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
由蔡甸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
武漢蔡甸形象LOGO征集大賽
網絡投票評選正式開啟。
自征集大賽啟動以來,
獲得設計愛好者、設計廣告公司、
專業設計院校師生的
廣泛關注與踴躍投稿,
共收到投稿作品300余份,
參賽選手們紛紛用LOGO
繪就心目中的“詩與遠方”。
經過大賽組委會評選,
最終入圍24件作品。
01
LOGO圖標部分設計為圓形,在圓形內部,以古琴為核心元素,祥云則在周圍環繞,營造出一種祥和的氛圍。色彩選擇以藍綠色為主調,表達了清新和寧靜,富有生機和活力。
02
LOGO的整體輪廓將古琴的形狀抽象化,五根線代表五根琴弦,這是歷史上古琴最初的琴弦數。內部使用了篆體書寫“知音”二字,篆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書寫體系之一,也是鐘子期墓碑文的字體。將“知音”二字嵌入古琴形狀的LOGO中,不僅彰顯了蔡甸地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表達了對游客的歡迎和期待——每一位到訪的游客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知音”,體驗到與眾不同的文化之旅。
03
LOGO圖案以蔡甸拼音首字母“CD”為主創元素,組合演變成翱翔的荊楚圖騰鳳凰、靈動濕地、蒼翠山峰、奔騰漢江、多彩生態。融入綻放的蓮花、伯牙和子期人文元素,勾勒出“山水知音故里,琴韻蓮藕之鄉”圖騰,充分體現蔡甸區豐厚人文底蘊和秀美生態風光。圖案簡約美觀,飽含向上的力量,彰顯蔡甸高質量發展態勢和廣闊發展前景;色彩為綠黃藍色漸變,展示出多彩、多姿、多情、多元的蔡甸魅力。
04
字母“C”是“蔡甸”的拼音首字母,同時,字母“C”呈“窗口”形態,是人們了解蔡甸的文化窗口。中間優美的線條猶如彈奏的“琴弦”,代指“高山流水遇知音”,與知音故里蔡甸的地域文化吻合,寓意著吟唱著蔡甸悠久璀璨的歷史文化,奏響著蔡甸文旅未來無限的美好;又似多彩的“紐帶”,寓意美麗、開放,充滿活力的蔡甸歡迎四方賓客。重點展示“山水”(后官湖濕地公園、九真山等),盛開的“蓮花花瓣”(蔡甸是蓮花水鄉)等元素的融合,反映出蔡甸優美的文旅風光和豐富多樣的文旅資源。
05
LOGO設計將字母“CD”藝術化,“CD”是蔡甸拼音首字母,直白地表達了武漢蔡甸的地域信息,整體塑造出古琴形態,結合古建飛檐造型。琴弦部分的輪廓蘊含了生態山水,塑造出琴聲縈繞在綠水青山之間,有一位人物正在聆聽著這段優美的琴聲的場景畫面。琴聲、山水與人相互陶醉、成就彼此,詮釋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人文意境,切合了“知音故里,蔡甸等你”蔡甸文旅形象宣傳語。
06
標志以“C”和“D”為設計主體,這是“蔡甸”的拼音首字母,一目了然地體現其地域屬性。圖形中融入了青山綠水、白云飛鳥的元素,體現了蔡甸山水相依的生態環境。山水間以毛筆線條構成了一把橫放的“古琴”,象征著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優美傳說。字母“C”“D”延伸為“白鶴”的造型,圖形中心則是盛開的“蓮花”,將蔡甸的山水人文有機地融為一體,具有鮮明的文旅特色。
07
標志內含字母CD、高山流水、伯牙子期、古琴等元素。CD是蔡甸的拼音簡寫字母,標志以幾條斷裂的琴弦把伯牙盤膝彈琴、鐘子期傾心聆聽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巧妙勾勒起來,充分體現了“知音故里、蔡甸等你”的文旅主題形象。
08
標識以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為主題,以古琴七弦琴為主體,在宮、商、角、徵、羽、文、武七弦上彈奏出高山和流水作為形象,突出蔡甸作為“知音故里”的文化景觀。徵弦以上的三弦呈現出一幅“巍巍乎如泰山”的圖景,以下三弦則演繹出“湯湯乎若流水”的景象,契合伯牙子期的典故。同時也反映出蔡甸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坐攬九真山和漢江美景。LOGO整體簡潔流暢,如行云流水,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又娓娓述說了一個古老而又動人的故事。
09
蔡甸是知音故里,作品將古琴流動化為高山流水,展現蔡甸豐富的自然地貌,顏色以綠色為主由淺向深,表現了層次的更替,結合琴弦與流水,在抽象LOGO中仍保持細節;LOGO整體看上去像字母“C”,代表了蔡甸英文開頭字母,高山流水在中心彎曲呈心形,代表了蔡甸文旅的親切LOGO在尖端上配上鳥首,整體類似九頭鳥的鳳尾,向上盤旋,展示了蔡甸是湖北地區不可缺少的璀璨明珠,既聯結了湖北地區傳統文化的特色,又展示了蔡甸地區的獨特內涵。
10
整個標志是一枚印章,代表蔡甸知音文化深厚的精神烙印。圓形的外輪廓蘊藏“蔡甸”的拼音“CD”,具有蔡甸的獨特性。標志中間是“知音”兩個字的變形,構成了抽象的“伯牙與子期”相互作揖、謙讓的情景,代表著知音故里的深厚文化內涵。標志正中心是一把古琴,構成知音的溝通橋梁。整個標志簡潔、個性、具有藝術性。
11
通過大篆的字體進行設計,將山、琴弦、波浪等元素融入設計中,通過將底部進行拉長,表示音律的流動性。
12
通過流動的線條將蔡甸的山水與知音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古琴的形態與山水融為一體,流水的圖案在整體中流淌,突顯了蔡甸的活力與生機。這一設計既展示了地域的自然風光,又突出了文化傳承,使得LOGO生動而富有魅力。
13
標志以蔡甸拼音首字母“CD”為設計點展開設計,并融入古箏造型、蔡甸山水濕地、蓮花、印章等元素,設計出貼切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的蔡甸文旅標識形象。山水河流濕地設計,體現“蓬萊仙境”九真山、“佛山仙境”嵩陽山山水區域文化旅游資源特色;“古箏”造型設計,體現蔡甸區“知音故里”的美譽;蓮花設計彰顯蔡甸區蓮藕之鄉美譽。整體上體現蔡甸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自然生態文化特色。
14
LOGO設計以“蔡甸”兩個漢字合二為一為基礎,整體似“蔡”字,下部為“甸”字。設計上具有蔡甸的獨有特征,不可取代的唯一性。在造型上,似是一位懷抱古琴的智者,風雅翩翩,元素以蔡甸的云天、湖水、山姿、綠態、生物為背景。突出蔡甸為知音故里,有古琴等待,琴聲悠悠,聲名遠播,表示知音無價,知音難得。
15
采用蔡甸漢字字母“CaiDian”為靈感展開設計,多彩的字母寓意著多彩的蔡甸,同時結合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人文特色和蔡甸自然迷人風光的生態資源,形成一幅自然與人文和諧共處的畫卷,更體現出千年知音故里文化傳承。
16
以一片蓮花瓣為山,同時倒映在水中,寓意山水相連。琴弦穿過山巒,細節豐富,突顯山勢。一縷云煙分隔了山水,創造出一片等待知音的空間。一位孤獨等待的人坐在云煙之上,期待著高山流水間的知音相遇。這一設計意在表達高山流水中的孤獨等待和期待遇見知音的情感,凸顯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的融合,為LOGO注入了深厚的內涵和情感共鳴。
17
本設計采用了蔡甸文化和旅游中的特色元素,包括蓮花、高山和流水,以展現“知音故里”的文化內涵。蓮花象征蔡甸是蓮花水鄉,高山流水則象征著蔡甸源遠流長的知音文化和青山綠水的生態資源。這些元素被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具有深刻內涵的圖標形象。
18
LOGO采用了漸變色彩,從黃色過渡到藍色,象征著日出到日落的自然美景,也代表著蔡甸區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黃色代表陽光和活力,藍色則代表水和天空,體現了蔡甸區的自然和諧。
19
圖形設計以字母“C”為主體,即代表“蔡甸”的首字母。融入呈張開狀的“手”的元素,象征著邀請和歡迎;又似展翅的“飛鳥”,體現了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
20
整體LOGO以簡練的現代化圖形以古琴、山水、音律這三大元素凸顯知音文化,圖形上如同近山遠山交疊映襯,上有飛湍清流,又蘊藏悠遠音律于其中。造型以“山水”“琴弦”“古琴”為元素,山、水環繞突出“知音蔡甸山水之間”文旅品牌,同時彰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動人典故與獨特歷史人文,秀水映山見證伯牙子期千古佳話。LOGO以琴為形、以山水為紋、以知音為意,代表著蔡甸文旅底蘊深厚、精彩紛呈。
21
整體LOGO看起來是一幅遠景山水畫卷,有著層疊的山巒和綠水的倒影,有著階梯通往平臺,前往知音亭。形態上是用“知音”的篆體字的觀感作為構型基礎,將知音的篆體字進行抽象簡化,和層疊的遠山與一汪從山間奔流而下的清泉組合起來,有如當年的琴聲仍舊飄蕩在青山綠水之間,用意形結合的印章來映襯“知音蔡甸山水之間”文旅品牌,同時彰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動人典故與獨特歷史人文,秀水映山見證伯牙子期千古佳話。
22
整體圖形以古琴、山水的元素為主,中間以橫放的古琴作為分界,圖形上半部分為高山,下半部分為流水,巧妙地將“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呈現了出來,亦動亦靜。
23
以“蔡甸”兩字為設計主體,“蔡”為正,“甸”為反,組成陰陽形式?!安獭痹谒械褂吵觥暗椤保扔鳌安痰椤钡纳剿幕?,旁邊附加古琴元素,古琴元素與倒影“甸”組成“蔡甸”的首字母大寫“CD”。設計整體表示知音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4
蔡甸文旅最突出的特色是知音故里、水系多、有幾座山峰,因此將古琴與水結合起來,中間的四條琴弦分別表示著蔡甸的幾座濕地公園及山,而后部分則制作了類似于水流的樣式,表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即日起至11月10日24:00,
廣大市民可通過點擊下方按鈕
進入活動頁面,
為自己喜愛的作品投票。
每個用戶每天可投一次票,
一次可同時為6個作品投票。
投票通道
圖片
所有參賽作品須遵守公平公正的投票規定,共同營造良好的投票氛圍。如發現投票異常,主辦方有權終止其參賽資格。
本次大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獎項最終將根據投票結果、終評評審兩項綜合考量產生。
知音故里,蔡甸等你
快來投出你心目中的蔡甸新形象
原文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daQJJP61iBJBPpXoD08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