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自然保護地視覺識別標準化手冊(試行)》分為基礎系統和應用系統兩大部分,并延伸建立保護管理、科研監測、宣傳教育、公共服務四大方面的設施標識規范,共涵蓋辦公事務用品、旗幟系統、巡護勞保系統、環境導視系統、交通系統、保護管理提示標識、科研監測提示標識、宣教游憩提示標識、警示禁止標識等97個類別的形象設計。
自然保護地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美麗中國的重要象征,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建設工作歷來走在全國前列,自1956年在鼎湖山設立新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以來,至今已建立起縣級以上自然保護地1361個,數量居全國首位。近年來,我省積極建立自然保護地全民共享機制,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
作為廣東省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整體視覺形象方案,《廣東省自然保護地視覺識別標準化手冊(試行)》《廣東省自然保護地設施標識規范(試行)》集中體現了廣東省的生態理念、精神內涵和價值追求,是凝聚社會共識、規范自然保護地文化行為、宣傳自然保護地形象、提升自然保護地認同感和美譽度、增強自然保護地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式,有力推動自然保護地建設發展,促進自然保護地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
http://lyj.gd.gov.cn/news/forestry/content/post_394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