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何朝宗杯”中國(德化)陶瓷工業設計大賽一共收到了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30余所院校和設計機構和設計師提交的4132件參賽作品。經過重重評審,最終共有29件作品獲得最終大獎!
究竟什么樣的優秀作品能夠突出重圍?以下是2020年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獲獎作品賞析,快來看看!
何/朝/宗/杯
2020
獲獎作品欣賞
“折憶折”系列手沖咖啡具
潘欣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特等獎
手沖咖啡是快節奏生活下的休閑,也是拋開瑣事集中于眼前一杯一壺的專注;折紙是一種游戲,每一步折疊卻都遵循著理性的幾何邏輯。它們都代表一種放松卻不隨便的生活方式?!罢蹜浾邸毕盗惺譀_咖啡具結合了二者的共通性,使其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充分展現點線面的形式美感,希望能為使用者帶來美好體驗。
璧象
陳冬梅
景德鎮陶瓷大學、四川美術學院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金獎
“璧象”餐具設計來源于傳統玉文化和傳統器物玉璧。美最初源于意象源于象形,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道至簡,是“璧象”想要表現的內在氣質。高速度碎片化時代,餐具設計缺少傳統文化精神和傳統飲食文化之“禮”,本設計想在人們的日用生活中通過不經意的細節喚起大家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的關注和傳承。
波浪盤鏡面反射杯套裝
共禾京品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金獎
“意鏡”諧音意境,設計師希望能用各種趣味手繪場景,來“映射”出人們不同的思想情感,寓心境于日常喝茶飲水的情景中。本系列運用凸面鏡成像原理,對盤子造型和圖案設計加以改進,并巧妙控制好波浪狀盤面凹凸的角度,使杯子放在盤子上后,能在光亮如鏡的電鍍杯面,反射出看似不同于盤面的另一種圖案,并與盤面組合成一副新畫面,給人新奇有趣的視覺享受。
絲路國潮
黃少晨、王若菲
淄博漢青陶瓷有限公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金獎
從公元前202年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2020年大國蓬勃,萬象盛世,2222年的歷程見證著中華文明的成長與輝煌。絲綢之路,承載了華夏外交的時代命題。從“錦繡長安”到“璀璨敦煌”,從“神秘波斯”到“魅力羅馬”。夢回絲路,妙手回潮,讓我們跟隨漢青,一起重走絲路。
流金歲月
顏晉培
德化縣卓越陶瓷有限公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銀獎
流金歲月,以中國的水墨畫線條造型為主要表現方式,達到線墨色交相輝映,以畫開拓詩的意境,托物喻情,產生形意相生。配以素雅的青花顏色與高貴典雅的金線,凸顯形色相映漸變立體的藝術效果。
仙花茶具
張家豪
自由設計師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銀獎
設計釆用了漳州花卉文化里面的水仙花元素而設計的一組水仙茶具,以沿襲和發揚花文化的時尚為宗旨,水仙花特點元素與傳統工藝的融合,并賦予現代的審美與生活習性。茶壺和茶杯都釆用了水仙花的形態,弧度的設計結構方式,結合青釉,營造出恬淡,悠然的設計意境。
朝來夜去
陳驍
皇家藝術學院陶瓷與玻璃專業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銀獎
“朝來夜去”是一組飲用品套組,一個托盤里概括性的給予了使用者美好寧靜的生活氣質:花的容器,飲品水壺水杯的分享,隨心之物的乘載,并且很節約的占據著一處領地。整個套組以蛋型為基本造型,有很好的抓握感,表面上是卷曲的浪線,就像潦草的書信,來來去去,因此有了這樣一個浪漫的名字。
line|靈系列
茗瓷點(福建)文旅發展有限公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銀獎
“靈”的設計來源于時尚圈經久不衰的元素“條紋”,條紋起源于1858年的海軍制服,后來因為香奈兒女士對條紋的熱愛,將這一元素融入時尚領域,隨之條紋元素也成為無數設計師熱愛的元素。因此在茶具的設計中融入了條紋元素,使茶具這一傳統的器皿也可以更加時尚和現代。
茶咖
鄭智輝
德化吾心道場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銀獎
目前的手沖咖啡,需要配置一次性濾紙,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茶咖》以凈水器微孔陶瓷濾芯為靈感,借用該特種陶瓷的微孔滲透特性,制作微孔陶瓷過濾片,40~50微米孔徑,與陶瓷濾斗結合,過濾徹底,同時滿足咖啡的萃取與茶的沖泡,通過結構性設計,優化兩者的共通性,茶咖兩用,便捷生活。
蔬果之家-保鮮盤
周志文、黎世進、朱威、郭晟、張磊
湖南科技大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蔬果之家”是一款可以實現長時間保鮮蔬果的水果盤,可滿足用戶可在常溫下存放新鮮蔬果的需求。該產品由玻璃水箱、塑料加濕器、黏土果盤三個部分構成。利用加濕器給蔬果進行噴霧,達到降溫保鮮效果。水果盤采用黏土材質,黏土通過吸水,將較多的水儲存在黏土里,水分慢慢蒸發,能夠持續較長時間的降溫保鮮功能。
西游ing-城市文化創意產品
陳建國
江蘇蘇香世家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西游ing創作靈感來源于《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以其原型制成猴杯,所食蟠桃制成茶罐,所用神器制成酒榼。設計將西游文化、悟空原型與花果山地理標志名茶完美結合,打造出了一款集商務、收藏、饋贈為一體,極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伴手禮,擺之可賞,啟之可用,呡之可品。
漢服茶具系列套裝設計
郭欣欣、湯藝帆、張亭、李婧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設計主題以漢服元素為主。提取漢服不同款式,通過陶瓷加竹材質進行漢服茶具系列設計。突出衣裳的“裳茶”,也就是“上茶”的意思。采用竹材質結合,創造出綠色,符合人機又有國潮特色的新一代漢服茶具系列設計。
尋夢·羨魚·邀月
戴睿琦
皇家藝術學院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本系列設計靈感來源自三種中國傳統美學意象——“夢、魚、月”,本系列探討作為中國傳統材質符號——陶瓷及其應用維度與釉色閾值廣度。將陶瓷肌理、型制、語意與城市棲居美學相結合,并運用模塊化構建來適應不同尺度的場域,旨在營建當代家居以陶瓷為媒介的新場所精神。
秋露
黃拯
北部灣大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作品的靈感來源于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詠露珠》:“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弊髌穼⒁估锞К撎尥傅穆吨樵O計成了透潤的陶瓷燈具,用橢圓形瓷板來模擬荷葉的樣子。長短不一的金屬管的加入讓整個燈具如同池塘里肆意生長的荷葉那般高低錯落、郁郁蔥蔥。
共舞
項紅雨、張珊珊、黃和敏、鐘海新
福建工程學院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該吊燈的靈感來源于風中的舞者,利用陶瓷與竹編的材質混搭體現出現代與中式風格的碰撞,通過舞蹈的律動型使人們在視覺上產生靜態中產生動的錯覺,利用簡易的造型體現美感。
mg2-茶咖分享壺
唐曉苗
德化往南陶瓷設計有限公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mg2-茶咖分享壺,融合了手沖咖啡和茶的兩種使用功能。作品的組合形式啟發,源于閩南傳統小吃“碗糕”。從碗糕碗的可重疊方式中汲取了古人對空間利用的智慧。作品線條簡練,恰到好處的表現形式,更好的體現出中國白瓷的材質美和其內在的韻味。
香約龍門
黃福金
自由設計師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此系列香器靈感來源于龍門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窟龕和佛像的符號元素。將龍門石窟的文化元素與香道文化有創意的相結合,以有形的香加上無形的香,一個是莊嚴的表達,一個是心的常寂光明,以此供養諸佛,移相內熏,供養自身的法身佛,這是用香法門的極致。
禪茶一味
劉賢攀
自由設計師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設計靈感來源于德化傳統觀音雕刻藝術以及德化日用茶具兩大元素。坐巖觀音像設計而成的壺蓋、仿太湖石雕刻之壺把、壺口提升了整件作品觀賞價值,又兼具實用茶壺的功能。本作品既是精美擺件,又是實用茶器。
若水
洪美連
華北理工大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中國古典哲學和審美理想中,水至善至柔,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若水系列食盤將水之美好意象與食盤功能相結合,中間盛放醬料湯汁,邊沿可擺放美食。不同食盤大小有致,高低錯落,宛若雨水滴落湖面時綻放的朵朵漣漪,為餐桌增添一道別致的風景。
儒·俠
陳友信、張靜、施偉達、李婧
福建省南安納艾石藝術品有限公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福建農林大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儒俠皆為現實的批判者和矯正者,兩者兼得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人格理想。從左往右看為俠,從右往左看為儒,江湖是文人的江湖,俠客是文人的化身。該產品是以陶瓷為基材結合鋁合金的一款臺燈。鋁合金具有良好的散熱功能,觸碰燈罩可實現無極調光與兩種照明形態的切換。文人、俠客文化與國粹——陶瓷的融合是產品的亮點。
湖心島餐盤
王安旭、李秦健豪、肖洋、楊顏銘、馮犇湲、劉翔宇
吉林藝術學院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1.推進公筷公勺的使用:餐盤中的“湖心島”可以安放公筷、公勺,友善而有效的提醒大家使用;
2.保證食物及餐具的安全衛生:盤子羅列時上下貼合,形成內部封閉空間;
3.節省空間,便于儲存食物:垂直式羅列,節省空間,便于在冰箱中儲存食物;
4.一盤可以正反兩種用法;“裙邊”便于端盤安全和衛生。
無盡夏
許容嫣
南京藝術學院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采用雙層保溫設計。在造型上,口部部分采用了內凹的弧形設計。一是減少杯壁過厚在使用中造成的不適感;二是內凹的弧度正好貼合嘴唇的弧度。在功能上,具有隔熱防燙功能。一是避免了手部的燙傷;二是避免桌子受高溫的影響,免去桌墊的使用。
搖擺系列No.1-共享
林朝銓、黃煜、黃耀濱
黎明職業大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該套茶具的主體是有兩個嘴的壺體,壺體參考傳統造型和魚的體態進行設計,使用時用手放于壺蓋蓋鈕往一側傾斜倒出;壺體架于木制架上,木架形態取自中國拱橋;兩個茶杯放于兩側凹槽處,凹槽有確定位置和防止液體濺出的功能。
龍行天下
蔡萬涯
萬仟堂品牌董事長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為都市生活提供快捷泡茶的一種茶器,集泡茶和溫茶功能,其設計理念顛覆了傳統茶器的泡茶生活體驗,改變壺嘴的出水方式,感受神奇的泡茶過程,讓自動與手動進行完美結合,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實現自動出水功能。
Stone Flower Watch
徐文兵
天津理工大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靈感來源于石和花。它的外觀像是一朵鮮花在石頭中綻放,展現出一種幽靜的意境和自然的情趣,使佩戴者仿佛置身大自然。這款表采用黑、白、灰的配色,純凈而純粹,給人更豐富的聯想空間。花由60片花瓣組成,花瓣之間有兩個空隙,寬的代表時針,窄的代表分針,每片花瓣逆時針旋轉,空隙順時針移動,反映出時間的運行狀態。
檸檬獅爺旅行茶具
石小鐘
廈門前橙科技有限公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閩臺風獅爺與檸檬組合元素,配祥云、光芒、翠葉為輔組成趣味國潮風格插。寓鎮風止煞、辟邪招福之意。采用簡約的檸檬造型,一海一壺三杯。套娃收納方式,輕便易于攜帶。壺身內腔半圓設計,使壺身、壺嘴易于清潔,不易殘留茶垢。內置隔空防燙設計,外觀更加簡約。茶盤采用桔梗復合PP材料,環保耐用,表面光滑易于清潔。
盤子佐料一體化設計
陳飛能
自由設計師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此款系列化餐盤設計,其主要功能創新在于中間突出的地方將其設計成可以置放佐料,周邊可以放食物,方便使用,可以將佐料與食物設計成一個盤子,節約成本。同時期造型靈感來源于火山口,提取大自然的地貌特征,具有特色。
福生萬物(一人食餐具)
林劍武
自由設計師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生活中的一點創意,一點態度,自然是我們所追求的格調,作品以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福文化為主題,福文化是對中華民族影響最遠、影響最廣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一人葫蘆食餐具,設計構思源于生活,一日三餐皆為食,我們希望精致的葫蘆餐具給人們帶來福氣,提升生活質感,合理的飲食。從器具入手,表達對人們生活的美好祝愿。
懶懶
王宇哲
景德鎮陶瓷大學
2020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
銅獎
在傳統文房器皿的基礎上做趣味性調整,以法斗犬作為設計元素,讓器型與功能更好的結合。用塊面切割作為表現手法,由幾何的二維狀態組成立體化的三維空間。直線與棱角的結合,不露鋒芒,不事張揚。整套設計的含義就是通過這種規則與不規則的對比,來表達一種要善于打破規則的精神,在規則中尋找出一種不規則的形態,寓意著得到一種突破和進步。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431563292_28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