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筑夢|“為人民而設計---和美人居”創新設計大賽
活動主題:
“為人民而設計—和美人居”創新設計大賽作為西安美院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階段性成果,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相關要求、踐行全國教育大會關于搭建“高校+行業特色”產教融合平臺,整合各方資源,促進校企協同、校地協同、校校協同,增強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協同育人效應。
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通過該賽事、展覽及研討會的召開,探討文藝如何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城鄉融合以及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聚焦時代性、人民性,講好中國故事。
主辦單位:
西安美術學院、陜西省美術家協會
承辦單位:
陜西省室內裝飾協會、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西安市美術家協會、西安美術學院黨委組織部、西安美術學院科研創作處、西安美術學院發展規劃與社會合作處、西安美術學院建筑環境藝術系
聯辦單位:
上海美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西北大學藝術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西安工程大學城市規劃與市政工程學院、西安工業大學設計學院、陜西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支持單位:
馬可波羅·唯美文化陶瓷、西安新東方大學生學習與發展中心、西安美術館、未美術館、呈良材料美學館、中旅建工程設計集團
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西安美術學院在“五名”戰略的引領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藝術為人民”的創作導向,秉承“心懷國之大者,描繪國之大美”的初心,在推動中國美術高峰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奮斗和實踐中,展現出了西安美術學院的新作為、新氣象。
“為人民而設計---和美人居”創新設計大賽,作為西安美院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階段性成果,將深入貫徹落實在文藝工作座談會所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結合新時代創作的藝術實踐,鼓勵學生、設計師以及相關專業人士,通過創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探索和實踐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背景下,融合多元文化,建構和諧、可持續的人居環境。大賽強調跨學科合作,倡導綠色設計,注重紅色資源與文化傳承與創新,以及對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參賽作品應體現對新時代背景下人文環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未來生活方式的前瞻性思考。
二、賽道設置
?。ㄒ唬┕卜赵O計賽道
1.活動背景與目的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規劃與建設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公共服務設計賽道”旨在通過環境設計專業的獨特視角,挖掘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優秀設計方案,引入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推動城市規劃領域的創新,為城市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活動內容
參賽者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圍繞“為人民而設計---和美人居”為主題,結合調研成果,進行環境設計方案的創作。設計內容可涵蓋公共文化教育(如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衛生(如醫院、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公共體育(如體育館、運動中心等),公共休閑(如健身步道、城市公園等),公共交通(如公交車站、地鐵站、停車場等)等多個方面。強調設計的創新性、實用性、可持續性以及紅色文化的融入度。
(二)城市更新賽道
1.活動背景與目的
在全球化和快速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更新已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重大議題,特別是在處理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與再利用上,尋求有效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本賽道以“為人民而設計---和美人居”為主題,核心目標在于探索“藝術與科技”在現代城市環境設計中的深度融合路徑,旨在通過創意設計激活城市的歷史文脈,推進城市環境向更具人文情懷、歷史底蘊、智能化與綠色生態平衡的理想城市邁進。
2.設計要求
鼓勵參賽者采用前沿設計理念與技術,將人文情懷、歷史底蘊、智能化與綠色生態等元素與現代城市生活方式有機結合,創造出既有歷史溫度又有時代氣息的空間體驗,設計應兼顧實用性和美觀性,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設計方案應考慮到與周邊社區的互動,增強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
(三)鄉村環境設計賽道
1.活動背景與目的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為正確理解和系統把握城鄉融合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內在關系,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為精神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該賽道強調通過優化鄉村環境、提升公共服務和增強文化自信,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本賽道以“為人民而設計---和美人居”為主題,旨在將新時代人文環境與歷史傳承深度融入鄉村環境設計,提升鄉村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激發鄉民的自豪感與歸屬感。鼓勵學生從環境設計的專業視角出發,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同時,設計方案需關注生態平衡,推動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助力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2.活動內容
參賽作品應展現鄉村的獨特魅力,提升鄉村的整體形象,推動鄉村文旅發展。
鄉村整體環境設計:參賽者可對鄉村的整體布局、道路規劃、公共設施配置等進行全面設計。應充分考慮鄉村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和經濟條件,提出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
鄉村景觀設計:參賽者可對鄉村的景觀進行整體設計,包括農田景觀、鄉村道路景觀、鄉村生態景觀等。設計應體現鄉村的自然美和生態美,提升鄉村的景觀品質。鼓勵參賽者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鄉村景觀設計中,如設置紅色文化雕塑、紅色文化景墻等。
鄉村公共設施設計:參賽者可設計鄉村的公共設施,如鄉村民宿、農家樂、黨員活動室、公共廁所等。設計應充分考慮鄉村的實際情況和村民的需求,提出實用、美觀、舒適的公共設施設計方案。鼓勵參賽者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公共設施設計中,如設置紅色文化宣傳欄、紅色文化服務站等。
?。ㄋ模┘t色遺產保護與更新設計賽道
1.活動背景與目的
紅色遺產保護與更新設計賽道旨在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和工業遺產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激發公眾對紅色文化的興趣與熱愛。紅色遺產保護與更新設計賽道作為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將紅色文化與建筑藝術、創意設計緊密結合,不僅能夠激發參與者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還能夠增進公眾對紅色建筑的認知與理解。
2.活動內容
以紅色遺產保護為主題,包括但不限于革命遺址、紀念館、烈士陵園等具有紅色歷史意義的建筑及場所,還可以包括紅色文化元素在現代建筑中的體現,如紅色主題公園、紅色旅游線路中的標志性建筑等。鼓勵參賽者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創新性再現紅色建筑的歷史風貌和文化內涵。
三、活動對象
各高校環境設計、建筑學、風景園林、設計、藝術等專業,具有較高的創新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學生;對紅色文化感興趣、熱愛環境藝術的市民;對環境設計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建筑設計、城市規劃等領域的專業人士,鼓勵跨專業合作。
四、活動時間
2024年11月11日——2024年12月17日
五、活動進程
?。ㄒ唬﹩觾x式與理論培訓(2024年11月11日—11月18日)
1.舉行活動啟動儀式,明確競賽規則、獎項設置及時間安排。
2.邀請知名設計師、黨史專家及城鄉規劃學者進行專題講座,分析當前鄉村及城鎮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分享新時代人文環境融合與建構創新的成功案例。
?。ǘ┰O計創作階段(2024年11月11日—11月29日)
學生以個人或者團隊形式(不超過5人),圍繞主題結合四個賽道內容及要求,進行環境設計方案的創作。
?。ㄈ┳髌吩u審(2024年11月30日—12月3日)
成立專家評審團,對提交的作品進行線上匿名評審,依據實際提交作品數量評審出入選作品。
(四)作品展及研討會(2024年12月7日—12月17日)
入選作品進行展覽,對參賽者頒發證書及獎品。邀請校內外師生、行業從業者、鄉村社區居民及媒體參觀;召開“為人民而設計---和美人居”研討會,邀請業內專家專題講座、入選作品創作者分享作品的創作理念、創作經歷及心得等;通過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展示優秀作品。
六、作品征集時間及提交方式
?。ㄒ唬┱骷瘯r間:
2024年11月11日—11月29日
?。ǘ┳髌沸问?/span>
1.設計展板類:需提供圖片、展板、作品報名表。
圖片:體現作品設計理念的圖片4-6幅,如平面圖、效果圖、模型照片、裝置照片、環境設計現場照片等。格式:JPG,每幅圖不少于3M,像素300dpi。
展板:展板1幅。格式:高2000mm×寬900mm,JPG格式,文件不超過20M且不低于10M,像素300dpi。
圖版內容除設計說明、圖示注解外,不得出現參賽者姓名、單位及其他無關的任何標記,否則取消參賽資格。具體內容請根據報名系統相關提示和要求提交。
視頻展示:要求能體現競賽過程,競賽細節,競賽活動統一視覺元素(背景、標識、競賽名稱等)可配字幕、旁白等加以說明。視頻中不能出現二維碼、個人信息、公司logo等涉及版權問題的內容。視頻文件的具體參數為:文件格式:MP4,文件大?。盒∮?00M,分辨率:1280×720,幅寬比:16:9。時長不超過3分鐘,此項不作為強制性要求。
2.手繪設計類:分為手繪表現和手繪寫生兩個板塊,尺寸不限,每名選手可提交電子版照片3-5幅作品;手繪表現應包括效果圖、完整的平立拋三視圖,并標注尺寸,要能體現作品的整體、局部不同視覺效果。表現技法不限,水彩、水粉、鉛筆、粉筆、馬克筆、鋼筆等均可。格式:JPG,每幅圖不少于3M,不低于150dpi。
3.手工模型類:要求提交實體模型(郵寄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含光路南段100號西安美術學院收件人:建筑環境藝術系電話18373132431。或者交至大賽組委會:西安美術學院3號教學樓401辦公室)。并且提供能夠體現主題的競賽場景及現場細節等高清照片10張。照片格式為JPG格式,像素不低于300dpi、3Mb以內。
(三)作品提交方式
登錄大賽網址:
http://www.xafaky.com/c/index/wrmesjhmrj?l=cn
注冊成功后直接上傳作品即可。
七、相關事宜
1.大賽設組委會,由組委會邀請專家組成評委會,由評委會制定評選細則、評選工作流程和評選規則。
2.投稿作品不得剽竊或抄襲他人作品,如發生知識產權或版權等法律糾紛,由參賽者承擔后果,將取消其本屆參賽及獲獎資格,組委會通報處理。
3.項目作品設計單位若與項目委托方有特別約定著作權與署名權問題,應征得委托方許可方可以投稿。否則,一切責任由投稿單位或個人自行承擔。
4.參賽作品凡涉及著作權、商標、署名權等知識產權和法律問題由參賽單位及個人負責。
5.大賽執委會有權并署名獲獎單位名稱進行推廣:舉辦大賽獲獎作品展覽、公益巡展、出版及網絡推廣等活動。
6.參賽作品稿件一律不予退還,參賽者請自行備份。
7.主辦方保留對條款與細則隨時作出修改的權利,并于主辦方渠道另行通知。
8.主辦方組委會對此次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
八、費用說明
大賽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參賽所產生的物流、保險等費用由參賽者自理。
聯系人:張老師、李老師
電話:029-88214584
郵箱:942805686@qq.com
報名表
大賽報名表.docx
https://mp.weixin.qq.com/s/ITgUP-Lcz1H7Tbym_s_mTQ

上一篇:五角心首屆潮鞋CMF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