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獎項!角逐首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沙溪斬獲佳績

發布時間:2023-01-16      閱讀量:9153次     
  近日,“匠心非遺文創中山”2021年中山市首屆非遺文創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在市文化館開幕。沙溪鎮參賽作品共獲得16個獎項,其中,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1項、優秀獎4項,另有入圍獎8項,是參展和獲獎作品數量最多的鎮區。
  非遺文創設計大賽自2021年6月12日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作品429份。作品涉及傳統工藝品、家具、日用品、陶瓷、紡織品等多個種類。經過省、市專家多輪評選,最終評出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6名、優秀獎10名、入圍獎46名。
  在沙溪鎮參賽作品獲得的16個獎項中,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沙溪紡織服裝學院王瑀、劉周海設計的《潮在醉龍》獲得金獎,沙溪中心小學的《中山民俗木刻年畫》、沙溪理工學校的《鶴舞》獲得銀獎,沙溪理工學校的《手鞠球飾品》獲得銅獎,下澤小學的《隆都文化》、沙溪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和沙溪中學的《非遺沙溪系列作品》、沙溪理工學校的《龍銜燭至》、濠涌小學的《非遺隆都文化—鶴舞》獲得優秀獎,另有8個入圍獎項。
  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隆都地區,沙溪有著非遺文創設計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沙溪鎮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個,分別是:國家級項目“沙溪涼茶”,省級項目沙溪鶴舞、沙溪四月八、沙溪三月三,市級項目沙溪鶴歌、隆都傳統飲食習俗、沙溪洪圣殿洪圣龍王寶誕醮和龍頭環十八掌。還建有市、鎮兩級傳承基地和民間藝術培訓基地。
  片
  近年來,沙溪鎮宣傳文化部門利用傳統節日,結合民間藝術大匯演,“文化遺產日”“沙溪三月三”“沙溪四月八”等活動以及非遺基地、常年展館,進行非遺項目展演展示。
  在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沙溪與企業、高校和中小學校合作,大力推動非遺項目的創新設計、合理利用和產業開發,使得“非遺+教育+文化+旅游”不斷整合,高質量發展。
  沙溪獲獎作品選
  金獎《潮在醉龍》
  作者:王瑀、劉周海(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沙溪紡織服裝學院)
  銀獎《中山民俗木刻年畫》
  作者:鄭曉軒(沙溪鎮中心小學)
  銀獎《鶴舞》
  作者:姜哲、康有華、唐鐵羅(沙溪理工學校)
  銅獎《手鞠球飾品》
  黃丹唐敏林靜李雅詩林嘉樺陳嘉儀(沙溪理工學校)
  優秀獎《隆都文化》
  作者:張志模、柯白茹(沙溪鎮下澤小學)
  優秀獎《非遺沙溪系列作品》
  作者:張煒(中山市沙溪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
  馬世杰、鐘亮、羅遠美(沙溪初級中學)、梁彩娣(沙溪鎮圣獅小學)
  優秀獎《龍銜燭至》
  作者:陳仕富、龔蘋(沙溪理工學校)
  優秀獎《非遺隆都文化——鶴舞》
  作者:陳翠芬(沙溪鎮濠涌小學)
  入圍獎《沙溪四月八文創產品設計》
  作者:吳柏林、林欣(沙溪理工學校)
  入圍獎《中山非遺美食書簽》
  作者:邱雅馨(沙溪理工學校)
  入圍獎《菊韻——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衍生文創產品設計》
  作者:李杏華(沙溪理工學校)
  入圍獎《鶴IP形象設計》
  作者:李杏華、吳柏林(沙溪理工學校)
  入圍獎《醒獅舞龍》
  作者:李文雅(沙溪理工學校)
  入圍獎《囍字文創產品設計》
  作者:李杏華、阮學彬(沙溪理工學校)
  入圍獎《國父墨寶》
  作者:周雪清(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沙溪紡織服裝學院)
  入圍獎《中山非遺花梨木茶罐》
  作者:陳國成(沙溪理工學校)
  “首屆非遺文創設計作品展”
  將展至1月24日
  展覽地點
  中山市文化館二樓展廳
  非遺、文創、藝術品……

  約上朋友、家人一起去逛逛吧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TCRec1aHUG4F0-f2sC7cnQ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