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為世運寫首歌”全球音樂作品征集活動發布獲獎結果。活動自1月16日啟動以來,收到來自全球的1260件音樂作品,最終評選出一批兼具藝術性與傳播力的優秀作品,以音樂之名向世界傳遞城市魅力與世運精神。
全民參與熱情高漲
跨界創作一起“聽見世運”
2025年1月16日,“我為世運寫首歌”征集活動啟動,于3月15日結束,59天里收到來自全球音樂創作者的投稿。參與者中既有專業院校師生,也有醫生、教師、工程師等音樂愛好者,從78歲市民到13歲中學生,全球音樂愛好者懷著對成都世運會的美好憧憬和熱烈期待,譜寫出多元風格的世運之聲。
投稿作品主題鮮明、風格多元,既有流行、搖滾、電子等國際化音樂語言,亦融合民族調式、國風韻律等傳統文化元素。00后成都音樂人王江元創作的《登峰》以指彈吉他與中國大鼓的跨界對話,專家評價“技巧與情感并重,兼具視聽感受”;四川音樂學院學生胡佳樂的《世界燃起的星火》則巧妙融入五聲調式,以東方美學詮釋體育精神;《Let’s play a game》用說唱形式詮釋世運項目的潮流活力。
三級評審嚴控品質
專業與大眾視角評選歌曲
本次評審工作由中國音樂家協會、省市文聯及音協指導,采用"初評-復評-終評"三級機制。專家評審團由中國音協副主席何沐陽、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孫洪斌、四川省音協名譽主席敖昌群、成都市音樂家協會主席馬薇,以及來自北京、上海、成都的知名樂評人、音樂制作人組成,邀請50位市民代表擔任大眾聽審,確保作品兼具專業深度與大眾共鳴。
專家評審表示:“獲獎作品不僅展現了音樂創作的國際化視野,更通過川劇、鑼鼓等本土符號,讓世界聽見成都的脈搏?!笔苎拇蟊娐爩徱蔡岬剑骸笆煮@喜有許多作品將武術呼喝、茶館吆喝等本土生活化聲音采樣融入歌曲,讓體育精神與市井煙火形成一種奇妙共振?!?/span>
前期,伴隨世運火炬“竹夢”推出的先導歌曲《逐夢》已在成都大中小學校、街頭藝人點位聯動市民廣泛傳唱。我們將在此次獲獎作品中選取部分作品進行精良制作,此外,越來越多的知名音樂人參與定制創作世運歌曲,這些歌曲將運用到城市推廣、文化活動、世運賽場等,持續唱響世運,營造共享世運的良好氛圍。此次征集活動不僅為成都世運會儲備了優質文化資產,更展現音樂作為世界語言的凝聚力,讓“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以城市之聲,與世運同頻,和世界共鳴!
https://mp.weixin.qq.com/s/b7Z6ARX3ZLp9MQHNoPua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