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又恰逢五年一屆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展覽——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隆重舉行,從中將產生中國美術界最高獎“中國美術獎”。全國美術家滿懷熱情、積極參與,力爭以文藝形式展現新時代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畫卷,為新中國75華誕傾情獻禮。根據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和中國美協相關文件精神并結合我市具體工作安排,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決定共同舉辦“向人民匯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第九屆重慶市美術作品展覽暨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重慶送選作品展,并從中遴選優秀的中國畫、油畫作品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油畫的評審?,F將展覽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精神和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部署,積極組織引導全市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書寫人民、啟迪人民;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牢記文化使命,把握時代主題、賡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講好中國故事、重慶故事,展現中國形象,推出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堅定人民理想信念,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藝精品,全方位呈現新時代國家發展的新面貌,全景式展現新時代重慶美術界的新氣象,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文化支撐。
二、展覽宗旨
以高規格、高質量、高水平將展覽打造成全市人民共享美術事業發展成果的一次盛會;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注入不竭精神動力;以優秀的美術精品力作在十四屆全國美展上取得優異成績,勇攀文藝高峰,再創重慶美術事業新輝煌,以滿懷激情向祖國獻禮、向人民匯報。
三、展覽名稱
“向人民匯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第九屆重慶市美術作品展覽暨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重慶送選作品展
四、組織機構
(一)主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重慶市美術家協會
協辦單位: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重慶當代美術館
重慶半島美術藝術中心
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
成立“向人民匯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第九屆重慶市美術作品展覽暨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重慶送選作品展組委會(簡稱“九屆市美展組委會”), 全面負責領導展覽的組織發動、作品征集、作品評選、作品上送、布展、開幕式、宣傳推廣與出版、公教等各項工作。
(二)展覽組委會
名譽主任:姜 輝
主 任:管 洪、陳 勁、冉華章、陳若愚、龐茂琨
副 主 任:鐘建波、張泰春、陽奎興、焦興濤、段勝峰
委 員:劉 亮、宋俊紅、趙 丹、胡啟華、侯寶川、張 杰、鄧建強、劉曙光、魏 東、彭 偉、蔣 才、鄧 剛、彭 石、何桂彥
秘 書 長:魏 東
(三)組委會辦公室
主 任:魏 東(兼)
副主任:何桂彥、譚薇薇
成 員:朱光萍、張 涌、江 洋、肖 力、肖 志、謝光躍、鄒積平、李 芳、楊可鈮
展覽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設在重慶市美協,電話:(023-68637419),負責展覽收件、評選、布展、開幕式等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
五、展覽方式和規模
(一)按照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總體要求,結合我市美術創作實際情況,本次展覽征稿畫種為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粉畫、綜合材料繪畫、綜合畫種(含實驗藝術、漆畫、壁畫、動畫與漫畫、連環畫與插圖、年畫宣傳畫等)、藝術設計(含服裝設計、建筑與環境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與書籍裝幀設計、陶瓷藝術與工藝美術、信息與交互設計)八個門類。
(二)為配合第十四屆全國美展各展區作品征集的有關規定,本次市美展將從中國畫、油畫門類中遴選作品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相關展區的評審工作。
(三)本次展覽擬展出作品780件(不含評委作品),其中中國畫作品140件、油畫140件、版畫40件、雕塑30件、水彩粉畫40件、綜合材料繪畫40件、綜合畫種60件、藝術設計290件(服裝設計20件、建筑與環境設計80件、工業設計60件、平面設計與書籍裝幀設計70件、陶瓷藝術與工藝美術40件、信息與交互設計20件)。
六、展覽時間、地點
(一)展覽時間:2024年4月中旬
(二)展覽地點:重慶當代美術館
七、參展要求
(一)本次展覽征稿范圍為2021年第八屆重慶市美展以后創作的作品。
(二)凡重慶市籍,或長期工作、學習、生活在重慶市內從事美術創作、藝術設計的均可自行投稿。
(三)同一畫種,同一作者限報一件(含合作作品),合作作品署名作者不超過10人;藝術設計同一種類限報一件。
八、報名時間及方式
(一)初評收件時間:啟事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3月20日止(網上報名)。
(二)初評報名方式:
報名網址:
https://jinshuju.net/f/Oi30SO
二維碼:
(掃碼報名)
聯系人:
李老師,聯系方式
鄧老師,聯系方式:
座機:(023)68637419轉8001
(三)復評收退件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九、投稿作品要求
(一)作者可通過指定網址鏈接進行投稿作品提交,上傳作品圖片格式統一為JPG(圖片應不小于5MB,不大于10MB,分辨率為300dpi);視頻文件格式統一為MP4(時長2至10分鐘,小于500M,分辨率為1280×720),視頻文件按報名網址中的要求發送至指定郵箱。須按要求填報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尺寸(高×寬)、畫種、創作年代、詳細聯系地址、聯系電話及身份證正反面照片(不超過1MB)等表格信息。
(二)中國畫、油畫作品裝框后最長邊尺寸不超過240cm。
(三)版畫作品裝框后最長邊尺寸不超過180cm。
(四)雕塑作品最長邊不超過200cm,重量不超過150kg,材料包括青銅、鐵、木材、石材、不銹鋼玻璃和陶瓷,特殊需要可用樹脂材料,易碎易折損材料限用,浮雕作品參展應固定于自制可拆裝落地展架。
(五)水彩粉畫作品裝裱后最長邊尺寸不超過180cm,不得使用易碎玻璃。
(六)綜合材料裝裱后最長邊尺寸不超過240cm。
(七)綜合畫種:壁畫作品最長邊尺寸不超過360cm;漆畫作品裝裱后最長尺寸不超過200cm;年畫、宣傳畫作品裝裱后最長邊尺寸不超過200cm;連環畫單幅作品不小于30cm×40cm,不大于40cm×50cm;插圖作品裝裱后最長邊尺寸不超過50cm。
(八)藝術設計類作品具體類別及要求
1、所有設計類作品效果圖、設計稿、作品照片、視頻等電子投稿內容中不得出現作者個人信息或二維碼、公司logo等涉及版權問題的內容。
2、服裝設計:不限品類,只接受單套作品,不接受系列設計作品。
3、建筑與環境設計:室外環境設計(包括景觀園林設計、景觀建筑小品設計、環境設施設計、景觀藝術品設計);室內設計(包括室內空間設計、博物館展陳設計和陳設藝術設計);家具設計;建筑藝術(城市設計、鄉村設計、建筑設計、改造設計)。家具設計的展出作品須為成品。建筑類已落地投稿作品須注明所在地點、建成時間、建設規模(建筑面積)、建成時間、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等信息。
4、工業設計:只接受效果圖和說明性文件、概念模型、樣機模型、視頻,不接受已經批量生產的產品參展。
5、平面設計與書籍裝幀設計:含機構、活動等標志+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設計;文化、公益等招貼設計;文創產品包裝設計;書籍裝幀。平面設計的提交作品圖片尺寸為297mm×420mm(橫式)。書籍裝幀的提交作品須內含書籍作品實物拍攝圖片10張,包括封面、封底、書脊各1張及內頁7張。作品圖片背景在黑、白、灰3種顏色中任選其一。
6、陶瓷藝術與工藝美術:玻璃工藝、金屬工藝、纖維工藝、漆器工藝、首飾工藝、雕刻工藝、編織工藝、陶瓷藝術。陶瓷藝術作品最長邊尺寸不超過150cm,重量不超過100kg。
7、信息與交互設計:網絡應用設計,包括移動網絡應用設計(APP)、網站設計以及物聯網絡應用設計;信息可視化設計;交互媒體設計;實體交互設計;基于數據和智能的,以信息和交互為核心使用方式的其他設計作品。
十、作品評選、評獎
(一)評選委員會由市美協在重慶市美術家協會評委庫中遴選專家,并邀請部分市外專家組成。
(二)此次展覽征稿分為初評與復評兩個階段,初評采取網上報名。
(三)初評結果將及時在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公布。初評入圍作者按要求郵寄原作參加復評(送原件時間地點另行通知)。注:初評未入圍作者不另行通知,復評落選作品待展覽結束一并退件,退原件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四)此次展覽評審擬設置特等獎、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若干,評獎結果將于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結束后一并公布。
十一、
主辦者和參展作者的責任、義務和權利
(一)主辦單位對投稿作品有展示、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的權利,主辦單位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有優先收藏作品的權利。
(二)參展作品一律為作者原創作品,凡涉嫌抄襲他人作品及知識產權有爭議的作品一律取消參評、展出資格,并在美協網站進行公告,取消其參展資格。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
(三)組委會將向獲獎及入選作品作者頒發證書,非會員者具備申請加入重慶市美協會員的一次資格條件。
(四)此次展覽將出版《“向人民匯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第九屆重慶市美術作品展覽暨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重慶送選作品展》作品集,每件入選作品可獲贈一本。
(五)所有投稿作者,視為已確認并遵守本征稿啟事的各項規定。
(六)本次展覽最終解釋權歸屬展覽組委會所有。
重慶市美術家協會
2024年1月9日
https://mp.weixin.qq.com/s/VlDS_-tQdWPqkPV18XR1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