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松江區第三屆文創紀念品設計大賽入圍作品公布

發布時間:2020-11-08      閱讀量:15443次     
  松江,有著“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大學之府、科創走廊、制造重鎮、旅游勝地”的美譽。重點構筑以書香之域、書畫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視之都為特色的文化名城。為了深入挖掘、展示松江地域特色文化,打造松江文化品牌,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提升松江的文化軟實力和區域競爭力,同時進一步展現人文松江三年行動計劃建設成果,以及松江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深化“文物+旅游”融合發展,推動文博活化利用、非遺活態傳承,松江區文化和旅游局于2020年7月起開展探“文博之府”展創意之美——2020年松江區第三屆文創紀念品設計大賽。
  經過三個多月征集和專家評審后,共有文博地標類、文博IP類、非遺作品類40件作品入圍,并正式啟動網絡投票評選環節,將綜合專家評審和網絡票數,評選出各類別作品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以及“最具人氣獎”。
  投票須知:
  投票時間:即日起至11月10日23:59;
  投票規則:每個微信號每類別可多選。
  作品展示
  文博地標類
  1
  廣富林文化遺址光影之舞
  這款作品通過斑駁燈光的變化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廣富林文化遺址景觀的生動形態。作品采用環保紙張和原生態竹外框環保材料亦體現保護環境保護遺跡的決心。
  2
  廣富林遺址創意手鞠
  手鞠球最早起源于中國的“蹴鞠”,隨著現代科技經濟進步,手鞠不斷發展成一種集刺繡、編織等工藝形式為一體的民間藝術。
  本作品將廣富林文化遺址圖案結合在手鞠之上,打破平面基本形式之間相互緊密的節奏感,使得圖形更加立體化,并以深奧的幾何學藝術及色彩搭配技巧,完美呈現出廣富林文化遺址的建筑之美。
  3
  “見一鹿”鹿得兒&云間說
  聯名禮盒包裝
  古老而又年輕的松江,G60科創走廊箭在弦上,老城十里長街呼吸舒緩綿延入心。將古老與年輕,歷史與未來,都融納入這一方盒中:一把雨傘、一頁素紙,寫鹿為茸,化城以喜,云來相伴,人來相依。
  4
  小小考古學家
  4000年前遺址大發掘
  作品意在伴隨動手挖掘與拼裝,進入考古探索之旅,將封塵的歷史慢慢打開、再慢慢拼回,更為具象地了解廣富林文化,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與好奇心,提升孩子動手能力。
  5
  富林之境
  作品采用廣富林文化遺址的特色建筑富林塔為創作原型,通過藝術插畫手法,結合國風元素、原創字體,運用在手機殼上,方寸之間,盡顯人文藝術魅力。
  6
  松江大倉橋
  以航拍照片為藍本,3D建模樹脂打印成型,后期上色,真實還原大倉橋的原貌。
  7
  行穩中山--中山街道“四史”學習教育紅色精品路線主題活動紀念書簽
  創意源自項目景點,以景點作為背景設計元素。書簽采用不銹鋼制造,激光雕刻,再經過磨光、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匠心獨具,造型美觀獨特,具有非常強的實用、觀賞及收藏價值。
  8
  水漾·項鏈纏繞·項鏈
  設計以坐落于水上的古陶藝術館和廣富林文化展示館為靈感,取名于陸游《水漾萍根風卷絮》,設計上將建筑輪廓重新組合,藍金撞色,金、玉材質互相搭配,戴于頸上別致而又不過分夸張,優雅中自帶隨和從容。
  9
  松江唐經幢造型檀香盤
  唐經幢造型檀香盤,此款設計以松江唐經幢為主要元素,主要用途是放置檀香燃燒的器皿。整體造型是縮小比例的唐經幢復刻,并加以后期處理,表面工藝為精銅鍍金,整款器皿可以拆卸組合,拆分后可分為:唐經幢柱身、香盤和托盤。
  10
  云間祥鹿
  《云間祥鹿》冰箱貼創作基于松江有很多富有詩意的別名,如華亭、云間、谷水等,創作以鹿為主題,結合山、云、飄帶、地標樓五個主要元素,用豐富且帶有國風韻味的色彩構成現代藝術和人文歷史結合的新松江符號。
  11
  廣富林幾何木刻手記本
  人們對于本子的印象往往被限定在紙張材質,而這款筆記本融合了中國古代傳統的木窗制作工藝,使本子具備了立體的美感,同時也很堅固耐用,令傳統煥發出嶄新的面貌。將廣富林的標志性水上建筑以立體木雕的形式展示出來,木雕的視覺效果十分別具一格。
  12
  廣富林“煙渚”紙手帕
  以廣富林水上建筑水墨風格,表現江南煙霧繚繞的優雅的意境。產品名稱來自于中國詩句,體現文化自信的傳播與傳承。
  13
  佘山旅游景點徽章套裝
  此套徽章選取松江7個景點中的標志性建筑或雕塑和佘山經典LOGO的形式組成了一套8枚徽章,用簡潔的線條和8種顏色進行搭配,即突出佘山的年輕活力和歷史的沉淀。工藝上采用了傳統的立體點漆和純金屬絲印,為了佩戴方便采用了針式和磁扣兩種佩戴方式。
  14
  廣富林江南雪景紙膠帶
  將廣富林文化遺址代表性的水上博物館等建筑群以上海難得的雪景以手繪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其建筑與歷史在水融于雪中更富有意境。大雪在江南難得,水中廣富林也是廣富林文化形成的核心要素,水中建筑美而獨特,成為眾多中外游客流連的向往地,游玩時間短暫,大雪中的美景也短暫,留住廣富林的雪中美景形象,給游客更多的美好回憶。
  15
  松江歡迎您
  作品以全手工制作完成,日常包裝盒、布料再利用,資源循環倡導環保。作品背景以松江著名文博地標佘山天主教堂、天文臺以及松江方塔,以手繪的形式呈現。松江亦稱茸城,茸乃鹿也。作品中的二鹿與女孩嬉鬧的畫面,展示了松江寧靜祥和,宣傳助推松江全域旅游。
  16
  “高高的馬頭墻”書簽尺
  產品靈感取自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徽派建筑外形,活用了白墻黛瓦、馬頭墻、磚木石雕、層樓疊院、高脊飛檐、曲徑回廊等徽派古建筑元素。以尺子為載體,將高脊飛檐的門庭做為書簽嵌于其上,整體整體達成徽派古建的視覺畫面,同時兼顧了書簽、直尺、擺件等實用功能。
  17
  “足跡”——廣富林文物花瓶
  “足跡”,寓意代表了廣富林文化的文物-三足杯從歷史走向現代的一路的歷程,也寓意著新時代下廣富林文化的新活力的煥發。
  花瓶總共有2件,一個金屬磨砂藍高花瓶,代表了農耕文化當中的天、水、風,展示出自然的柔美和雅致,另一個是金屬磨砂古銅色矮花瓶,代表了農耕文化當中的地、木、人,展示出人類在自然的恩賜下勤勞生活的印記。
  18
  水中之陶·耳環
  本首飾設計以坐落于水上的古陶藝術館和廣富林文化展示館為靈感,將簡型建筑外廓組合,多種材質、色彩互相搭配排練,突破了空間束縛,而得以永伴人們。
  19
  “富林金牛之家”鑰匙扣
  以水域俯視視角形成的“金牛之地”的“牛”作為吉祥物的形象,其一代表了“金牛之地”形態的遼闊水域是吸引中原移民搬遷至此,物產豐富,生生不息,是廣富林文化的成因;其二代表了以農作為主的歷史背景和勤勞質樸的中國傳統美德。吉祥物結合卡通漫畫方式表達,毛絨玩具的材質柔軟親和,促使更多群體的消費者接受并喜愛,同時讓4000多年的廣富林文化更富有時代和年輕的新氣象。
  20
  富林文物“活了”便利貼
  便利貼本通常都是正方形的方塊,我們將同樣具有很強幾何形態的石頭與便利貼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詼諧效果,使得實用性很強的便利貼具有了很強的裝飾性。
  文博IP類
  21
  布迪椰子手串/南酸棗手串
  布迪椰子手串與南酸棗手串以兩種植物的種子為材質,制作工藝方面則采用先進的技術打磨種子表面,使之順滑;在每個種子的正中部位打出直徑相同的小孔,并用彈力繩串聯;在不損傷種子表面的情況下,采用先進的燙金及雕刻技術將“辰山”二字印在種子上,使之更加美觀,具有辰山特色。
  22
  辰山吉祥物-辰小苗布偶
  辰小苗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植物種子、辰山內的小山包及三座溫室。辰小苗作為辰山的形象代言人,肩負著“精研植物,愛傳大眾”的使命,出現在各類大型活動、科普活動的現場。吉祥物一方面為市民帶去歡樂、美好的休閑時光,另一方面向社會各界展示辰山植物園綠色、可愛的形象。
  23
  蠟染·泖鄉
  黃浦江水源涵養林位于泖港鎮北側黃浦江畔,黃浦江在泖港鎮境內長度為9.7公里,沿江200米建造涵養林面積達2300畝。將泖港當地的風貌染于絲巾之上,宣傳生態泖港的一張“名片”。
  24
  魚筷
  魚筷靈感取自于中國筷子文化。整套產品由一黑一紅兩雙筷子組成,分別采用黑檀和紅花梨制成。兩種木材賦予魚筷堅韌、耐磨、具備不易開裂和變形的優點。產品經過精心打磨與處理,筷身順直光滑,不易滋生細菌。魚筷頂部采用貼花工藝,描繪出一尾魚,寓意年年有余?!棒~筷”,諧音“愉快”。
  25
  "鹿嘰?鹿yun"
  【IP形象&禮盒套裝設計】
  IP形象由來:
  兄弟二人“鹿嘰”、“鹿yun”分別以松江籍晉代文學家有“二陸”之稱的陸機、陸云為創作靈感。
  陸機被譽為“太康之英”,善書法,其《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鹿嘰人設便由此而來,現代的鹿嘰愛穿印有平復帖的服飾,聲如洪鐘的他是松江區文旅局職員,有著夢想與抱負。陸機身邊的黃耳犬亦有“忠犬送信”的典故,故作黃澄澄為鹿嘰的寵物狗。
  陸云,有笑癖。后世以愛笑謂“陸云癖”。鹿yun便帶著夸張的笑臉出世了,是一名熱愛運動的在校大學生。
  鹿嘰?鹿yun的故事便由此展開......
  IP延伸-禮盒套裝物料設計說明:
  帆布袋:松江又稱“茸城”,有十鹿九回頭的典故,故提取梅花鹿紋作為帆布袋的設計元素。
  晴雨傘:以“忠犬送信”為設計元素,將黃澄澄奔跑時的形態展開,就好像他不畏風雨堅持給鹿嘰送信的樣子。
  多用卡套:以鹿嘰的鹿角為設計元素,出門在外看見鹿便也不忘茸城。
  鹿嘰鑰匙扣:以鹿嘰、鹿嘰的毛筆、祝福牌為設計元素,代表著學業/事業的一帆風順、節節高升。
  文化T恤:以《平復帖》中的“贏”字為設計元素,寓意“贏”得勝利,福“鹿”雙收。
  將松江歷史與現代禮品相結合,讓更多群眾了解歷史,了解松江文化。
  26
  竹編《燕吳八景圖》藝術臺燈
  以“董其昌《燕吳八景圖》素材”為設計元素,選擇竹編畫框模板,創作形成“竹編《燕吳八景圖》”,再將此圖通過獨家曲面打印技術與燈罩融合,形成產品“竹編《燕吳八景圖》藝術臺燈”。產品不僅呈現出耳一新的美學感,更是形成了“松江文博IP”傳播的新載體。
  27
  松江文旅形象IP設計---茸茸
  松江又被稱為茸城,古時松江山清水秀,到處是梅花鹿。松江鹿文化源遠流長,固以梅花鹿為原型做了這次IP形象的設計。
  【形象基本信息】:
  姓名:茸茸性別:女
  年齡:8歲星座:射手座
  性格:作為面向全域文旅的形象,茸茸性格活潑開朗、積極向上、求學好問、善于溝通表達。戴上眼鏡便是一個滔滔不絕的小知識家,摘下眼鏡便是不折不扣的小吃貨、好玩伴。
  【姓名“茸茸”的寓意】:
  1.見字如面,“茸”字本身代表鹿角,所以“茸茸”第一時間便會聯想到小鹿的形象;
  2.“茸”字也理解為綠綠的、毛毛的小草,給人一種新生、親切、貼近自然的感覺,寓意松江大環境的恬靜舒適以及朝氣蓬勃;
  3.“茸”同“容”,作為全域文化、旅游的宣推,我們時刻敞開胸懷、海納百川,包容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歡迎世界各地的游客溝通、融合。
  28
  透明書簽套組
  書簽的設計突出了董其昌畫作中的層次感,將經典元素樹、山、云、屋每一個設計為一個單獨的書簽,由此代表畫作的多個層次。將各個書簽組合便形成董其昌畫作的經典結構。
  書簽分則是中國傳統書畫的象征符號,合則是一幅精煉簡雅的山水畫。
  29
  汽車遮陽傘
  用廣富林文化遺址和大倉橋作為設計元素,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這兩個文博地標,和松江旅游LOGO的活潑色彩形成呼應,用絲印的方式印在特殊造型的遮陽傘上,兼具防曬功能的同時美觀度也得到很好的體現。此遮陽傘收納方便,不占地方,是非常好的旅行必備品。
  30
  "一新之始,初日曈曈新春系列禮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關于過年,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份別樣歡樂,但唯獨不變的,是團圓、熱烈、親情,還有——紅色。
  日歷—美好生活的備忘錄,美味佳肴的參考書窗花—窗外的遠方即是未來
  對聯—美好生活的展望不止掛在嘴邊,也要掛在墻上福字—讓最美好的祝福迎接每個歸家的游子
  紅包—“錢進”,朝夢想前進撲克牌—今天的你,最幸運
  非遺作品類
  31
  舞龍器
  這款設計元素來源于松江非遺項目舞草龍,將其與我們生活中餐具相融合,保留實用性的同時讓生活更充滿了趣味性,通過使用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舞草龍非遺文化。
  32
  松江布板鞋系列
  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它是幾代人的記憶,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然而現在由于城市化以及科技的發展,松江棉布正在逐漸被遺忘,逐漸不為人所知。
  本作品將松江布用作制作板鞋的原料,是現代潮流與古代文化的一種有機結合,意圖令松江棉布回歸舞臺,使這種松江本土文化成為當代人的一種情懷,旨在使松江布在當代依然貼近生活,將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33
  云間記憶(微型活字印刷)
  以明代陳繼儒(一說陸紹珩)創作的刊行于天啟四年(1624年)的小品文集《小窗幽記》為靈感作為設計。
  34
  土布銀飾“喜”+土布銀飾“井”
  松江土布秉承了中國民間傳統吉祥圖案樣式,蘊含地域性特殊民俗意涵。為了傳承這一民間祥物,我們與獨立設計師胡曉、“斗賢”布藝品牌合作,開發了一款土布項鏈。
  35
  滬味米糕
  這款桌上小物件的一系列設計,靈感來源于松江米糕傳統技藝,將上海松江的傳統食物與我們生活中的物件相聯系在一起,設計成有趣的小圖釘、名片盒、花瓶、筆筒和手機支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既有實用性又充滿小情趣,讓我們的學習環境不再枯燥單一,同時這款滬味米糕更加突出上海松江本地的特色,讓它成為當地的美好記憶!
  36
  絲網版畫暖桌墊
  此作品是絲網版畫人文松江系列文創作品之一。該作品是一款非常實用的辦公、學習用品,智能恒溫的加熱技術使它可以在冬天辦公學習的時候讓雙手不畏寒冷。版面選用的是作品《松江布系列之南湖煙雨》,這幅版畫用獨有的松江布拼繪成了這幅抽象的美景。松江紡織專家黃道婆,讓松江有了衣被天下美名,用松江布作為靈感繪制了一系列的優秀作品。
  37
  木藝公筷系列
  2017年,筷子習俗列入松江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木藝公筷系列產品以筷子習俗為主題,設計了學生公筷套裝(包含天圓地方有福餐墊、筷子、筷架、勺子)和成人公筷套裝(包含天圓地方有福餐墊、公筷、大勺子、小勺子、筷架)。
  產品創作時植入了公筷理念,從日常使用習慣出發,設計了既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又實用美觀的“文武箸勺”公筷組合。無論是為了防疫,還是弘揚中國文明禮儀和傳統文化,都應該鼓勵使用公筷公勺,展現中華民族的餐桌禮儀,突出其歷史性和人文內涵,讓文明禮儀有序傳承。
  38
  《松江風物》一組四幅
  (云間第一樓)(方塔風鈴)
  (西林祈福)(醉白觀荷)
  用海派剪紙的表現手法展示明清時代松江府城遺人文旅游打卡勝地:明代松江府衙樵樓云間第一樓;被稱為上海文博歷史露天博物館的方塔公園;江南地區歷史悠久的宗教勝地西林禪寺;被譽為上海五大古園林董其昌賞荷作畫之勝地醉白池。
  39
  形意拳
  此款桌面擺件的設計造型來源于松江的形意拳的拳法,形意拳于2019年列入上海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十二形套路,演繹拳法時腰翻龍蛇,步踏虎豹,騰躍進退,驚鴻飛燕,發勁時疾如閃電,震如沉雷,將其拳法通過小木人呈現出來,成為桌面的小擺件,使桌面生動有趣,同時具有桌面所需要的功能屬性,一舉兩得。
  40
  《云間四趣》文創禮盒
  花鳥魚蟲自然趣,琴棋書畫自修得。
  松江是上海歷史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曾享有“蘇松稅賦半天下”和“衣被天下”之稱。境內水網縱橫,九峰競秀,構成了“山谷水膚”的旖旎風光,孕育了陸機、陸云、趙孟頫、陶宗儀、徐階、董其昌、陳繼儒等一批文人雅士,更是加深了松江與文人雅趣的羈絆。
  《云間四趣》系列產品,從松江各種文化元素中提取了代表花、鳥、魚、蟲的四個代表性符號,即松江東岳行宮的古銀杏,華亭鶴唳的白鶴,松江特色四鰓鱸魚,源自松江的顧繡名作《扁豆蜻蜓圖》之蜻蜓,根據產品用途和美觀性進行形象內涵的挖掘、延展和再創作。頌云間風雅,展華亭之趣,寓年年有余,送祥瑞之福,是為“云間四趣”。
  快來為你喜歡的文創作品打call吧!

  投票時間:即日起至11月10日23:59投票規則:每個微信號每類別可多選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0/11/23/302201.html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