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揭曉大全 > 文案類揭曉
第三屆全國青年美術理論研討會論文成果入選名單公示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6505    更新時間:2024-12-05
  序號
  作者
  論文名稱
  省份
  1
  韋昊昱
  從“朝代畫史”到“國民藝術史”——再論滕固《中國美術小史》的思想資源與現實關懷
  河南
  2
  王瑋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工人美術活動——以《工人的畫》(1949-1955)為考察中心
  遼寧
  3
  陳星
  “筆墨當隨時代”——關山月漓江母題手卷的重構
  山東
  4
  周建增
  中國書畫理論在西方(1827–2022)
  廣東
  5
  張文志
  民國漫畫中的邊疆形象——以《上海漫畫》與《時代漫畫》為例
  湖南
  6
  陳思
  東北抗聯題材美術圖像研究
  吉林
  7
  張宗建
  圖繪、再造與選擇:冀魯豫解放區的年畫改造與民眾接受
  山東
  8
  李夏
  民族認同與新中國黃河圖像話語的建構
  河南
  9
  劉其讓
  奔走與救亡——“中華全國漫畫作家協會”演變考
  吉林
  10
  李輝武
  齊白石與王闿運師生交誼與晚清湖湘人文生態圈考論
  湖南
  11
  林夏瀚
  論于非闇繪畫的風格演變與北京的畫壇生態
  廣東
  12
  李欣蕾
  寄畫破困局:陳樹人30年代的詩畫復寫及其心境
  廣東
  13
  陳青青
  從“革命主體”到“新意境”——錢松喦“延安”視覺象征的內在轉變
  甘肅
  14
  溫新才
  20世紀“為民眾而藝術”的歷史生成與價值方位
  四川
  15
  胡乃斌
  “地域性”如何介入中國式現代美術研究——理論依據、敘事邏輯及研究范式
  遼寧
  16
  吳天躍
  跨文化交流視野下的高劍父南亞壯游:動因、知識來源與南亞題材山水畫風格考釋
  浙江
  17
  劉希言
  西法中用:回眸20世紀中國早期美術館的藏品陳列
  黑龍江
  18
  潘超
  江山之助:國家景觀視域下的天山意象重構
  北京
  19
  劉昌奇
  藝術史的語言批判:巴克森德爾與新舊藝術史的分野
  山東
  20
  李澤龍
  淺談中國藝術史學科問題的由來和歸屬
  重慶
  21
  吳晶瑩
  且聽游音——建國十七年民主德國來華展覽中“人民性”話語的共振與復調
  河北
  22
  張顯飛
  從計算到創造——AI技術在重大題材繪畫中的角色與創新
  貴州
  23
  梁喆
  全球視野下架上藝術的當代發展——基于8屆北京雙年展的實踐
  河南
  24
  張聿婷
  從《國畫月刊》看現代性視域下國畫家的自主與自覺
  天津
  25
  王秀燕
  20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與比利時的美術交流
  天津
  26
  靳浩
  青年工筆畫創作述評
  河北
  27
  孫詩堯
  “被困的表達”:美術創作與教學張力的藝術心理探析
  吉林
  28
  屈慧珊
  上海美專與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管窺——以《美術》雜志為中心
  湖北
  29
  任軍偉
  當代中國畫詩意的失落與召喚
  河南
  30
  劉康琳
  南洋美專與中國近現代美術的海外傳播(1938-1941)
  福建
  31
  韓昆哲
  從造境到元境——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與中國當代藝術策展轉向
  吉林
  32
  楊燦偉
  從“泛寫意”到“新寫意”之思
  廣東
  33
  陳都
  徐悲鴻與中蘇美術交流——兼論蘇聯美術界對中國畫的理解
  江蘇
  34
  關家敏
  家族身份與圖像表征——中國美術館藏明裝祖先畫像《影像》考釋
  北京
  35
  高澤
  農民與高士——尋找宋畫中的農隱形象
  湖南
  36
  蘇豐
  云紋與“幻境”圖式——從李公麟《孝經圖》中的云紋談起
  湖南
  37
  彭筠
  轉向結構領域的透視話語——帕諾夫斯基、古德曼與達彌施
  江西
  38
  唐培豪
  “極樂世界”與中國——18世紀英國斯托園中國屋研究
  河南
  39
  楊靜
  東方造境:波斯細密畫中的中國風——以大蒙古《列王紀》為例
  山東
  40
  張柘潭
  文人畫與文化記憶:追論趙孟堅形象背后的家國與群體
  江蘇
  41
  楊東諭
  陳洪綬的選擇與超越——重讀《觀畫圖》
  陜西
  42
  張嫣格
  塞尚“知覺的覺醒”對于繪畫藝術與自然之關系的新探索
  山東
  43
  張垚
  造物之境——威廉·荷加斯《時髦婚姻》中的彌勒擺件新解
  浙江
  44
  趙雅杰
  古畫有據:《道子墨寶》名物年代考
  河南
  45
  陳曉雯
  李嵩《西湖圖》卷考辨
  廣東
  46
  張媛
  儒行、賈行:基于中晚明繪畫著述書寫原境的行為考察
  江蘇
  47
  宋長江
  互惠、權力與經濟:晚明社會交換中藝術禮品的樣態
  河南
  48
  賴俊威
  元代山水畫的“山居”概念及其圖式
  福建
  49
  牛春舟
  梅洛-龐蒂知覺理論與數字藝術審美體驗轉向
  黑龍江
  50
  胡祎祺
  “全球藝術”的提出與探討——漢斯·貝爾廷在現代主義藝術史之后的視域延伸
  湖南
  51
  王小茉
  非現代主義的現代:再論裝飾藝術運動
  北京
  52
  李子龍
  跨越“偽裝”的多樣性——以惠而浦冰洗產品設計實踐研究為例
  河北
  53
  黃一遷
  “世界圖像”對視覺現代性啟蒙的雙重意義——以上海近代畫報為例
  上海
  54
  謝瑋
  20世紀20-30年代國貨展覽會對西北地區民生設計的推進研究
  山西
  55
  何鑫
  熊貓視覺形象史的發?——重審蔣彝的插圖創作
  北京
  56
  楊依依
  面向群眾的多維圖示: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展覽的圖像性展示方式研究
  江蘇
  57
  廖江波
  民藝轉化的現代性:基于閑云夏布的案例
  湖北
  58
  蔣豐
  生成與轉譯:17至18世紀“京城圖像”在西方的傳播
  江蘇
  59
  李珂
  “一個經驗”與當代公共藝術的觀念嬗變
  湖北
  60
  蔡勻
  美的儀式:顏值經濟下女性個護小家電產品設計的文化透視
  上海  
  https://mp.weixin.qq.com/s/Di9c-KqZhVQwlFTW2Y9wFQ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