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征集信息 > 歌詞曲 歌詞 歌曲 曲譜 歌謠 音樂征集
“我為阿數瑟山歌會創作一首歌”——阿數瑟原創歌曲征集啟事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7520     更新時間:2023-06-28    截止日期:2023-08-20
2023年10月,鎮康縣將舉辦中國鎮康·緬甸果敢“阿數瑟”山歌會。現面向全國征集阿數瑟原創歌曲。
  一、征集時間
  2023年6月27日至2023年8月20日
  二、征集對象
  面向全國詞、曲專業創作者(含歌手、音樂人)和業余愛好者征集。
  三、征集要求
  (一)健康向上。作品具有鎮康特色,體現詞曲藝術性、思想性和群眾性相統一,以講述鎮康故事、傳承時代印記,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二)主題鮮明。作品具有明顯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鎮康阿數瑟傳統音樂元素,同時富有時代特色。歌詞生動,旋律優美,易于傳唱,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語種、體裁、形式、風格不限。
  (三)詞曲完整。作者投送作品須為完整的歌曲作品,時長不少于3分鐘;不接受清唱或純音樂等無歌詞作品。
  (四)版權清晰。參評作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相關規定,不得有侵犯第三方著作權或其他知識產權等侵權行為,否則由此引發一切責任均由作品提供者承擔。參評作品為新創作或未曾發表的原創作品,重新編配翻唱作品不納入征集范圍。主辦方對獲獎作品擁有非商業永久使用權和著作權,作品參評即視為投送者同意主辦方組織開展作品及重制版本作品的演出、推廣和曲譜出版、音像錄制工作。
  (五)其他事項。本次活動解釋權歸屬于主辦方,參賽者參與本次活動即視同承認本規則。所有征集作品均不退稿,請參賽者保留好原始文件。
  四、作品報送渠道
  采取網上提交報名資料及參賽作品形式征集。
  (一)參評歌曲需提供制作完成的音樂作品小樣,格式為MP3或WAV。
  (二)需報送pdf或jpg格式的完整歌譜及作品簡介,并注明歌曲的詞、曲作者、歌手的信息及聯系方式。
  (三)所有參評歌曲及文字信息等材料發送至郵箱605054368@qq.com,文件格式均為“作品名+姓名”。
  五、評選流程
  (一)征集階段:2023年6月27日至2023年8月20日。參賽者網上提交原創作品,主辦單位對提交作品進行梳理匯總。
  (二)初審階段:邀請評審專家,按照征集要求對所有入圍作品作品進行初步篩選。
  (三)終審階段:邀請資深制作人、知名專家對入圍作品進行專業評審,評選出獲獎作品。
  (四)公示階段:在新聞媒體公布獲獎作品。
  六、獎項設置
  本次活動面向全國發出征集邀約,根據專業評審意見,最終評出:一等獎歌曲1首,獎金(人民幣)30000元,二等獎歌曲1首,獎金(人民幣)20000元;三等獎歌曲1首,獎金(人民幣)10000元。獎金所涉及的稅金由獲獎者個人承擔。若所征集歌曲確實無法達到要求,獎項允許空缺。
  熱誠歡迎廣大音樂愛好者及各界人士踴躍創作、投送阿數瑟原創歌曲。
  附:1.鎮康縣縣情概況、阿數瑟簡介
  2.“我為阿數瑟山歌會創作一首歌”—鎮康阿數瑟原創歌曲征集作品投送登記表
  附件1:
  鎮康縣情概況
  鎮康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云南臨滄3個邊境縣之一,與緬甸果敢自治區相接壤,寓意為“鎮守邊關?幸福安康”,國土面積2529平方公里,轄4鄉3鎮75個村(社區),常住人口17.29萬人。
  ——最神秘的中緬邊境。鎮康毗鄰“金三角地區”,國境線長96.358公里,邊境無天然屏障,有“一城連兩國”“一洞通兩國”“一寨跨兩國”等獨特奇觀。境外文化多元,兩國邊民語言相通、習俗相近、貿易互通,緬甸果敢老街市是緬北重要的城市之一。
  ——最西南的抵邊縣城??h城南傘與緬甸老街市緊緊相連,界樁在城邊、國門在城中,岸城一體、氣候怡人、宜居宜業,年平均氣溫18.7℃,森林覆蓋率達72%,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縣城”“中國百佳深呼吸小鎮”。
  ——最年輕的口岸城市??h城于2005年搬遷至南傘,是云南19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之一,國家二類口岸南傘,是“中—緬—印度洋”海公鐵聯運物流新通道的重要通道之一,是瑞孟沿邊高速6大串聯口岸的中間節點城市,距緬甸臘戌157公里、皎漂港915公里,年出入境人數位列全省陸路口岸第二位,是對緬開放、通向印度洋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之一。
  ——最特色的文化邊城。鎮康世居漢、佤、傣、苗、德昂等23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2%,是全國第二大德昂族聚居地。獨特的民族文化“阿數瑟”在中緬邊境廣泛流傳,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最具潛力的開放窗口。鎮康資源富集,有怒江等42條大小河流,水能資源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礦產資源豐富、礦種多樣,鐵礦儲量近2億噸,鉛鋅礦等有色金屬礦藏儲量較大。有澳洲堅果43萬畝,產量全省第一;茶葉10.8萬畝(古樹茶1.6萬畝),“馬鞍山茶”是臨滄市唯一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古樹茶。果敢老街市是緬北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近年雙方在對等開放和跨境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擴大開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隨著RCEP協議落地生效,鎮康將成為中緬邊境最具潛力的開放窗口。
  鎮康阿數瑟簡介
  阿數瑟是云南少數民族先民創造的一種民間傳統藝術,它集歌、舞、樂為一體,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民間大眾歌舞。阿數瑟打歌起先多在農村婚禮客場上進行,表演時,一般由三弦、葫蘆笙、笛子伴奏,演奏者邊奏邊舞,其余人跟隨其后,合著音樂載歌載舞,按逆時針方向繞圈打歌。打歌時,多以男女歌手以問答式即興演唱(民間俗稱作對子),有談情說愛、警示教育、調侃諷刺等內容,歌詞內容表現豐富,包羅萬象,語言詼諧幽默,生動直白,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最能體現或展示藝人的聰明才智,深受各族群眾喜愛。作對子多以七字一句,兩句為一組,唱完一組,眾人高聲齊唱收尾壓腳句“阿數瑟呢瞧著,羅細瑟呢甩著”,如:
  男:天上月亮圓啰啰,阿哥妹子來打歌;
  合:阿數瑟呢瞧著,羅細瑟呢甩著;
  女:大白月亮白生生,阿哥咋擺我咋跟;
  合:阿數瑟呢瞧著,羅細瑟呢甩著。
  這種一領眾合,并以“阿數瑟呢瞧著,羅細瑟呢甩著”為每組歌詞的收尾壓腳句的演唱方式深受當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久而久之,當地的老百姓約定俗成將其稱為阿數瑟,阿數瑟由此得名,并在鎮康大地上廣泛流傳開來。
  隨著阿數瑟傳統音樂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阿數瑟演唱場地不再局限于農家客場,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大眾茶余飯后健身娛樂的廣場文化,演唱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作對子,有的弦調有了固定的歌詞,并不再加唱收尾壓腳句“阿數瑟呢瞧著,羅細瑟呢甩著”。
  而弦調,是阿數瑟打歌活動中最重要的基礎或核心部分。弦調,顧名思義,即三弦演奏的曲調,大多為6調式,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共八小節組成,結構方整。弦調一般都有固定唱詞,旋律大都簡單樸實,朗朗上口,與地方方言口音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充滿鮮明的地域特色。表現形式為眾人齊唱,邊奏邊舞;另一種形式為單純的樂器演奏為舞伴之,沒有歌詞。許多弦調大多為同一曲調多少不等的變異而成,這主要由于唱詞內容的不同所至,實為同一曲調。弦調不僅為歌而伴,同時還為整個打歌活動鮮明、硬朗的舞蹈節奏營造熱烈歡快的氣氛。
  以三弦的不同定弦而命名的鎮康阿數瑟弦調共有硬調、軟調、三合弦三種。
  硬調,定弦663,演奏時,旋律夾合在以八分音符為單位每拍掃弦兩下中進行,節奏鮮明而硬朗,氣氛歡快熱烈。
  軟調,定弦626,主要特征為:以旋律彈奏為主,注重情緒情感和風格韻味的表達,而不以節奏型的方式進行掃弦。軟調速度相對較慢或緩慢,長于抒情或敘事。少數民間藝人在彈奏軟調時用三弦和二胡搭配,音色更為纏綿感人。彈軟調時不作對子。
  三合弦,定弦563,三根弦音高各不相同,因此民間稱其為三合弦。三合弦與軟調的主要區別在于定弦的不同而由此產生的調式和旋律色彩風格的不同差異(軟調多為6調式或2調式,三合弦則為5調式)。
  阿數瑟硬調及作對子中存在著一種較為特殊的多聲音樂現象,音響奇特、古樸而又現代,具有濃郁民族風格。雖然旋律不同或調式各異,實則聲部之間為基礎曲調原形與變奏或派生的關系,藝人們根據內容表現需要結合不同樂器性能特點,對旋律進行了巧妙的加花變奏,把旋律線條和調式內容裝飾得豐富多彩。
  阿數瑟傳統音樂源于現實生活,用最直白的描述、貼切的比喻表達了人們之間真摯的感情,這種“男女皆宜,老少都唱”的民間演唱藝術,被稱為“飄蕩在茶馬古道上的天籟之音”,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較高的親和力。阿數瑟作對子在唱詞上往往是即興而作,天文地理、生產節氣、男女情愛、古今風物、社會政治經濟等都可以唱進調子里,歌者根據不同的場合、場景隨意而發,即興創作出幽默詼諧的對子,使阿數瑟倍增魅力。
  2021年5月,阿數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附件2:
  “我為阿數瑟山歌會創作一首歌”
  —鎮康阿數瑟原創歌曲征集作品投送登記表
  (由作者本人填寫)
  作品名稱
  創作時間
  作品時長
  演唱者
  詞作者
  信息
  姓名
  聯系方式
  身份證號碼
  曲作者
  信息
  姓名
  聯系方式
  身份證號碼
  資料提交
  作品小樣
  個(MP3、WAV)
  歌譜
  張(pdf、jpg)
  作品簡介

  來源:鎮康縣文化和旅游局

https://mp.weixin.qq.com/s/8b9d2eDb-vGUj4bIPHOt7w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