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二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征稿啦
為推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與活態傳承,讓非遺元素在生活中更好地應用,秉承“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的非遺工作理念,我市將舉辦廣電5G杯“匠心非遺 文創中山”2023年中山市第二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即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面向全社會征集非遺文創設計方案和作品。
一、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承辦單位
中山市文化館
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協辦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包裝學院
中山市技師學院
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
中山中等專業學校
中山市美術家協會設計藝術委員會
中山市工藝美術協會
支持單位
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
二、
大賽主題
廣電5G杯“匠心非遺 文創中山”2023年中山市第二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
三、
參賽作品征集范圍
面向全社會非遺傳承人、非遺愛好者、藝術家、設計師、藝術專業學生等個人,以及設計團隊、藝術機構、高校等單位均可報名參賽。鼓勵參賽者與中山非遺保護單位、非遺傳承人合作參賽。
四、
參賽作品要求
1、以中山市現有84項國家、省、市級非遺項目為創作原型(中山非遺項目具體情況可瀏覽“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官方網站(http://www.zssfeiyi.com/),富含非遺元素,創意獨到、設計新穎,具有一定的時代文化內涵、良好的藝術品位和當代審美意趣。在創作與設計理念、用材用料、造型形態、工藝技術及應用設計上有所創新突破,鼓勵設計和作品突出產品化、市場化。
2、已參加過“匠心非遺 文創中山”2021年中山市首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的作品不可重復參賽。
五、
參賽作品類別
1、工藝美術設計類作品。是指融合中山傳統非遺元素,加以現代化創意設計而成的工藝美術作品,須為已完成裝裱、配座等后續配套工序,包括:工藝雕刻、工藝編織、工藝織繡、漆器工藝、工藝印染、工藝織毯、工藝陶瓷、金屬工藝、首飾工藝、工藝家具以及其他工藝品等,單一或系列作品皆可。
2、衍生實物設計類作品。是指運用中山非遺元素,衍生設計而成的生活用品、裝飾品和旅游紀念品等衍生品,包括:文具玩具、文化用品、燈具、收納、擺飾、公仔、服飾、餐具、廚具、寢具及各類其他用品。不限材質,單一或系列套組皆可,作品最好具量產可行性。
六、
參賽方式
1、參賽作品征集時間:自發通知之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止。
2、關注“中山市文化館訂閱號”點擊“微服務”-“非遺文創設計大賽”,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下載報名表。
3、報名表發至官方指定報名郵箱:398446437@qq.com;參賽作品須郵寄或送至官方收件地址:廣東省中山市博愛二路2號歐雅公館701室,聯系人:高小姐,聯系方式:19200604001。
注:郵寄的作品請注明作品名稱及聯系電話,自行送作品請在周一至周五09:30-17:00時間段送達。
4、所有參賽作品須交來作品實物,比賽結束后中山本市的作品由參賽選手自行取回,外市的作品由主辦方免費郵寄退回。
七、
評審標準
評選將從時代性、文化性、創意性、藝術性、實用性、市場推廣潛力等方面綜合考慮,要求作品能夠準確把握中山非遺元素及內涵并對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八、
相關說明
1、為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作品中均禁止出現任何可識別參賽者身份的信息。
2、參賽者應承諾,所報送和提供的參賽作品均為原創作品,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例如著作權、商標權)等權利的情況。若參賽作品中,涉及非參賽者原創且非公有領域的各種元素、圖案、文字等材料,參賽者須獲得相關權利人的授權,并在報名參賽時一同提交該授權證明,否則所產生的一切后果自負。
3、參賽者不得以復制、剽竊、在他人作品之上署名等方式將他人的作品作為參賽作品。如發現參賽作品存在以上或其他侵權行為,主辦方將取消參賽者的參賽、入圍與獲獎資格,并有權收回獎金、獎杯、獲獎證書等,同時還有權在媒體公布參賽者的相關侵權行為。因參賽者的違約或侵權行為導致主辦方承擔責任的,參賽者還應當賠償主辦方相關損失,并消除不良影響。
4、大賽獲獎作品將通過網絡等方式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10個工作日,接受社會與公眾的監督、評議。
5、主辦方有權無償使用所有參賽作品于各種宣傳、展覽、媒體報道和后續公益性活動。對以中山非遺為元素創作的作品享有進行研發、生產、推廣等使用權,并保障參賽者合法權益。
九、
獎項設置
金獎:2名,每個獎金5000元;
銀獎:4名,每個獎金4000元;
銅獎:6名,每個獎金3000元;
優秀獎:10名,每個獎金1000元;
入圍獎:30名,頒發獎杯、證書。
https://mp.weixin.qq.com/s/FTZQWOlUebxaFs9FhMYN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