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賽主題
成長·守護·筑夢
二、主辦單位
中國兒童中心
三、承辦單位
《中國校外教育》雜志社有限公司
四、協辦單位
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重慶市少年宮
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
河南省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五、學術支持單位
中央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研究院
中國藝術節基金會
六、支持單位
北京絢一文化有限公司
長沙拓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甘肅星拓少兒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
聊城流金歲月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
合肥易術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易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湖北藝馨美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校外寶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七、媒體支持
《學與玩》雜志
《中國校外教育》雜志
《中華家教》雜志
八、參賽對象
全國中小學生,組別包括:小學低年級組、小學高年級組、初中組、高中組。
九、比賽形式
參賽作品類型包括:繪畫、書法、攝影、數字美術、陶藝。
十、比賽流程
1.第一階段:2023年1-2月
組織發動比賽
2.第二階段:2023年3-7月
全國作品征集
3.第三階段:2023年8月
參賽作品專家評選,陸續發放獲獎證書
4.第四階段:2023年9-12月
舉辦頒獎儀式。
十一、作品要求
(一)內容
引導少年兒童少年兒童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健康快樂成長、守護美麗家園、筑夢美好未來,用繪畫、書法、攝影、數字美術、陶藝等藝術形式展現身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景象、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社會圖景、美麗鄉村里的幸福生活和快樂童年、科技進步中的未來世界等,在創作過程中發現身邊的美、欣賞家鄉的美、熱愛祖國的美、創造藝術的美。
(二)規格
(1)紙質繪畫作品原件不超過40×60厘米,使用材料和表現形式不限。
(2)書法作品原件不超過四尺對開。
(3)攝影作品須附帶作品拍攝過程的相關技術文字介紹,另自備五寸(12.7×8.9厘米)以上擴印片。
(4)數字美術作品須同時提交所使用的電腦軟件生成的設計源文件。
(5)陶藝作品須于比賽管理平臺提交不同角度的參賽作品照片至少3張,同時提交作品原件至組委會。
(三)版權
1.作品應符合賽事主題,內容積極向上,不得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序良俗。
2.參賽作品版權歸屬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所有;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有權保留作品且在相關活動中使用(包括展出、宣傳、出版、制作衍生品等),不另付稿酬,不退回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
3.參賽者必須保證參賽作品為本人創作,出現下列情況,比賽組委會將在比賽官網、公眾號進行公告,取消其參賽資格:
(1)輔導老師或家長直接參與作品創作;
(2)使用高仿、代筆、抄襲他人的作品參賽;
(3)重復使用往屆參賽作品參賽(比賽組委會將啟動評選識別排重系統,與往屆參賽作品進行識別排查)。
4.參賽者還應保證其所提交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或第三方機構的權益(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凡因作品或參賽行為所產生的法律責任均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十二、參賽報名
本屆比賽統一通過線上平臺報名并提交作品,線上平臺將于2023年2月正式開通。比賽組委會將在微信公眾號“學與玩雜志”公布報名平臺,具體報名方法請關注“學與玩雜志”公眾號通知。
報名方式分為集體報名和個人報名。
方式一:集體報名
通過本地區的賽區組委會集體報名,按照賽區組委會的具體安排報名,嚴禁跨省參賽。
方式二:個人報名
關注微信公眾號“學與玩雜志”,按系統提示分步驟填寫信息、提交作品,完成報名,嚴禁跨省參賽。
十三、作品評選
1.評選原則
作品評選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要求作品符合比賽主題,有獨特的創作思路和符合年齡特點的表現形式;鼓勵少年兒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悟;鼓勵有創意的表現形式。
2.評選形式
比賽組委會將邀請并選聘相關領域專業人士成立全國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在比賽組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根據評審規則開展參賽作品評審及指導工作。
十四、獎勵辦法
1.學生獎項設置
分類設置:繪畫、書法、攝影、數字美術、陶藝。
獎項:分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向獲獎學生頒發獲獎證書。
2.組織單位及教師獎項設置
比賽組委會特設優秀組織單位獎若干,向優秀組織單位頒發獲獎證書;特設指導教師一、二、三等獎,向優秀指導教師頒發獲獎證書。
備注:所有一等獎作品原件須按要求郵寄至全國比賽組委會(北京),凡不按要求送交者,視為自動放棄獲獎資格。教師獲獎證書按最高獎項發放,不重復發放。
十五、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里西大街43號中國兒童中心
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組委會
郵編:100035
聯系人:張瑜遲雷劉瀅付彥棋于力晗
咨詢電話:010-66169389、010-66160277
https://mp.weixin.qq.com/s/II_EFLFfVQUzxWUPhnIo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