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征集信息 > 字畫展 書法 篆刻 繪畫 美術 書畫征集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征稿通知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4540     更新時間:2023-06-22    截止日期:2023-10-30
  公共藝術作為傳承地域歷史文脈、塑造環境場域精神、營造空間活力的重要媒介,是現代城鄉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繁榮和發展公共藝術,是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使藝術走進公眾生活,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無錫市人民政府定于2024年舉辦“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
  本次展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指示精神,旨在推動新時代中國公共藝術創作的繁榮發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藝術賦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和美麗中國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進文化自信自強,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一、展覽名稱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美術家協會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無錫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
  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
  無錫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三、展覽組委會
  名譽主任:諸迪范迪安杜小剛
  主任:馬鋒輝常勝梅趙建軍
  副主任:王平劉旭東李秋峰秦詠薪張立軍倪松濤
  秘書長:李偉楊建
  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曉東王賢王峰王菲菲劉震宇杜松儒楊萍楊燕敏吳立剛吳珂張躍躍陳雪峰顧文龍徐政席永清唐勁松黃維恭章云
  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杜松儒盧俊峰
  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吳宏魁
  展覽編輯:孫寧張洛
  四、展覽專家委員會
  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邀請國內公共藝術相關專家組成展覽專家委員會,負責展覽策劃方案論證、創作指導和作品的評選工作。
  五、展覽日期:2024年5月-6月
  六、展覽結構與形式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由“公共藝術案例”與“公共藝術實踐”兩部分組成。
  (一)“公共藝術案例”部分
  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和邀請近十年來具有典型性、引領性、示范性的已經實施的公共藝術案例作品150件(組)。該部分由國家形象、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品質生活)、藝科融合五個單元組成。
  (二)“公共藝術實踐”部分
  在無錫大劇院、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及尚賢河濕地公園、新吳區太湖灣科創城及產業園區、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惠山森林公園榮巷入口廣場等五個區域設立實踐展示區,分別創作、展示城市藝術設施、光影繪畫燈光秀、景觀藝術、城市雕塑、數字藝術裝置等公共藝術作品30-35件(組)。具體位置詳見《公共藝術實踐作品展示點位示意圖》(附件3)。
  七、展覽地點:無錫市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及“公共藝術實踐”項目相關點位。
  八、征集辦法
  (一)“公共藝術案例”部分
  1.在全國范圍內征集近十年來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由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投稿作品進行評選,從中選出參展案例。
  2.由展覽策劃團隊或相關藝術機構推薦擬參展案例,由專家委員會評定。
  (二)“公共藝術實踐”部分
  1.在全國范圍內根據公共藝術實踐展示點位需求,征集公共藝術創作方案。
  2.由展覽組委會邀請從事公共藝術創作團隊(藝術家)、專業機構進行創作并提供公共藝術創作方案。
  3.經專家委員會評審確定參展公共藝術方案,并由承辦方與作者簽訂參展、制作協議。
  九、投稿要求
  (一)投稿作品的作者須填寫《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者登記表》(附件1)、《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品信息表》(附件2)(含身份證復印件),并按要求寄交相應資料,包括視頻時長3~5分鐘、圖片4-6幅或噴繪說明版等。投稿資料截稿時間: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3年10月30日止,以收件地郵戳為準。投稿資料收件地址:無錫市文聯415室(無錫市濱湖區中南西路280號),郵編:214000,收件人:闞波,辦公電話:0510-82825219,信封注明: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評選不接受實物作品。評選未入圍作者不另行通知,投稿資料不退。作品評選結果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公布。
  (二)評選入圍的公共藝術案例參展作品按要求郵寄,須提供可用于出版作品集的圖片資料(每張圖片分辨率保證在300dpi及以上),盡可能提供可用于展覽的作品實物、作品文獻、設計模型等。原作寄送須妥善包裝并上保險,在規定時間內寄送達指定地點。如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作品損壞,由投稿作者負責處理相關事宜。請將《作品信息表》粘貼在原作上或放在包裝箱內,有特殊展覽要求的須作特別說明。參展作品由展覽承辦單位在展覽結束后負責退還作者。
  (三)投稿作品一律為作者原創作品,嚴禁使用抄襲、侵權作品,否則造成任何法律糾紛或責任,投稿作者自負,并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進行公告,取消其入選、參展資格。
  十、作者待遇
  (一)本展覽入選作品的作者將獲得申報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入會資格條件積分,相關信息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發布。以單位署名的作品不計申請入會資格條件的積分。
  (二)展覽將出版畫冊,每位入選作者個人或團隊、單位均可獲贈一本。
  (三)展覽主辦單位向入選作者個人或團隊、單位頒發證書。
  十一、主辦單位對參展作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權。
  十二、凡投稿作者,均視為已確認并遵守展覽征稿通知的各項規定。展覽信息可登錄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www.caanet.org.cn)查看。
  附件:
  1.《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者登記表》
  2.《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品信息表》
  3.《公共藝術實踐作品展示點位示意圖》
  附件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fQZPFfOSr6YVV-wOe1bKMA?pwd=2023
  中國美術家協會

  2023年6月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征稿通知
  公共藝術作為傳承地域歷史文脈、塑造環境場域精神、營造空間活力的重要媒介,是現代城鄉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繁榮和發展公共藝術,是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使藝術走進公眾生活,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無錫市人民政府定于2024年舉辦“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
  本次展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指示精神,旨在推動新時代中國公共藝術創作的繁榮發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藝術賦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和美麗中國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進文化自信自強,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一、展覽名稱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美術家協會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無錫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
  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
  無錫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三、展覽組委會
  名譽主任:諸迪范迪安杜小剛
  主任:馬鋒輝常勝梅趙建軍
  副主任:王平劉旭東李秋峰秦詠薪張立軍倪松濤
  秘書長:李偉楊建
  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曉東王賢王峰王菲菲劉震宇杜松儒楊萍楊燕敏吳立剛吳珂張躍躍陳雪峰顧文龍徐政席永清唐勁松黃維恭章云
  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杜松儒盧俊峰
  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吳宏魁
  展覽編輯:孫寧張洛
  四、展覽專家委員會
  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邀請國內公共藝術相關專家組成展覽專家委員會,負責展覽策劃方案論證、創作指導和作品的評選工作。
  五、展覽日期:2024年5月-6月
  六、展覽結構與形式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由“公共藝術案例”與“公共藝術實踐”兩部分組成。
  (一)“公共藝術案例”部分
  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和邀請近十年來具有典型性、引領性、示范性的已經實施的公共藝術案例作品150件(組)。該部分由國家形象、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品質生活)、藝科融合五個單元組成。
  (二)“公共藝術實踐”部分
  在無錫大劇院、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及尚賢河濕地公園、新吳區太湖灣科創城及產業園區、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惠山森林公園榮巷入口廣場等五個區域設立實踐展示區,分別創作、展示城市藝術設施、光影繪畫燈光秀、景觀藝術、城市雕塑、數字藝術裝置等公共藝術作品30-35件(組)。具體位置詳見《公共藝術實踐作品展示點位示意圖》(附件3)。
  七、展覽地點:無錫市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及“公共藝術實踐”項目相關點位。
  八、征集辦法
  (一)“公共藝術案例”部分
  1.在全國范圍內征集近十年來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由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投稿作品進行評選,從中選出參展案例。
  2.由展覽策劃團隊或相關藝術機構推薦擬參展案例,由專家委員會評定。
  (二)“公共藝術實踐”部分
  1.在全國范圍內根據公共藝術實踐展示點位需求,征集公共藝術創作方案。
  2.由展覽組委會邀請從事公共藝術創作團隊(藝術家)、專業機構進行創作并提供公共藝術創作方案。
  3.經專家委員會評審確定參展公共藝術方案,并由承辦方與作者簽訂參展、制作協議。
  九、投稿要求
  (一)投稿作品的作者須填寫《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者登記表》(附件1)、《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品信息表》(附件2)(含身份證復印件),并按要求寄交相應資料,包括視頻時長3~5分鐘、圖片4-6幅或噴繪說明版等。投稿資料截稿時間: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3年10月30日止,以收件地郵戳為準。投稿資料收件地址:無錫市文聯415室(無錫市濱湖區中南西路280號),郵編:214000,收件人:闞波,辦公電話:0510-82825219,信封注明: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評選不接受實物作品。評選未入圍作者不另行通知,投稿資料不退。作品評選結果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公布。
  (二)評選入圍的公共藝術案例參展作品按要求郵寄,須提供可用于出版作品集的圖片資料(每張圖片分辨率保證在300dpi及以上),盡可能提供可用于展覽的作品實物、作品文獻、設計模型等。原作寄送須妥善包裝并上保險,在規定時間內寄送達指定地點。如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作品損壞,由投稿作者負責處理相關事宜。請將《作品信息表》粘貼在原作上或放在包裝箱內,有特殊展覽要求的須作特別說明。參展作品由展覽承辦單位在展覽結束后負責退還作者。
  (三)投稿作品一律為作者原創作品,嚴禁使用抄襲、侵權作品,否則造成任何法律糾紛或責任,投稿作者自負,并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進行公告,取消其入選、參展資格。
  十、作者待遇
  (一)本展覽入選作品的作者將獲得申報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入會資格條件積分,相關信息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發布。以單位署名的作品不計申請入會資格條件的積分。
  (二)展覽將出版畫冊,每位入選作者個人或團隊、單位均可獲贈一本。
  (三)展覽主辦單位向入選作者個人或團隊、單位頒發證書。
  十一、主辦單位對參展作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權。
  十二、凡投稿作者,均視為已確認并遵守展覽征稿通知的各項規定。展覽信息可登錄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www.caanet.org.cn)查看。
  附件:
  1.《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者登記表》
  2.《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品信息表》
  3.《公共藝術實踐作品展示點位示意圖》
  附件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fQZPFfOSr6YVV-wOe1bKMA?pwd=2023
  中國美術家協會
  2023年6月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征稿通知
  公共藝術作為傳承地域歷史文脈、塑造環境場域精神、營造空間活力的重要媒介,是現代城鄉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繁榮和發展公共藝術,是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使藝術走進公眾生活,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無錫市人民政府定于2024年舉辦“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
  本次展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指示精神,旨在推動新時代中國公共藝術創作的繁榮發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藝術賦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和美麗中國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進文化自信自強,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一、展覽名稱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美術家協會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無錫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
  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
  無錫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三、展覽組委會
  名譽主任:諸迪范迪安杜小剛
  主任:馬鋒輝常勝梅趙建軍
  副主任:王平劉旭東李秋峰秦詠薪張立軍倪松濤
  秘書長:李偉楊建
  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曉東王賢王峰王菲菲劉震宇杜松儒楊萍楊燕敏吳立剛吳珂張躍躍陳雪峰顧文龍徐政席永清唐勁松黃維恭章云
  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杜松儒盧俊峰
  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吳宏魁
  展覽編輯:孫寧張洛
  四、展覽專家委員會
  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邀請國內公共藝術相關專家組成展覽專家委員會,負責展覽策劃方案論證、創作指導和作品的評選工作。
  五、展覽日期:2024年5月-6月
  六、展覽結構與形式
  “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由“公共藝術案例”與“公共藝術實踐”兩部分組成。
  (一)“公共藝術案例”部分
  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和邀請近十年來具有典型性、引領性、示范性的已經實施的公共藝術案例作品150件(組)。該部分由國家形象、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品質生活)、藝科融合五個單元組成。
  (二)“公共藝術實踐”部分
  在無錫大劇院、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及尚賢河濕地公園、新吳區太湖灣科創城及產業園區、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惠山森林公園榮巷入口廣場等五個區域設立實踐展示區,分別創作、展示城市藝術設施、光影繪畫燈光秀、景觀藝術、城市雕塑、數字藝術裝置等公共藝術作品30-35件(組)。具體位置詳見《公共藝術實踐作品展示點位示意圖》(附件3)。
  七、展覽地點:無錫市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及“公共藝術實踐”項目相關點位。
  八、征集辦法
  (一)“公共藝術案例”部分
  1.在全國范圍內征集近十年來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由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投稿作品進行評選,從中選出參展案例。
  2.由展覽策劃團隊或相關藝術機構推薦擬參展案例,由專家委員會評定。
  (二)“公共藝術實踐”部分
  1.在全國范圍內根據公共藝術實踐展示點位需求,征集公共藝術創作方案。
  2.由展覽組委會邀請從事公共藝術創作團隊(藝術家)、專業機構進行創作并提供公共藝術創作方案。
  3.經專家委員會評審確定參展公共藝術方案,并由承辦方與作者簽訂參展、制作協議。
  九、投稿要求
  (一)投稿作品的作者須填寫《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者登記表》(附件1)、《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品信息表》(附件2)(含身份證復印件),并按要求寄交相應資料,包括視頻時長3~5分鐘、圖片4-6幅或噴繪說明版等。投稿資料截稿時間: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3年10月30日止,以收件地郵戳為準。投稿資料收件地址:無錫市文聯415室(無錫市濱湖區中南西路280號),郵編:214000,收件人:闞波,辦公電話:0510-82825219,信封注明: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評選不接受實物作品。評選未入圍作者不另行通知,投稿資料不退。作品評選結果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公布。
  (二)評選入圍的公共藝術案例參展作品按要求郵寄,須提供可用于出版作品集的圖片資料(每張圖片分辨率保證在300dpi及以上),盡可能提供可用于展覽的作品實物、作品文獻、設計模型等。原作寄送須妥善包裝并上保險,在規定時間內寄送達指定地點。如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作品損壞,由投稿作者負責處理相關事宜。請將《作品信息表》粘貼在原作上或放在包裝箱內,有特殊展覽要求的須作特別說明。參展作品由展覽承辦單位在展覽結束后負責退還作者。
  (三)投稿作品一律為作者原創作品,嚴禁使用抄襲、侵權作品,否則造成任何法律糾紛或責任,投稿作者自負,并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進行公告,取消其入選、參展資格。
  十、作者待遇
  (一)本展覽入選作品的作者將獲得申報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入會資格條件積分,相關信息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發布。以單位署名的作品不計申請入會資格條件的積分。
  (二)展覽將出版畫冊,每位入選作者個人或團隊、單位均可獲贈一本。
  (三)展覽主辦單位向入選作者個人或團隊、單位頒發證書。
  十一、主辦單位對參展作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權。
  十二、凡投稿作者,均視為已確認并遵守展覽征稿通知的各項規定。展覽信息可登錄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www.caanet.org.cn)查看。
  附件:
  1.《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者登記表》
  2.《首屆中國公共藝術大展作品信息表》
  3.《公共藝術實踐作品展示點位示意圖》
  附件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fQZPFfOSr6YVV-wOe1bKMA?pwd=2023
  中國美術家協會
  2023年6月
https://mp.weixin.qq.com/s/iOq2wK7J-leOCSkqKLeaBw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