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2025年,嶺南美術館將舉辦“向美而行——嶺南美術館館校共建美育成果展”,營造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環境,讓美浸潤人心,在引導社會各界關注青少年美育的同時,提升嶺南美術館與共建學校的公共文化影響力,促進東莞美術事業和美育事業繁榮發展,擦亮“育美東莞”品牌,有關展覽事項具體通知如下:
一、展覽名稱
向美而行——嶺南美術館館校共建美育成果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嶺南美術館
協辦單位:嶺南美術館館校共建學校
三、展覽時間、地點
展覽時間:2025年7-9月(視展品情況分批展出)
展覽地點:嶺南美術館
四、作品要求
投稿作品要求思想健康向上,傳承地域美術精神。凡符合本展覽征稿要求的原創作品均可投稿,作品畫種、風格、形式不限;
嶺南美術館不承擔包括因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糾紛而產生的法律責任,對征集的作品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宣傳及收藏權;
投稿即視為同意嶺南美術館無償擁有作品的使用權,用于非營利性的宣傳推廣和公開展示。
(一)征集對象
嶺南美術館所有館校共建合作學校
(二)第一版塊作品要求
1.創作方向
投稿的學生作品包括學生參觀嶺南美術館展覽后的創作以及與美術館提供的資源(如送進校園的展覽)相互動的作品,需要強調作品與嶺南美術館展覽的關聯性,比如主題呼應、藝術形式借鑒等,體現學生對展覽主題以及展出作品的思考。
2.提交要求
每校于校內篩選后,該版塊作品至少需占送選作品數量的三分之一,每件作品需注明所參考的展覽名稱及具體作品,并附上200字以內的說明,闡述作品與嶺南美術館展覽的關聯性;
平面類作品:畫心尺寸不超過100cm(高)50cm(寬),不小于15cm(高)×15cm(寬);
立體類作品:不超過50cm(長)×50cm(寬)×50cm(高),不小于15cm(長)×15cm(寬)×15cm(高);如有大尺寸裝置作品,請另行與嶺南美術館溝通。
(三)第二板塊作品要求
1.創作方向
需體現學校美育特色,除傳統繪畫、雕塑外,可包括手工作品、攝影、視頻、動畫等,如:陶藝、書法、剪紙、扎染等校本課程學生作品;校史主題繪畫、環保主題裝置、節日文化手工等校園文化主題創作;“科學+美術”實驗裝置、“語文+戲劇”綜合展演視頻等跨學科美育項目。
2.提交要求
該板塊需附上500字以內的校園簡介及美育特色說明;
每件作品需附300字以內的說明;
可提交實物作品或數字化成果(視頻需MP4格式,時長3分鐘內);
平面類作品:畫心尺寸不超過100cm(高)50cm(寬),不小于15cm(高)×15cm(寬);
立體類作品:不超過50cm(長)×50cm(寬)×50cm(高),不小于15cm(長)×15cm(寬)×15cm(高);如有大尺寸裝置作品,請另行與嶺南美術館溝通。
五、作品評選
(一)初評
1.作品初評由各有意向參展的學校于校內組織開展,各??傆嫼Y選推薦不超過50件作品參展。
2.投稿以學校為單位,并于2025年6月20日前將參展作品清單(詳見附件,格式不得更改)、作品高清圖片以及作品文字說明等相關材料打包發送至指定郵箱:1215813726@qq.com,逾期不候。
3.所提供作品高清圖統一為JPG格式,每張照片不小于5MB,郵件標題及投稿相關材料文件夾命名為:“嶺美館校共建成果展”參展+學校全稱。
(二)復評
1.最終展出作品由嶺南美術館評選,展出作品數量最終以展出場地為定。
2.主辦單位將根據作品質量、組織情況等評選出優秀參展學校5--8個(擬,最終以參展學校數量為定),評選優秀參展學校,并頒發“優秀組織獎”。
六、展覽說明
1.最終參展作品由各校負責裝裱并運輸到嶺南美術館,以確保作品的安全性。
2.展覽擬定2025年7-9月分批展出(具體日期待定)。
3.展覽按照學校劃分作品展出區域,包含兩大版塊內容,屆時由各校分別負責本校展品的陳列工作以及撤離工作,嶺南美術館予以配合。
4.展覽期間,參展學校須配合嶺南美術館策劃、組織并開展配套公共教育活動。
附件:“向美而行——嶺南美術館館校共建美育成果展”參展作品目錄
掃下方二維碼下載附件
https://mp.weixin.qq.com/s/4NNrP634faV40MV17Vc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