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我國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及儒學集大成者朱熹誕辰890周年,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以朱子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新驅動,鼓勵文化原創,促進文化市場的繁榮,推動“發展全域旅游、建設最美鄉村”進程,特舉辦“朱子與婺源”文創產品大賽活動。
此次大賽由中共婺源縣委宣傳部主辦,婺源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婺源縣工信局、婺源縣商務局、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大賽收集了婺源當地和北京、上海、安徽等全國各地的文創作品共計33件,通過專家討論與按主題性、創新性、可行性打分選出了十件得獎作品。
一等獎
耕讀傳家
(工信局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朱子重教育,婺源書香濃郁。作品中牧童騎牛,草屋教子,漁樵耕讀,人人皆有志于學。千年古樟,天光云影,小橋人家,是婺源獨特的鄉村美景。鄉愁是夢里的朗朗書聲,是抹不去的知書達理和文化傳承。此作品將朱子文化融入到婺源風光中,營造出了一種全民向學的氛圍。
二等獎
紀念朱子誕辰890周年甲路傘
(賦春鎮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紀念朱子誕辰890周年甲路傘選用優質木竹、皮紙、桐油等制成,工藝承傳統之法,畫面取民間之彩,風格別致,紙傘可避雨、可遮陽,美觀輕便,上書朱子詩文。
二等獎
朱子團扇
(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觀書有感》是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借景喻理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寓意深刻,內涵豐富。扇文化是器物文化的一個重要支脈,而團扇則是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的結合,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
三等獎
鎮頭禮儀桌盒
(鎮頭鎮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桌盒是婺源祭祀嫁娶、過年節慶常見的風物。鎮頭禮義桌盒,以樟木為材,匠人純手動雕刻,是“徽州三雕”傳承之精品。從內核上看,創意于“朱子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從外觀上看,滿屏金魚寓意金玉良言、金玉滿堂。婺源鎮頭,以桌盒為載體,以家風家訓為形式,將朱子理學精髓代代相傳。
三等獎
蓮瓣硯書法鎮紙
(溪頭鄉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婺源四寶之一的硯臺,是歷代文人墨客之所愛。婺源素有書鄉之譽,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名詩《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之中荷花正開,用婺源的四寶之一的歙石刻一蓮花,可作硯臺,也可作壺承。心若蓮花,自得芳華。
三等獎
朱子畫像竹雕保溫杯
(商務局參賽作品)
簡介:朱子生平行跡較廣,但遺物所見不多。朱子自畫像的發現,對朱子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1190年(宋紹熙元年)正月,朱子對鏡而作了這幅自畫像,畫像高132厘米,寬63.5厘米。將這幅極為珍貴的自畫像,巧妙地通過竹雕藝術,通過保溫杯的載體,展示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傳遞了朱子的人文精神。
優秀獎
徽雕茶磚
(江灣鎮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以發現清代殘破老房遺留的青磚為原型,融入朱子“格物致知”的思想加以改造設計,再結合非遺技藝磚雕進行創作,來實現“再現、再造、再生”為基礎的一款文創產品。
優秀獎
明德梳
(工業園區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朱子認為其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創作此梳意在勸導世人正心修身,明德從善,祝愿為善者心想事成,順遂平安。
優秀獎
朱子問津
(愛媲文化科技發展<上海>
有限公司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朱子問津引自:“格物致知”時說“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笔窃瓌揑P黃花花,自油菜花沙龍香水之后,從油菜花沙龍香氛系列中開發出來的又一個新品類,結合婺源地方朱子文化,將現代香氛和文化清雅完美結合,適用于書房、茶室、瑜伽等休閑場景,焚香時將大家帶入一片花海之中,領略儒家文化的真諦。
優秀獎
朱熹笏朱熹生平尺
(黃山徽州竹藝軒雕刻
有限公司參賽作品)
作品簡介:笏,禮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該產品《大學》中“格物致知”選段為主要文字元素,使人了解朱熹的理學思想中最重要的格物致知論,上刻徽國公頭像點題,下刻灼灼白蓮,體現朱熹君子的一生。笏之本身,是禮器,也映射朱熹對《禮器》一文中“慎獨”的理解。朱熹生平尺,既是尺子,也是朱熹一生縮影,背刻朱熹一生重要時間節點,以文公闕里剪影點綴,并上書朱熹簡介,讓人更好的了解朱熹。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613083296_12112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