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網絡強國戰略目標10周年和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也是網絡法治建設起步30周年。為進一步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發揮網絡普法宣傳主陣地主渠道作用,營造全網全社會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共同舉辦2024年寧夏“網絡普法與寧同行”新媒體作品征集展播活動,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
活動主題
網絡普法與寧同行
二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
承辦單位: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寧夏新聞網)
三
作品內容
作品應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開展憲法、民法典和互聯網法律法規等宣傳教育,加大與優化營商環境相關、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與網絡治理和網民權益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著力宣傳《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互聯網法律法規。
作品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注重政治性、法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注重適應網絡傳播規律和青少年網民特點,注重挖掘中華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中的法治元素,注重以典型網絡案事件加強以案釋法,準確規范引用法律法規條文,引導廣大網民依法上網、文明用網。
四
作品形式
(一)圖片。包括但不限于攝影、手繪、圖解、海報、動圖、H5交互界面等以圖片為主要載體的作品。攝影、手繪、圖解、海報提交文件格式為JPEG或PNG,動圖提交文件格式為GIF,H5交互界面類提交作品網絡鏈接。圖片作品單幅文件大小2M以上,組圖參賽一般不超過8幅。
(二)短視頻。包括但不限于微短劇、微紀錄片、微宣傳片、豎屏短劇、VLOG、動畫等作品,作品時長3分鐘以內,畫面比例為16:9或9:16,畫面像素尺寸為1920x1080或1080x1920,輸出格式為MP4或MOV。作品內請勿標注作者姓名、報送單位名稱、制作單位標識等與內容無關的信息。
使用AI技術進行創作的作品必須標明系AI技術生成,并提交創作說明文檔(PDF格式,大小不超過30M),內容包括作品名稱、作品說明、AI模型、生成命令(prompt)等,并附3張AI主要創作過程截圖。
五
報名投稿方式
2024年6月11日至2024年10月15日,在寧夏新聞網網站搜索進入“寧夏網絡普法”專題頁面,或關注寧夏新聞網微信公眾號并進入底部菜單欄“網絡普法”專題頁面,下載作品報名表參與活動。
(一)平臺發布投稿。在抖音、視頻號、微博、今日頭條平臺發布作品,發布時添加話題#寧夏網絡普法。作品發布后請設置為公開,并保留發布截圖以備核實。作品同時在其他網絡平臺發布,不影響參賽。
(二)電子郵件投稿。將作品及報名表以“作品名稱+作者姓名+聯系電話”命名,發送至活動投稿郵箱:nxwlpf@163.com。郵件主題注明“網絡普法與寧同行作品投稿”,并附150字以內的作品簡介。視頻作品文件大于500M的,可將視頻文件上傳至百度網盤,并將下載鏈接(含提取文件密碼并將分享設為永久有效)發至該郵箱。
六
獎項設置
(一)圖片類
一等獎1名,榮譽證書+獎金6000元;
二等獎2名,榮譽證書+獎金3000元;
三等獎3名,榮譽證書+獎金2000元;
優秀獎5名,榮譽證書+獎金500元。
(二)短視頻類
一等獎1名,榮譽證書+獎金10000元;
二等獎3名,榮譽證書+獎金5000元;
三等獎5名,榮譽證書+獎金3000元;
優秀獎10名,榮譽證書+獎金1000元。
七
作品評選標準及展播聲明
主辦方將組建專業評委團隊,根據作品主題、創作形式、創意要素、法律適用、傳播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選。
評選出來的優秀作品將在寧夏新聞網集中展播,根據作品的展現形式,分別在視頻號、抖音號、頭條號、微博等平臺發布。
線上展播時間:2024年10月至12月。
八
注意事項與版權聲明
投稿者應確保作品內容的健康性、合法性,不涉及任何違法違規內容,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基本權益。
投稿者應保證對其提交的作品擁有完整的著作權或已獲得相關授權,嚴禁抄襲、模仿或剽竊他人作品。因作品著作權等問題引發的糾紛,由投稿者自行承擔法律責任。
活動主辦方有權對投稿作品進行非營利性展示和宣傳,但將尊重并保留作者的署名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在作品報送中如遇相關問題,請來電咨詢。
聯系人:
來源:寧夏新聞網
https://mp.weixin.qq.com/s/pKdAbFw8GjKaN5l2KORt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