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獎征集|尋找身邊的非遺,市非遺中心邀您一起探尋三亞的非遺“寶藏”
素有美麗三亞浪漫天涯之稱,亦是海南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擁有歷史文化古鎮、萬年落筆洞等諸多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更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燦爛文化在這片樂土上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01.
有獎征集 |市非遺中心
邀您一起探索三亞市非遺線索~
為響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推進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體系,推動全市文旅深度融合發展,2022年1月,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三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指導下,繼續啟動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
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形成了市、區、居(村)普查隊伍,形成上下聯動、層層覆蓋的線上線下普查,進一步摸清、掌握、了解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問題等情況。
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前期文獻查閱、收集、整理的基礎上,通過電話聯絡、現場訪談、實地考察、文獻調查等方式,采取筆記、錄音、錄像等手段,對三亞市管轄的5個區開展普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線索、相關圖片、文獻資料,現已整理歸檔了部分非遺線索。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
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狀況
市非遺中心面向社會廣泛征集
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
熱愛探索的市民游客們
快化身非遺偵探
一起踏上尋寶之路!
小貼士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
01
征 集 范 圍?
凡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本地的非遺線索,還包括其他民族、其他省市有在三亞市內傳承發展的傳統文化,均在本次征集范圍內。具體內容包括:
(一)民間文學
包括神話、傳說、故事、歌謠、史詩、長詩、諺語、謎語等。
(二)傳統音樂
包括民歌、器樂、舞蹈音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等。
(三)傳統舞蹈
包括民間舞蹈、生活習俗舞蹈、歲時節令習俗舞蹈、人生禮儀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產習俗舞蹈等。
(四)傳統戲劇
包括戲曲劇種、專業戲曲演出團體、業余戲曲演出團體、戲曲教育機構、戲曲樂器、服裝道具制作工廠、戲曲傳承人、戲曲上演劇目、現存戲曲劇本、戲曲文物、戲曲演出場所、戲曲樂器、戲曲服飾、戲曲砌末(道具)等。
(五)曲藝
包括說書、說唱、諧謔等。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包括民間游戲、武術、賽力競技、技巧競賽、雜耍(藝)競技、雜技、魔術、馬戲、喬裝戲、滑稽等。
(七)傳統美術
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筑等。
(八)傳統技藝
包括燒造、織染縫紉、金屬工藝、編織扎制、髹漆、造紙、印刷和裝幀。
(九)傳統醫藥
包括養生、診法、療法、針灸、方劑、藥物、醫事民俗、醫藥文獻等。
(十)民俗
包括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等。
02
征 集 條 件?
(一)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
(二)具有在一定群體中世代傳承、活態存在的特點;
(三)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典型地域特色,在當地有一定影響;
(四)通過一定獨特、精湛的技藝呈現出來,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思想和情感表達;
(五)已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的項目不在此次征集范圍。
03
注 意 事 項?
(一)秉持真實性、可靠性、有效性原則,所提供線索需如實反映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實際情況;
(二)提供有助于說明所提供線索實際情況的資料,如文字、錄音、錄像、照片等。
04
征 集 方 式?
有意提供線索的單位及個人,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報料表,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根據所報料的非遺線索的歷史價值及社會意義進行篩選,后續將會以電話回訪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并整理存檔。
△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調查表
05
有 獎 征 集?
本次征集提供的線索,經證實采用后贈送艾鹿周邊一套(帆布袋、充電寶、防曬服、遮陽傘、U盤)。希望非遺相關研究機構、傳承人群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積極參與支持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非遺線索征集工作。
06
征 集 時 間?
自公告發出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
07
聯 系 方 式?
三亞市群眾藝術館(三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聯系電話:0898-88293528
聯系人:彭玉璋-15008901836
電子郵箱:sysqzysg@126.com
08
三亞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黎族打柴舞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疍歌
苗族盤皇舞
黎族藤(竹)編技藝
黎族鉆木取火技藝
黎族原始制陶技藝
苗族三色飯制作技藝
02.
招募!
藝術人才專家庫邀您加入!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2022年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把人才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積極探索具有三亞特色的人才發展之路,推動我市人才工作邁上新臺階,由三亞市旅文局指導,三亞市群眾藝術館具體執行的群眾文化藝術人才專家庫現籌備成立。
歡迎社會各界擁有文化藝術專長的市民、游客、候鳥人才踴躍報名,共同為打造美麗三亞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01
建庫目的
?通過建立藝術人才庫,更加廣泛匯聚各類藝術人才信息,構建一個層次高、類別多、實行動態管理的人才信息系統,利用此專家庫資源開展活動和賽事及相關的學術活動,更好地服務于三亞市社會公益事業。
02
報名時間?
長期招募
03
招募要求
?
1.包括但不限于在文學、音樂、舞蹈、主持、朗誦、器樂、影視、戲劇、美術、書法、曲藝、攝影等領域,從事文藝創作、文藝表演、文化研究、文化經營管理,有較高專業造詣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才。
2.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滿8年,在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知名度。
3.具有高等技術職稱。
4.年齡為18周歲以上,不超過80周歲。
5.具有職業道德操守,能夠自覺參與、認真誠實、公正廉潔的履行職責。
6.熟悉掌握國家有關高等藝術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7.具有學科領域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
8.身體健康,能夠勝任咨詢、評審、調研、鑒定、檢查和培訓工作。
9.沒有違紀違法等不良行為記錄。
04
專家義務?
一、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專家管理辦法。
二、積極參加指導專家專項或專家組的各項活動;有義務參加三亞市公益性文化、比賽、交流、培訓等活動。
三、有義務為三亞市文化事業出謀獻策,提出文藝創作新課題,研究、開發并推廣,提升三亞市整體的文藝創作水平。
專家權益
05
專家權益?
1.優先參加公益品牌欄目的主講及主演,享有同等職稱酬勞。
2.優先安排專家庫成員參加文化領域的專業交流工作。
3.組織各項賽事及學術活動時,專家組織成員優先從庫中挑選。
4.人才專家主創的重要文學藝術項目,經審核定為有價值的,將申請專項經費給予適當扶持。
5.舉辦年度人才庫評選,表彰做出優秀貢獻的人才。
06
專家服務年限?
從審核通過之日起,每五年為期限,超過五年后通過審核且本人自愿可繼續服務。
07
專家審核流程?
1.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由各門類省級以上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評審,評審出擬聘任人選。
2.擬聘任人選經向社會公示后,由市群藝館確定專家庫成員,簽訂相關協議,并頒發證書。
申報需提供以下資料:
(一)填寫報名表。
(二)提供個人身份證、職稱證書、協會會員證復印件。
(三)提交獲獎文藝作品或視頻、照片(其中代表作1—2件),作品獲獎證書復印件或出版、發表及有關情況說明。
請提供以上相關書面材料1式2份和電子文檔。
注:線上報名請將上述材料發送至郵箱。
08
報名方式?
線上報名:
填寫報名表發送至郵箱:895159733@qq.com
長按掃碼即可下載
線下報名:
填寫報名表送至三亞市群眾藝術館六樓活動部
(上午9:00-11:30;下午15:30-17:30;周末及節假日除外)
聯系方式:
孫老師:15595675111(微信同號)
https://mp.weixin.qq.com/s/CB5ClI8Rf_xwQJrhwh2V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