每組不超過5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名,同一名指導教師可指導多位選手。通過大賽指定郵箱進行報名。
1、參賽作品必須保證原創,如若出現侵權作品,主辦方有權撤回獲獎證書和獎金、并要求參賽者賠償其經濟損失,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自負。
2、參賽作品必須圍繞指定的主題進行創作,設計最好與解決綠色發展進程中凸顯的問題掛鉤,問題解決方案新穎有創意。
3、參賽作品署名權及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大賽組委會擁有作品的展示、發表、出版等權利,并積極向企業推薦作品,以期設計獲得轉化。
4、參賽作品必須以電子文件格式申報。每件作品以一個獨立文件夾保存,內容包括作品版面(JPG格式)、文字說明(400字以內,word格式單獨存檔)。作品版面以立構圖幅面表現,圖片上不得出現任何作者信息,版面尺寸為1200mm*900mm,一件作品不超過2個版面,上傳單張圖片大小不超過50mb。所有文件需打包上傳至指定電子郵箱,郵件主題與文件夾均以“院校+作者姓名+作品名字”命名。
(四)報名及作品提交
1、所有參賽者統一將作品發送到組委會指定電子郵箱。
大賽指定電子郵箱:1905851571@qq.com
2、參賽報名截止時間:2021年9月5日
3、報名咨詢電話:
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聯系人:楊老師 聯系電話:13320206264
重慶工業設計協會辦公室
聯系人:張老師 聯系電話:13594299111
(一)大賽設金獎2名、銀獎6名、銅獎8名,優秀獎20名,并設立優秀指導教師獎10名,頒發獎金和證書。
(二)大賽設立優秀組織獎和大賽特別貢獻獎若干,對積極參與大賽組織、宣傳、評選等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頒發獎杯和證書。
大賽獎金具體明細如下:
獎項 | 獎金(元) | 數量 |
金獎 | 10,000 | 2 |
銀獎 | 5,000 | 6 |
銅獎 | 3,000 | 8 |
優秀獎 | 500 | 20 |
優秀指導教師 | 2,000 | 10 |
(注:以上各類獎項獎金含稅。)
啟動大賽,在重慶工業設計協會網站、西部綠色設計小站及相關媒體發布大賽信息。
有針對性地在創意設計相關媒體上宣傳和推廣大賽,成立評審委員會,由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完成參賽作品征集和資格審查工作。作品報名截止日期為9月5日。
組建評審委員會,由評審委員會組織完成評審工作,向大賽組委會提出獲獎建議名單,形成大賽評獎結果報告,經審批通過后,進行公示,確定最終評獎結果。
(四)大賽頒獎及作品展覽活動(2021年9月17日)
擬定于9月17日在“中國(重慶)首屆綠色設計助力雙碳目標高峰論壇”上由市級相關領導對大賽獲獎個人進行頒獎和表彰,并同期對入選作品進行集中展覽。
(五)大賽成果推廣和孵化
大賽組委會對獲獎作品進行甄選,指導幫助設計者與企業對接,推動綠色設計成果產業化。
(一)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費用。
(二)2019年1月1日之后創作的原創作品均可參賽。
(三)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如若出現侵權作品,大賽組委會有權在大賽任何的任何階段單方面取消其參賽及獲獎資格,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自負。
(四)大賽組委會保留因作品質量原因,對部分獎項數量減少的權利。
(五)除大賽組委會和作者授權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大賽參賽作品,一經發現,大賽組委會和作者有追求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六)大賽組委會對本次大賽保留最終的解釋權。
大賽指定電子郵箱:1905851571@qq.com
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南路28號
聯系電話: 13320206264 13594299111
郵政編碼: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