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云和杯”文創和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結果公布

發布時間:2021-11-30      閱讀量:20840次     

  為進一步挖掘云和旅游產業資源,激發文旅產品創作熱情,提升云和對外宣傳形象,特舉辦“遇見云和你”首屆“云和杯”文創和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
  自九月初啟動以來,共歷時3個月,初賽階段即收到來自寧波理工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深圳大學、中原工學院、淮南師范學院等國內院校師生,上海卿緣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麗水蕓素珠寶有限公司等文化創意企業、設計機構、設計師、工藝美術工作者的參賽設計作品近200件,各大設計網站、門戶平臺也關注頗多。
  經過專家組的嚴格評審,50件優秀作品參與了網絡投票環節,投票共7天,期間,平臺瀏覽量與投票數雙雙突破10萬大關,最終30件作品脫穎而出。
  大賽于11月26日進行現場終評,以網絡投票與專家評審打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選。本次評審現場邀請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成朝暉教授擔任評審組組長,云和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等相關單位領導擔任評審組專家,現場經多輪評選,綜合作品的文化內涵、設計性、實用性等角度,評選出各類獎項共26件,現將評審結果進行公示。
  圖片
  公示時間: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
  公示期間,如對公示對象有需要反映的情況,請與云和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工作人員聯系或直接在云和文旅微信公眾號后臺提出意見。
  反映情況和問題必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組委會將對反映人和反映情況嚴格保密,對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認真調查核實,弄清事實真相。調查屬實并影響評獎的,取消中獎人員資格。
  聯系電話:0578-5525710
  聯系郵箱:853863944 qq.com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01比賽結果
  圖片
  02作品展示
  金獎
  1.云和手禮
  作者:張騰
  圖片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用插畫的形式來表現云和自然環境,將禮盒內的“茶、米、黑木耳“豐富在畫面中,仙靈的環境,滋潤的湖水、自然的氣息才能孕育出此等天然產物。因為是伴手禮,主要是送禮為用,設計方向也是以中高端市場為方向,傳播云和縣的農耕文化。
  2.云茶之和
  作者:雷臻晨
  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以云和縣特色經典云和銀礦、仙宮湖、云和梯田繪制插畫并制作立體裝飾畫,底部是以云和特產長裙竹蓀為靈感的茶包設計,品嘗完云和特產茶后可將立牌插回,還原美景,留住美好的云和記憶。
  3.遇見梯田
  作者:袁露晨
  圖片
  作品簡介
  該款組裝小夜燈設計靈感來源于云和梯田的自然風光和古老建筑,采用鏤空的方式,設計了三款可更換的燈面,分別代表云和梯田的日出云海、白銀谷、七星墩三個景點,其燈面也可獨立作為擺件使用。該產品外殼材料采用黑胡桃木,燈面采用楓木,鏤空的木質結構,讓燈光從中透過,仿佛梯田風光就在眼前。
  銀獎
  1.云和采夢
  作者:朱姝穎
  圖片
  作品簡介
  人們習慣于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走馬觀花式的朋友圈打卡,游客照式的觀景方式習以為常。可是大自然有很多漂亮好玩的東西還值得去發掘,仔細觀摩。
  作品結合了云和縣的自然景觀,用了現在比較火的視覺設計,使人們更加容易接受,彰顯個性。
  2.“播種者”—積木日歷
  作者:胡青娟、陳瑤
  圖片
  作品簡介
  梯田是墾殖者們用鋤頭鐮刀和汗水,經年累月日復一日,開墾出一小塊一小塊的田地。我們也應是每天辛勤播種的播種者,希望每天能像墾殖者們一樣收獲一小點,日復一日也將能收獲一幅油畫般的梯田。以云和梯田為設計靈感,融入木玩元素。把日歷做成梯田的樣子,每日摘下一粒,隨著四季時間流轉,云和的風景、記憶也留在心中。
  3.云和雪梨小劇場
  作者:魏景怡
  圖片
  作品簡介
  這是一款云和雪梨包裝設計,采用“梨”的諧音梗,寫出了三句“金句”,從而延伸出了三幅插畫設計,使畫面簡潔有趣,引發消費者對于雪梨的興趣。單個裝的方形包裝盒,提升產品的品質感。
  4.遇見云和你
  作者:崔可源、于婷
  圖片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產品靈感來源于麗水的云和梯田景區,將梯田進行抽象,與加濕器相融合,造型美觀,藝術特色鮮明,突出了麗水大花園建設,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的同時體現了麗水豐富的自然文化,內涵豐富。云和梯田與加濕器的融合,象征了自然風光與現代科技時尚也可以很好的融合,新材料的運用讓產品更加環保的同時也更加堅固耐磨。
  5.勝利號角筆
  作者:尹定飛
  圖片
  作品簡介
  該設計來源于號角的理念,紅色文化長征精神元素的代表,而號角是紅軍中常用的一種工具,所以大家比較熟悉,把它設計成寫字筆,既讓大家牢記歷史,又能傳播歷史文化,起到宣傳作用。
  銅獎
  1.紅軍精神
  作者:張家豪
  圖片
  作品簡介
  作品以發揚紅色文化與時尚為宗旨,采用紅色文化文物的標志性矛頭、鐵鍬為設計靈感設計了一組紅軍精神系列筆。筆身主要以黃銅材質和木材質為主,用純粹的線條與色彩來設計,富有層次,造型簡潔,線條流暢。這系列筆融合了文化與生活,感受與實用,向世界詮釋獨特的紅色文化視角。
  2.云耕記
  作者:趙依婷、葉夢霞、沈凱迪
  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作品為菌菇類包裝(菌菇包括云和當地特產木耳、香菇、茶樹菇)和云和梯田稻米類包裝。
  菌菇類外包裝以水墨質感插畫故事“采摘木耳香菇”展現農耕文化,其中的插畫人物穿著當地畬族服飾,插畫背景為當地云和梯田,細節體現云和當地特色。內包裝以三種菌類插圖為主圖,棕色系配色為包裝添加細節。包裝整體材質為銅版紙。稻米類外包裝插圖靈感來源于云和農耕節日開犁節,內包裝插畫為梯田耕種場景,包裝材質以牛皮紙和銅版紙為主,不同材質搭配更具細節感。
  3.木制工藝板龍玩具
  作者:肖佳佳
  圖片
  作品簡介
  從正月十三晚開始,麗水市云和縣板凳龍正式登場鬧元宵。舞板龍是云和的傳統民俗,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相傳在元朝泰定元年,下街柳氏姑娘因吞食龍卵而仙化成“龍母仙娘”后,云和民眾為防火災祈求龍母降服火神,逐漸形成了正月盤龍燈的習俗。
  利用云和的木制玩具工藝制作的一個有關于云和板龍舞的結構玩具,代表了當地人的民情風俗,會給購買者留下難忘的回憶。
  4.“吳梨頭”
  作者:王曉錦
  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品牌名稱取諧音“無厘頭”,同時麗水文化屬吳越文化,因而取名“吳梨頭”。通過改編經典故事,創作三幅插畫:“自由女神與梨”“牛頓的梨”“梨園結義”,旨在體現年輕鮮活的品牌調性。同時選用云和雪梨特有的青綠色表皮作為主要配色,抽象云和雪梨的外形特征創作插畫主人公,從而衍生出一系列產品包裝。
  5.云和云感盲盒
  作者:張雨潔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盲盒作為一種玩具,它帶來的快樂,也許是替代了一部分陪伴的需要,也許是替代了一部分社交的需要。而它帶給我們最重要的事,就是我們可以尋找一些方式來讓自己獲得快樂和驚喜,同時也是解壓的一種方式。以云和的長汀沙灘、云和湖等標志性景區元素為代表,設計包括手機殼、貼紙、明信片等,既有趣又能增強游客體驗感。
  6.印象云和
  作者:張佳欣
  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這一系列的耳環設計是以云和中的“云”字作為設計的外框架,三件耳飾的外框架都是以云朵的形狀通過對折、扭曲、旋轉形成,寓意云和多年的發展具有豐富多彩的變化。內部排列的螺鈿條的靈感來源于云和梯田四季變化的攝影作品,絢麗的色彩與天地融為一體,使得在設計時最先想到有豐富色彩變化的螺鈿,這種絢爛的色彩依次排列,給人以一種節奏感和韻律感,正如云和梯田給人的視覺感受相似,左右耳不對稱設計,增加耐人尋味的感受。
  7.云和文旅
  作者:崔怡潔、劉貴梅、曹佳賓
  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該logo由云和兩個文字組成筆畫由梯田元素加以置換整個形狀猶如云梯與田字兼并,而豎線象征著山林里的高大樹木,生命健壯,生機勃,旁邊兩個三角形狀如山腳倒立,和梯田相呼應。
  顏色由淺綠色和橙色提煉出,橙色象征農民的火熱,而淺綠色象征著云和郁郁蔥蔥的梯田,二者相結合,體現出云和人民的熱情好客,還有云和當地的秀美風光。
  8.云和雪梨
  作者:郭紅
  圖片
  作品簡介
  這是為云和雪梨設計的一款包裝,這一系列包裝有三個樣式,因為云和雪梨比較大,所以分別設計有一個裝,兩個裝,和多個裝的包裝。適合不同場合環境去使用。
  這套插畫主要有雪梨,云和梯田,云等元素。雪梨為主體突出雪梨果大的特點,云和梯田也是祥云繚繞之地,所以雪梨也是被云霧繚繞的形象。
  優秀獎
  1.遇見云和
  作者:尹曉陽、龐程予、秦昊昱
  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以云和縣的風景梯田和特產—云和雪梨,花菇,板栗,綠羽茶為創意切入點,結合它們的外形與云和的拼音進行設計,傳達云和特色文化的概念,標志顏色用了風景和特產的固有色,采用了疊加效果,想體現山美水美城美,天和地和云和的云和美景和特產。
  2.白鶴尖留言夾
  作者:張湘怡
  圖片
  作品簡介
  這是一款用陶瓷制成的留言夾。云和縣白鶴尖因山峰像一只白鶴,山上巖石全為白色,因而得名。故造型山為基礎進行造型設計。山頂有分布在各山頭的風車在云霧中若隱若現。
  云和縣白鶴尖的美景令人震撼,風車的轉動讓我想到了留言夾,三個葉片均可夾留言紙。旁邊的圓柱形空洞可以放置不同的干花嗎,讓云和縣白鶴尖的美景留在我們書桌上,慢慢欣賞。
  3.云和梯田藝術臺燈
  作者:黃波
  圖片
  作品簡介
  以“云和梯田景觀素材”為主題,創作形成“云和梯田主題圖”,然后通過獨家曲面打印技術與燈罩融合,形成產品“云和梯田藝術臺燈”。產品不僅呈現出耳目一新的美學感,更是形成了“云和旅游文化”傳播的新載體,并以此融入百姓家居。以燈為載體,講述云和故事,展示傳播云和旅游文化。
  4.印象云和
  作者:邱嫻
  圖片
  作品簡介
  此設計靈感來源于云和縣美麗的梯田,云和梯田最吸引人們去的就是日出的風景,云和梯田組成的風景吸引無數人來攝影留念,便將云和梯田、云、太陽結合在一起。
  根據中國古代云紋設計的時鐘造型,時鐘和底下彩色卡紙旋轉,體現了一天云和梯田反射的天空的色彩??埖淖兓D動其內涵寓意著云和縣的農耕文化,云和梯田日復一日的,一代一代的經過云和縣祖祖輩輩的耕作,才形成如此天人合一的美麗風景。
  5.云和梳鏡
  作者:張藝馨
  圖片
  作品簡介
  此次產品設計方向選擇旅游商品創意設計類,圍繞云和A級代表性景區的自然風貌、圖形圖案來提煉景區文化元素,用創意設計承載云和印象。
  選取云和湖仙宮湖景區中的帆船元素來作為梳子的文化載體,選取云和梯田景區的梯田元素作為鏡子的文化載體,以此而設計出符合云和形象的旅游產品。
  6.“云和湖仙宮”微縮景觀音響
  作者:張嘉妮
  圖片
  作品簡介
  以云和湖仙宮景區為靈感來源,將山、湖、木屋等元素設計出音箱的外觀,玻璃罩將整個景觀包裹在其中,山周邊有氣孔,當開關打開時會引發當中的旋轉裝置,有風吹出,湖上就會蕩起微微漣漪,將云和湖景觀放在眼前﹑帶回家中。
  以云和湖為主要設計,將云和湖木屋特點融入整個設計中,音箱由兩個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音箱出音,下半部分則是將云和湖某處景觀微縮景觀至玻璃罩內,當看到此款產品就能聯想到云和湖。
  7.云和
  作者:顧紫尹
  圖片圖片圖片
  作品簡介
  此設計為云和縣的旅游景點文創設計,主打給人舒服,讓人感受云和縣的"美"。包裝設計主要以云和縣的三大景區為設計來源,分別為云和湖仙宮景區、云和梯田景區、白鶴尖。插畫上運用了景區的文化特色。顏色主要運用了綠色,給人的感受就是自然,充滿活力的感覺。作品將景區文化與現代插畫相結合,突出"詩畫云和"的美!
  8.云和展板
  作者:王慧
  圖片
  作品簡介
  本設計是一款交互性的剪影燈具,根據文創的產品設計定位,加上家長與孩子的交互方式的想法,將黨史的剪影扁平化圖片放入燈具。兒童可以根據喜好在紙上或者選擇配套的人物,利用剪影進行娛樂。燈具有以上功能特點:高效節能型,在發光效果具備的同時,燈具也將黨史的圖片投影到墻上;超長壽命,不易碎,具有收藏價值;光線健康,不含紫外線和紅外線,不產生輻射;綠色環保,材料成本低,利于回收,安全系數高,電流小,剪影內嵌。
  9.云和鄉音
  作者:周葉鴻
  圖片
  作品簡介
  將DIY木質八音盒與包山花鼓相結合,通過更加復雜的三十音機芯和配套的打孔紙帶,使得本設計在音樂上更加精確模仿包山花鼓,而且體驗者能夠自由選擇八音盒的配件,制作出專屬于個人的八音盒,再加上八音盒的小巧和禮物屬性,能讓更多人將本設計當做伴手禮,更好地宣傳云和風光與云和的聲音。
  本設計以木質結構為主,從材料上給人以質樸的感覺,通過材料帶給觀看者親和力。也符合了云和鄉音這一主題,本身強調的人與自然的和諧感。
  10.四季
  作者:肖凱
  圖片
  作品簡介
  作品以當代設計思維為起點,圍繞首飾形式的簡潔性和視覺的清晰度,借助梯田文化的四季色彩。在富有層次的結構中嘗試中隱含一種穩定的秩序和規律,進而整體注重對于梯田形態表達。通過對于梯田文化內涵和首飾功能性的深刻理解,將幾何線條、常規元素和傳統的首飾金屬工藝語言相結合,創作出了這一系列精煉、佩戴性強且極具地域形象感的當代首飾。
  03中獎須知
  中獎選手在7天公示期后會有工作人員專門電話聯系,請于12月6日前將【真實姓名+聯系地址+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收取獎金銀行卡賬號】發送至工作人員郵箱853863944 qq.com,并附上參賽作品矢量圖,工作人員進行核對之后逐一發放獎品以及獎金。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QN0_WfoZnaP_6Z6eAxu_FQ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