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我滴孩”等字樣的蚌埠土話的手機殼、小人頭像造型的耳釘、大禹元素的手辦模型……這些富有蚌埠元素的文創產品將集體亮相蚌埠市博物館。記者了解到,10月29日,在該館一樓大廳蚌埠市首屆文創大賽獲獎作品展開展,所有優秀作品將呈現在廣大市民面前。
蚌埠市首屆文創大賽共設置實物作品類、概念設計類、數字創意類三大征集類別。共接收投稿作品478件套,其中實物作品類99件套、概念設計類366件套、數字創意類13件套。北京、四川、青島、合肥、蕪湖等10余個省、市均有作品參賽。除個人參賽者外,安徽財經大學、蚌埠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10余家高校,安徽豐原集團、曹山工業設計小鎮、蚌埠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等20余家團體參賽。
此次大賽中,許多作品實現了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與雙墩文化、大禹文化等內容的巧妙融合,更加突出了蚌埠的文化色彩和創新元素,既接了地氣,也展現了“才氣”。如《淮河全圖》長卷,以豐原集團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纖維復制康熙時期繪制的淮河治水長卷,將傳統書畫、淮河治理、淮河流域城市和現代高科技環保材料集于一身;《珍珠養殖造像系列》《孕——鏤空玉雕》《淮河文明之光筆筒系列》等作品用珍珠、仿古青銅器、玉器、玻璃材料等為代表的蚌埠特色材料資源進行創作。
本次展覽將展出大賽獲獎作品銀獎3名、銅獎6名、優秀獎20名、入圍作品58件、特邀作品13件,以及優秀教師獎18名。這些作品凝聚著作者創意、創新、創造的精神和智慧,具有濃厚的蚌埠文化元素、較強的蚌埠文化屬性,包含了蚌埠歷史文化、文物資源、旅游資源、非遺文化等。感興趣的市民,不妨前來參觀。
“此次大賽由安徽省文物局全程指導,蚌埠市委宣傳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蚌埠市文化發展集團、蚌埠市博物館、蚌埠市文化館、蚌埠市圖書館承辦。自今年4月正式啟動,得到了全市乃至全國高校、設計單位以及廣大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經過半年來的緊張工作,終于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本次大賽的舉辦,將進一步發揮蚌埠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助推蚌埠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激活城市發展新動力,為‘兩個中心’及中國(安徽)自貿區蚌埠片區建設注入新動力。”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積極聯系相關部門、組織對口企業,推動大賽優秀作品落地生產,持續打造一批能夠代表蚌埠地域文化特色的優秀文創商品,形成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文創品牌,加快構建全市文創旅游商品供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