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口號
征名
歌曲
散文
詩聯
劇本
書畫
廣告
平面
環藝
工業
服裝
攝影
論壇
更多
首頁
|
倒計時
|
征集令
|
全揭曉
|
新進展
|
福利社
|
聚思閣
|
征集論壇
收藏地址
|
廣告服務
|
關于本站
|
論壇入口
首頁
倒計時
征集令
全揭曉
新進展
福利社
聚思閣
征集論壇
行先威客
寫手社區
門戶
征集
揭曉
進展
截止
分站
口號
征名
征文
書畫
歌曲
平面
工業
環藝
服裝
攝影
論壇
曬獎
詢問
交易
作品
維權
征途
采訪
深度
導讀
會員
中心
公告
威客
服務
案例
首頁
>
征集信息
>
字畫展 書法 篆刻 繪畫 美術 書畫征集
“茂名歷史名人詩書畫展”詩歌征稿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8100
更新時間:
2021-12-22
截止日期:
2022-03-10
滔滔鑒江河水,莽莽云開山脈,養育了茂名的先民。他們在這片富有靈性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孕育出眾多著名的歷史人物。
為了使廣大觀眾對茂名的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好心茂名”精神,促進茂名市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茂名市博物館定于2022年上半年組織并舉辦“茂名歷史名人詩書畫展”,選取20位最具影響力的茂名歷史名人,通過詩、書、畫的形式,謳歌他們的歷史功績和傳奇人生
圖片
為更好地通過詩歌的形式反映這20位歷史名人的歷史功績和傳奇人生,現向全國公開征集詩歌作品,歡迎廣大詩歌愛好者踴躍投稿。具體要求如下:
一、征稿內容
根據主辦單位提供的20位茂名歷史名人的簡介材料,通過詩歌的形式謳歌他們的歷史功績和傳奇人生,內容要求思想性與藝術性統一,古為今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二、稿件要求
(一)本次征集的詩歌形式為傳統詩,包括近體(律、絕),其聲韻只限《平水韻》。
(二)每位作者必須投6首以上作品(每位人物限1首),其中,古代人物3首,近現代人物3首。所投作品必須是作者本人的新作或已在各類報刊、網站發表過的原創作品,若有抄襲,一經發現,取消參評資格,由本人承擔其相關責任。
三、入選作品的評定和待遇
(一)主辦單位將秉持公正、公開的原則,邀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委會,對所有投稿作品進行評審,最終評定入選作品(每位歷史人物各選1首)和備選作品(每位歷史人物各選1首)各20首。
(二)入選作品發給榮譽證書和獎金,并邀請書法名家創作書法作品展出并與書畫作品一起集結出版;備選作品發給榮譽證書并與書畫作品一起集結出版。
(三)對所有來稿,主辦單位享有處置與使用權。所投稿件均視為認可以上條款,并自覺遵守征稿的各項規定。
四、投稿方式
本次征稿限于電子郵箱投稿,來稿作品請注明作者姓名、性別、詳細地址、電話、作者簡介,并注明“茂名歷史名人詩書畫展詩歌征稿”字樣。來稿請發茂名市博物館郵箱(bwg2899355 163.com)。
五、截稿時間
自即日起至2022年3月10日止,以接收電子稿日期為準。如需了解詳細資料,可登錄“茂名市博物館網”(https://mmsbwg.com/index.php)或關注茂名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查詢了解。
聯系人:茂名市博物館陳列部:李展帆;電話:13423538055
茂名歷史名人如下:
古代(10位):潘茂名、冼夫人、羅辯、馮盎、高力士、黃十九、黃廷圭、楊一清、陳鑒、楊頤
近現代(10位):朱也赤、邵貞昌、李卡、李孝式、丁衍鏞、丁穎、林礪儒、王占鰲、方華、朱伯儒
茂名歷史名人簡介
濟世仁醫——潘茂名
潘茂名,粵西地區俗稱“潘仙”,一個被后世仙化的著名人物。大約在西晉太熙元年(290)農歷三月二十四日出生,西晉永嘉年間(307—313)的處士。今屬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人,世居浮山嶺附近的山村,相傳在今浮山嶺半山腰的亞盤村。傳說東晉寧康元年(373)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黃昏時分,潘茂名逝世,享年83歲。
隋代開皇十八年(598年)設立茂名縣,是以潘茂名之名命縣名,用以紀念潘茂名對粵西人民之恩德。唐代貞觀八年(634年)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貞觀六年才改高州為南宕州)為潘州。如今的茂名市名字也因之而來。中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以名命名地級市,唯潘茂名一人。
橘紅仙翁——羅辯
羅辯(377—479年),又名羅仙翁,為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居子,自號辯仙子,羅州城里石龍崗(今廣東化州)人。世稱羅仙翁。羅仙翁原是羅州城里石龍崗上的道人和郎中。
他種橘紅于寶山和石龍崗上,領著他的獨生女兒橘仙巡于羅江上下為民治病,他是羅州橘紅種植和利用的始祖。羅辯繼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精曉醫學和藥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羅辨的一生可謂精彩,而且頗具傳奇色彩,他開拓了醫學上的新領域,在臨床急癥醫學方面作出突出的貢獻。
嶺南圣母——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522年生于廣東茂名(一說生于512年),卒于602年,“高涼冼氏之女也”(《隋書烈女譙國夫人》),是南北朝高涼百越俚族首領,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改革家。她歷經梁、陳、隋三朝,一生致力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發展文化經濟,推動社會進步,后世尊奉為“嶺南圣母”,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偉大歷史功勛和英雄事跡,被人民廣為傳頌,后世形成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信俗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全球有冼太廟2000多座,遍布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國及粵西地區,是東南亞華人華僑與當地百姓共同崇拜、信仰的英雄。冼夫人在晚年回顧一生說:“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拔ㄓ靡缓眯摹笔撬吷`行的寶貴精神。
驍勇善戰——馮盎
馮盎(?-646年),字明遠,高涼太守馮寶與譙國夫人冼夫人之孫,石龍太守馮仆之子。
少有謀略,英勇善戰,初以祖輩功勛蔭庇任宋康縣令。夷人王仲宣起兵造反時,馮盎率軍擊敗叛軍,因功授任高州刺史,后平定潮州、成州等五州僚人叛亂,因功授任金紫光祿大夫、漢陽太守,隨隋煬帝出征遼東,升任左武衛大將軍。隋朝滅亡后,馮盎回到嶺南,聚眾數萬,自任首領,依附割據嶺南的林士弘,先后擊敗廣州、新州的賊帥高法澄、冼寶徹等人,占據廣州、蒼梧、朱崖之地,自領總管,治理有方,使嶺南局勢穩定,社會安寧。
千古一宦——高力士
高力士(684—762年),本名馮元一,祖籍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唐代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孫。曾祖馮盎、祖父馮智玳、父為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
高力士幼年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唐玄宗統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
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唐寶應元年(762年)三月,得知李隆基駕崩,吐血而死。高力士墓位于陜西省蒲城縣保南鄉山西村,它是唐玄宗泰陵唯一的陪葬墓。
赤膽忠心——黃十九
黃十九(?~1278年),電白電城人,祖籍福建省莆田縣,宋初閩邑巡撫徙十三之后。
宋咸淳年間,黃十九自閩來粵任高州巡檢(州最高軍事統領)。御任后,擇居電白莊垌。宋末小皇帝趙昺被元兵追逼,于景為三年(1278年)五月離崖山(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渡海南下,駐蹕電白莊山。元兵逼至,在國家民族處于危亡時刻,黃十九對南宋朝廷赤膽忠心,他以文天祥為榜樣,以勤王護駕為己任,率領軍發三千多人,奮勇抗擊元兵,護衛趙脫臉。但黃十九由于勢孤力單,寡不敵眾,壯烈犧牲于莊山北麓。后人把他安葬于大崗嶺下。是月,趙昺在硇洲登極,改元祥興。趙昺帝因念黃十九精忠報國,壯烈犧牲,敕封他為“忠烈侯”。
有道先生——黃廷圭
黃廷圭(1443-1513年),字朝用,廣東省電白縣電城鎮莊垌村人。黃廷圭幼年勤奮好學,明成化十年(1474年)中舉。弘治元年(1488年),縣尹徐亨聘廷圭纂修縣志,此為有史記載的電白縣第一部地方志書。明成化七年(1494),授任廣西羅城縣知縣。黃廷圭到任后,體恤民情,關心群眾疾苦,立即下令廢除上述舊例和一切苛捐雜稅,士民對此十分感激,稱他為“黃天平”。黃廷圭治羅五年,政績卓著。還主修了《羅城縣志》。
羅城士民對黃愛戴情深,無可為報,遂愛鑿石欄井口,電白人稱此井為羅城井。后來,黃廷圭出任福建龍巖縣令,治理有方,頗多惠政。離任后,龍巖縣人民給他立“愛民父母碑”。黃廷圭告老還鄉后,為地方捐資鋪路架橋,群眾稱頌,稱他為有道先生。
出將入相——楊一清
楊一清(1454—1530年),字應寧,號邃庵,別號石淙,漢族,云南安寧人,出生于廣東化州。年少時被譽為神童,14歲便參加鄉試,并且被推薦為翰林秀才。明憲宗命內閣選派老師教他。明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進士,曾任陜西按察副使兼督學。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頭銜出任督理陜西馬政。后又三任三邊總制。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為官五十余年,官至內閣首輔,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才華堪與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嶺南才子——陳鑒
陳鑒,字子明,明代舉人,生于明萬歷甲午(1594年),祖籍廣東化州樂嶺,為世代書香門第。其祖父乃有“藩臬清風”之美譽的名宦陳珪。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鄉試中經魁,翌年赴京會試,被以觸諱犯科,取消考試資格。陳鑒“博極群書”,“下筆數千言立就”,“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被譽為“嶺南才子”,為人不茍同貪官,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陳鑒自小受其祖父思想影響,博覽群書,聰明過人。他胸曠志大,品格剛直,性情放蕩不羈,喜遨游、交名士。他具有很深的文學修養,且滑稽詼諧,被時人稱之為智囊。
耿直忠介——楊頤
楊頤(1824—1899年),字子異,號蓉浦,晚號蔗農,廣東茂名縣(今廣東省高州市)城西廣潭村人。
楊頤天資聰穎,9歲通經史,10歲能文,16歲被學使戴熙賞識,補為生員。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18歲的楊頤受學使李崇階器重,以優行貢成均(國立學校)攜帶進京,悉心栽培。咸豐二年(1852年),頤29歲壬子順天鄉試中舉人。后回鄉參理地方政務,辦團練,抵抗陳金缸義軍進攻高州城。同治四年(1866年),赴京會試,為第44名進士,先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因前辦團練“剿匪”有功,奉旨加賞五品銜。任職期間,敢于彈劾那些徇私舞弊、貪贓枉法、驕橫跋扈的大臣。對曾國荃(總督、宰相)、李鴻章(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等人不法行為,他不避權貴,向朝廷參奏,給當時封疆大臣的倒行逆施以一定的打擊。在幾次擔任主考官中,為朝廷選錄了不少人才,對國史纂修、修建北京勝跡也作出貢獻。生前著有《觀稼堂詩抄》等書,并與吳川陳蘭彬總纂光緒《高州府志》24冊,獨自擔任總纂修好光緒《茂名縣志》7冊。
農運領袖——朱也赤
朱也赤(1899—1929年),原名朝柱,又名克哲。1899年出生于茂名縣金塘鄉(今茂南區金塘鎮)白土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早年就讀于高州中學、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醫藥專門學校。在青年時期,他就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是粵西最早的中共領導人和農民運動領導之一。在艱苦的革命生涯中,奠定粵西農民運動的偉業,揭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南部革命武裝斗爭的歷史篇章。
朱也赤在任課教授譚平山的影響下,1922年5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隨后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冬,受黨組織委派回高州開展革命工作,任國共合作的茂名縣黨部常務委員、茂名縣農民協會籌備委員會主任、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總干事。1926年5月創建中共茂名縣支部,領導茂名革命工作,建立工會、農會、共青團、學生聯合會、婦女解放協會,迅速掀起農民運動和國民革命高潮,使茂名成為南路工農運動中心。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夕,朱也赤是中共南路地委和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負責人。高州“4·18”反革命事變后,在廣州灣(湛江)主持南路黨團緊急會議和南路農民代表大會,部署武裝斗爭;任南路農民革命委員會主任,統一領導南路武裝斗爭。
1927年12月,他和羅克明領導了震驚南路的懷鄉起義,建立了懷鄉區蘇維埃政府。1928年8月,中共南路特委召開黨代表大會,選舉朱也赤任常委。同年12月,因叛徒告密,朱也赤在廣州灣被捕,后押解回高州監獄。他在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寫下氣壯山河就義詩表達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同年12月23日,在高州東門嶺犧牲,時年30歲。
革命先驅——邵貞昌
邵貞昌烈士(1904-1928年)是中共電白縣黨組織創建者,電白農民運動領袖。他出生于電白縣麻崗鎮桃園村一富有家庭,1922年于電白中學畢業赴廣州求學,后考入廣州中山大學。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5月,受黨組織派遣,回家鄉領導農民運動和籌建電白縣中共組織,在茂名地區最先播下革命火種,創建茂名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5年夏,電白縣第一個農民協會——白馬鄉農民協會成立,邵貞昌被選為農會會長。同年6月,中共電白縣支部在電城成立,邵貞昌任支部書記。
中共電白縣黨支部的建立,是電白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推動電白農民運動的迅猛發展起到戰斗核心領導作用。1927年1月,邵貞昌調離電白時被捕,1928年在廣州英勇就義,年僅24歲。
視死如歸——李卡
李卡(1922—1949年),“古怪李”,即革命烈士李卡,他生于1922年,廣東化縣雙牌村(今長岐鎮)人。他自幼讀書聰明,為人活潑,在學校期間便追求進步,從事革命活動。他會寫詩,善講演,還能演話劇,能唱歌曲,能辦報搞宣傳,樣樣都拿得起放得下。他25歲參加中國共產黨,挑起革命重擔,轉戰粵海南北,巧妙對付敵人。他的獄中遺書是一封寫給朋友的書信,寫于1949年8月25日。當年1月15日,李卡在曲江縣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關在韶關芙蓉山監獄。在監獄里,他通過寫日記、書信來抒發熱愛黨、熱愛革命事業的感情,痛斥反動派。
茂名市博物館四樓《茂名革命史陳列》展廳內,參觀的人群總是在一個展柜前駐足,里面珍藏著革命烈士李卡的獄中遺書《天一亮,你就會看見太陽的微笑》。這封烈士遺書,以浪漫優美的文字訴說“初心與使命”,被稱為廣東版《可愛的中國》。
杰出僑領——李孝式
李孝式(1901—1988年),信宜縣梓童坊(鎮?。┐舐方秩恕@钚⑹?912年就讀于嶺南大學附小,1914年入讀廣州中學。1915年轉香港皇仁書院讀書,畢業后直接入讀劍橋大學,1923年獲經濟、法律兩科碩士學位,被推舉為經濟學院董事。1924年回國,不久隨父李季濂赴馬來西亞經營錫礦業。從此,致力華人社會公益事業,為華僑辦實事、信譽卓著。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大舉侵略中國,雪蘭莪華僑義憤填膺,奮起組織籌賑祖國難民委員會,李孝式被推舉為會長。他四處奔走吶喊,籌募善款1000多萬元,支援祖國抗擊日寇。1941年日寇侵入馬來亞,他穿上戎裝,被當局委任為吉隆坡防空總司令。南洋失陷后,他撤離赴印度,再回祖國抗日陪都重慶,受命任印度抗日聯軍上校參謀,繼續抗擊日本侵略者。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李孝式返回馬來西亞,創辦《中國報》,出任董事長,傳播炎黃文化。
李孝式晚年仍然熱心故鄉公益事業,對信宜華僑中學的興辦,給予大力支持,并親筆書題“華僑中學”校名。
水稻之父——丁穎
丁穎(1888—1964年),字君穎號竹銘,1888年11月25日生于高州謝雞鎮。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教育家、水稻專家,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
1926年他在廣州東郊發現野生稻,隨后論證了我國是栽培稻種的原產地之一;首先把水稻劃分為秈粳兩個亞種,并運用生態學觀點,按秈—粳、晚—早、水—陸、粘—糯的層次對栽培品種進行分類;為生產上培育許多個優良品種,對提高產量和品質作出了貢獻。晚年主持水稻生態研究,主編《中國水稻栽培學》;出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后,每年帶領科技人員到各稻區實地考察,總結經驗,為發展我國水稻生產和科技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是備受中國人民崇敬的農業科學家。
教育名家——林礪儒
林礪儒(1889—1977年),原名林繩直,廣東信宜市北界鎮上村人,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歷任北京高師附中主任(即校長)、中山大學教授兼教務長、廣州師范學校校長、勷勤大學教務長兼教育學院院長、廣東省立教育學院院長、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院長、國立桂林師范學院教授兼教務長。解放后,歷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央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長及副部長。
美術大師——丁衍鏞
丁衍鏞(1903—1978年),又名衍庸,高州謝雞鎮石塘村人。1918年中學畢業后獲公費赴日留學,翌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1925年畢業返國,在立達學園美術科、神州女子學校藝術科、上海藝術大學任教,又任中華藝術大學藝術教育科主任。1928年至廣州,任博物館藝術部主任、美術學校教授。1932年返滬,任教于新華藝專??谷諔馉幤陂g任教于重慶藝術專科學校。1946年任廣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49年移居香港,改名丁鴻,先后任教于德明書院、新亞書院及中文大學藝術系。丁衍鏞擅長西畫,宗野獸派大師馬蒂斯,人體素描基礎深厚,色彩絢艷,線條簡練,有“東方馬蒂斯”之稱。
五好書記——王占鰲
王占鰲(1905—1986年),山西省武鄉縣人,1932年開始參加革命活動,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洗禮。1952年8月,他聽從黨的安排南下廣東,先后擔任中共電白縣委第三書記、第二書記、中共湛江地委常委兼電白縣委第一書記。在王占鰲帶領電白干部群眾改造、建設電白的12年中,電白贏得了水利好、綠化好、交通好、衛生好、生產好“五好縣”美譽。時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評價王占鰲同志“為電白人民作出重大貢獻”。
王占鰲在任期間,全縣先后修通公路79條,總長191公里;修通鄉村公路及經濟公路418條,總長611公里;修通鄉村大道1170多公里,實現了公社通公路,鄉村通大道。同時還建筑了一批橋梁。1964年,王占鰲調任中共廣州市委農委副書記。
拓荒油城——方華
方華(1912—1999年),曾用名羅響,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廣東省和平縣熱水鄉人。方華出身農民家庭。1930年和其他進步青年組織“讀書會”,閱讀進步書刊。后創辦熱水鄉東華小學,任校長。聘請進步青年任教,并以進步師生為核心,發動農民組織農會,組建抗日自衛大隊等抗日民眾團體,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2年參加革命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廣州市委軍事管制委員會企業管理處處長。1950年3月至1953年9月任中共湛江市委書記兼市長。1950年9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共廣東高雷(南路)地委常委。1952年11月至1954年6月任中共粵西區委委員。后任廣東糖業管理局局長、中共華南分局工業部秘書長。1955年到茂名領導籌建石油工業基地,先后擔任茂名頁巖公司籌建處副主任、主任,茂名石油工業黨委副書記兼經理,茂名石油工業公司黨委書記兼南海石油勘探指揮部黨委書記。1974年7月至12月任中共茂名市委副書記,同年12月至1976年10月任市委書記。1983年任中共廣東省顧問委員會委員、茂名石油工業公司顧問。
雷鋒傳人——朱伯儒
朱伯儒,廣東高州鎮江鎮荷村人。生于1938年11月,1955年3月入伍,196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1月退休。朱伯儒入伍28年,做好事無數,被譽為“活雷鋒”。1953年進茂名墾殖所,先后任通信員、統計員,被評為勞動模范。195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2年畢業于空軍航空學校。196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空軍航空兵空中通信員、團參謀,空軍油庫股長、副主任。
長期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的著作。廉潔奉公,以雷鋒為榜樣接濟過40余名生活困難的群眾和戰士。關心教育青年,走上正道。先后21次立功受獎。被群眾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1983年任軍區空軍后勤部副部長。1983年7月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朱伯儒同志“學習雷鋒的光榮標兵”榮譽稱號。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楊金鳳
【通訊員】陳朝暉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分享
微信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間
復制鏈接
鏈接復制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熱門話題:
2024發展中國家建築設計大展&2024國際…
2025UKDA英國新概念設計獎
張慶元先生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室內設計雙年…
連云港市城市形象標識征集啟事
2025環球視覺國際藝術設計獎
2025米蘭國際藝術設計獎
第四屆榆林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命題發布
“閱鹿城·悅海南” “鹿圖”文創設計大賽
“重回大運 創意新龍崗”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
江蘇省第二十一屆運動會會徽、會歌、吉祥物…
論壇精華
頂尖文案
經典設計
綜合薈萃
資訊聚焦
2025設計賽網信息大全!
2024-12-31
博物館文創如何抓住“豬年IP”衍生爆品?
2019-02-19
6個小技巧,讓你的視覺層次“蹭蹭蹭”提升!
2019-02-19
2019年十大平面設計趨勢!
2019-02-19
文創賦能產業,打造全域化消費方式!
2019-02-19
處于風口的文旅商業,如何乘著“東風”起飛…
2019-02-19
2025“經開杯” 全國大學生數字藝術設計大賽
2025-02-24
五萬元大獎等你拿|歪嘴酒廣告語征集創意大…
2025-01-02
中南大學本科招生IP形象正式上線,TA的名…
2024-12-21
“有才你就來”富平縣圖書館邀你參與“閱讀…
2024-12-20
錦囊-2024 | 未來戰爭場景與創意征集行動全…
2024-07-16
2024年第40屆好設計(GD)商品評選活動公告
2024-06-26
2025美國新星設計獎 American New Sta…
2025-02-24
【作品特輯】設計賦能土特產公益賽道優秀設…
2025-02-11
快來參與!山東省第三屆“守護蔚藍海洋”公…
2025-01-06
第三屆東方娃娃原創繪本獎決審入圍名單出爐
2024-12-31
Award360°2024新人獎公布
2024-12-30
2024年金昌市文創與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作…
2024-12-30
2025第13屆國際藝術設計大賽互藝獎參賽規則
2025-02-24
獲獎名單發布|2024年第四屆全國社區花園設計…
2025-02-11
最全獲獎名單!第四屆松陽建筑設計大賽入圍…
2025-02-11
設計你心目中的雅莉絲!第二屆角色外觀設計…
2025-01-23
“漯地生花,智馭未來”2024漯河市首屆食品…
2025-01-06
2025七臺河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2025-01-06
【奔走相告】銀川科技學院20周年校慶主題標…
2025-05-07
致廣大用戶的一封感謝信
2025-05-07
關于“山城綠道視覺識別系統與宣傳語征集活…
2025-04-26
關于洛陽有禮logo品牌標識創意設計征集評選…
2025-04-24
2025第二屆喬山高校創意設計競賽
2025-04-15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五維工坊“紅色非遺工具包…
2025-04-15
進入首頁
綜合資源大全
-
設計資源大全
-
文案資源大全
-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關于公開征集建院90周年院慶主題標語以及標識(Logo)的通知
《中國視覺藝術年鑒 2024-2025》征稿通知
2025UKDA英國新概念設計獎
第二屆“戰地瓊花——紅色娘子軍” 文創設計大賽征稿啟示
組委會大獎8萬元!2025深圳國際眼鏡(智能穿戴)設計大賽火熱開啟…
永新美食VIS視覺識別系統和地方特色文化店鋪裝修宣傳模板及口號…
2025年中國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兩岸高校藝術設計展
最高獎萬元!袁州全網征集
第四屆榆林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命題發布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
“最美陸莊·鏡在咫尺”短視頻大賽——…
05-11
江蘇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第三…
05-11
“遇見漳博”——漳州市博物館攝影大賽…
05-11
【運河印象·城市記憶】短視頻征集喊你…
05-11
郴州市普法宣傳IP形象等你來設計
05-11
木棉花開——當代嶺南中青年藝術名家邀…
05-11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1
網易游戲學堂X《燕云十六聲》高校原畫設計…
8705
2
2025生物多樣性繪畫大賽
8550
3
鳥巢雙奧座椅藝術展征集啟動,期待與您共同…
8058
4
有獎征集三大寺古畫謎底
7780
5
2025年昆明書畫院年展征稿啟事?
7780
6
“衡泰杯”慶祝山東省文史書畫研究會成立二…
7740
7
榮昌“鹵鵝文化”原創音樂作品火熱征集中
7470
8
南水鎮首屆蠔文化主題青少年設計繪畫及手工…
7470
1
九三集團40周年主題征集活動
8780
2
網易游戲學堂X《燕云十六聲》高校原畫設計…
8705
3
2025生物多樣性繪畫大賽
8550
4
“生命之美”主題畫展作品征集及展覽
8078
5
鳥巢雙奧座椅藝術展征集啟動,期待與您共同…
8058
6
郫都區書畫江湖召集令!你的作品該C位出道…
8054
7
第三屆遼寧省美術作品雙年展暨第七屆遼寧美…
7870
8
有獎征集三大寺古畫謎底
7780
關于本站
關于我們
網站規則
免責聲明
服務內容
賽事服務
會員服務
賽事案例
聯系我們
15061873621
(微信同號)
客服QQ:845573988
郵箱:zhengjimt@163.com
Copyright 2010-2020 征集碼頭網(無錫鯨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20011096號-4
 
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1374號
刷新
發布
征集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