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形象標識和宣傳語及相關建設指引”新聞發布會。會上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徐曉娟發布了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形象標識和宣傳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文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田燕、市園林和林業局總工程師鄭忠明分別介紹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成果。
據介紹,2023年5月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市婦兒工委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形象標識和宣傳語,共收到500余條來自廣大兒童、家庭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創意投稿。經專家、媒體、兒童代表評審和網絡投票,評選出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形象標識和宣傳語,形成統一、鮮明的傳播形象。
據了解,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形象標識由“武漢”的全拼創意構成,采用黃色、藍色、紅色和綠色,形象化地融入兒童友好的元素。其中:首個拼音“W”代表著友善、歡樂和溫暖。拼音“H”形象化成人彎腰呵護小孩,同時,體現兒童視角。另外三個拼音“u”“a”“n”將長江江豚融入其中,體現武漢的山水人文特色,代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該設計巧妙地將彩色拼音與武漢元素融合一體,創意獨特,寓意深刻,是我市兒童友好城市的視覺名片,易于識別和推廣。
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宣傳語為“友好武漢,‘童’樣精彩”。宣傳語主題突出,用詞精練,朗朗上口,準確、鮮明、生動地概括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的獨特魅力和美好未來。
下一步,我市將持續加強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宣傳,推動形象標識和宣傳語在兒童友好公園、學校、醫院、社區等示范展示,促進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來,我市加大工作力度,將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納入《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寫入了武漢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武漢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案》,全力打造高品質兒童成長環境。2023年,武漢市入選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
2023年,我市以全市公園為陣地,面向青少年兒童開展330余場公園大課堂,線下吸引1萬人次參與活動。公園成了培養青少年兒童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科學素養與探索精神的天然課堂。
未來,我市將持續推進兒童友好公園建設,制定《武漢市兒童友好公園建設指引》,內容包括兒童友好公園規劃、設計、建設及管理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持續推進兒童友好公園軟硬件建設,不斷完善兒童友好服務設施,為兒童提供更多安全、舒適的活動空間;繼續以“在公園遇見美好”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園大課堂300場,讓兒童在戶外活動中接受教育,增強綜合素質。
2024年我市還計劃新建江漢區鯨奇兒童友好口袋公園等一批兒童友好公園。對解放公園、古田公園等具備條件的公園進行適兒化改造。
我市高度重視兒童友好城市建設,2024年全市社會民生實事中直接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相關的工作共14項,占全部52項民生實事的27%。
2024年,我市將制定小黃鶴觀察團章程制度,組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智庫,完善監測評估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組織建設一批兒童友好項目;掛牌一批兒童友好社區、學校、公園等兒童友好設施;舉辦全市“知識工程”少兒讀書系列活動等品牌社教活動,開展“公園大課堂”300場以上、兒童類演出100場以上。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3g.wuhan.gov.cn/sy/whyw/202401/t20240124_23487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