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研學賽即將舉辦,賽題信息先睹為快
當城市的喧囂逐漸淹沒了內心的寧靜,
你是否渴望尋找一片靈魂的棲息地?
當生活被高樓大廈所包圍,
你是否向往山川湖海的遼闊與自由?
來吧,讓我們一起走進建德市,
一個十七度的新安江水環繞之地,
一個充滿詩意與遠方的江南秘境。
在這里,探尋研學的樂趣
在這里,將研學創意變成現實
稻香大同
稻香四溢,見證豐收喜悅
茶山云霧,品味綠色精華
草莓之鄉,品嘗甜蜜果實
桑果與菊,共繪秋日畫卷
霧隱之江
探尋之江,定格永恒畫卷
鮮花爛漫,共赴花海之約
新安江畔,盡享悠然時光
休閑體育,揮灑滿腔激情
Ⅰ大賽主題
研學,讓鄉村更美好
?、騾①悓ο?/span>
全國各高校在校生和畢業生(35歲以下)均可報名參賽。參賽以團隊形式參與,每隊學生人數限3-7人,指導老師1-3人(畢業生團隊可無指導老師),須明確團隊負責人,鼓勵團隊跨地區、跨學校、跨領域、跨學科自由組隊。
?、筚惓膛c賽制
大賽采用初賽、復賽、決賽三級賽制。
1.報名
參賽團隊進行注冊報名,提交報名相關資料。
報名網址:https://xczx_yx.chuangyeds.com/,截止日期:2024年11月14日12:00。
2.初賽
2024年11月15日由競賽秘書處組織專家以線上評審形式開展,根據評審結果,選出若干參賽項目入圍復賽。
3.復賽和項目實施
2024年11月17日由競賽秘書處組織專家以線上或線下評審形式開展復賽評審,遴選出20支立項團隊進入決賽。
11月22日-24日開設大賽訓練營;2025年1月份組織立項團隊駐村開展項目深化和實施,包括項目方案優化及研學產品打樣、研學課程實施運營等內容。
4.決賽
項目驗收和路演評審等。時間安排:2025年1月下旬。
?、舄勴椩O置及政策支持
立項團隊20支,設一等獎2支,獎金10000元/支團隊;二等獎4支,獎金6000元/支團隊;三等獎6支,獎金3000元/支團隊;優秀獎8支,獎金1000元/支團隊。上述獎金為稅前金額,參見下表。
調研補助:
為鼓勵大學生深入開展實地調研,推動原創設計,提升項目方案可行性,大賽為立項團隊提供實地調研及產品打樣等補貼,標準為3000元/支團隊,費用包含交通食宿、打樣費等,不足部分由團隊自行解決。
政策支持:
1.所有立項團隊,大賽將頒發獲獎榮譽證書。
2.大賽秘書處可為參賽團隊成員提供社會實踐證明等。
3.對落戶建德市創辦企業的參賽團隊,按照建德市最新標準享受支持政策。
Ⅴ評審標準
?。ㄒ唬┏踬悺唾愒u審指標
團隊優勢、過往相關成果、項目設計思路與創新點、項目實施計劃。
?。ǘQ賽評審指標
團隊駐村情況、項目創新性、項目方案科學性、項目實施情況和項目成效等。
賽題題庫搶先看
本次賽事立足于杭州建德市下涯鎮(之江村)、大同鎮現有基礎,下涯鎮之江村以攝影、花、生態水文化與水源地保護、根莖類植物食育研學與勞動教育、鄉村綠色生態文化與公益、休閑體育為主題設計并落地實施研學項目,大同鎮以茶產業、菊產業、桑果產業、草莓產業、水稻產業、農業綠色化與科技創新、貓為主題設計并落地實施研學項目,為研學集散中心設計研學空間方案并進行施工改造。
參賽團隊需要為中小學生(小學和初中學段)、親子家庭、老年群體或團體深度游(團建)四個群體中的任一群體設計為期半天的主題研學課程包(主題信息見列表,任選其一),包括研學課程方案、學生研學手冊、課程配套課件(必備),以及其他配套材料(可選)。
研學課程內容要主題鮮明,有教育內涵和文化價值,實地體驗性學習內容占70%以上,理論學習及其他學習內容控制在30%以內,使不同目標群體通過研學課程,了解對應主題相關的知識,掌握相關技能。團隊需要結合在地實際需求和團隊特長開展研學項目設計。項目開展過程需要幫助在地實施試運營,顯現真實效果,能幫助企業增加旅客流量和收益。鼓勵參賽團隊在地畢業實習和創業等,特別是之江村研學項目團組與大同鎮研學集散中心優先考慮有意向長期落地運營的團隊。
01
攝影主題研學
建德市下涯鎮之江村位于黃饒半島,因母親河新安江流經村落形成“之”字形的大轉彎而得名。新安江之江段既保留了“水清、風涼、霧奇”三絕之特色,也是新安江江面最寬、變幻最大的河段,常年17℃的新安江水流趨緩,途經下涯埠時,形成獨特而唯美的下涯濕地景觀,鷺序鴛行、野鴨嬉戲,落影成雙、如夢如幻,是觀景攝影的佳地和鳥類的天堂,也是國家級攝影基地,是建德新農村綠色發展的典型。參賽團隊可以圍繞攝影、攝像、旅拍、無人機拍攝等知識設計研學教學內容。
花主題研學
02
之江村擁有500畝花海,有波斯菊、百日草、硫華菊等各類花卉。參賽團隊可以圍繞花的種植知識、花的衍生產品如香氛,花的相關內容開展研學,也可拓展到一些開花喬木品種項目。
03
水主題研學
水美之江村,河面奇霧繚繞,云霧縹緲中的秀水、小船、村落、曠野,共同構建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鄉山水畫,新安江水作為一級水資源形成了當地綠色發展的基底。如何讓旅客和學生從科學的角度認知水的特性,特別是霧的特性,參賽團隊可以從生態保護的視角認知水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并可設計與水霧、水相關的創意活動。
農作物主題
食育教育與勞動教育研學
04
之江村土壤和氣候特色決定了其有利于根莖類植物的生長,花生、番薯、土豆等尤為突出,是當地鄉村綠色發展的具體呈現。參賽團隊可圍繞其特色農產品的種植和加工產品開展勞動教育、產品開發、食材制作等相關研學項目,要求一年四季都有內容,使目標群體通過研學課程,了解農作物相關的發展史、種植、食品加工等知識,掌握農作物相關的衍生產品制作技能。
05
鄉村綠色生態文化主題研學
下涯鎮之江村山青水秀,參賽團隊可以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主題,開展下涯鎮鄉村綠色生態文化建設的材料挖掘,開發設計基于之江村建設歷程、新農村建設的鄉村綠色生態文化,并設計相關研學項目,如為各地考察團設計文化講解導游詞、研學任務單等。
公益主題研學
06
下涯鎮之江村有鄉村合唱團等公益項目,參賽團隊可結合之江村發展需要,設計鄉村綠色生態主題公益活動并開展相關研學項目,促進鄉村綠色發展。
07
休閑體育主題研學
之江村擁有較為完備的體育設施,如可供比賽用的標準足球場、戶外網球場;有沿江綠道,可開展騎行和跑步等體育活動,也可開展太極和瑜伽等活動,參賽團隊可結合自己特長和目標群體需求開發研學項目。
苞茶產業主題研學
08
大同鎮是“建德苞茶”的主產區之一,2023年大同鎮“建德苞茶”總產值達6100萬元。大同鎮在2022年推出了萬畝茶產業共富園項目,茶園基礎建設、茶葉種植數字化系統、休閑農旅、綠色發展建設日趨完善。2024年新建的苞茶中心可提供研學場地。參賽團隊可以圍繞茶產業相關內容設計研學項目。
09
菊產業主題研學
大同鎮有金絲皇菊中草藥花卉種植基地,金絲皇菊觀賞性強,其性味辛、甘、苦,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是一種中藥材,屬藥、茶兩用佳品。2023年7月,大同鎮菊花深加工車間投入使用,菊花經過多道工序加工后,便可進入市場銷售。2024年新建的菊花工坊可提供研學場地。參賽團隊可以圍繞金絲皇菊的品種、種植、采摘、加工、儲存、銷售、品茶和茶制作等設計研學項目。
桑果主題研學
10
大同鎮是建德市最重要的蠶?;亍PQ桑產業是大同鎮的農業特色產業之一,主要分布在徐韓村等地,桑園總面積7500余畝。近幾年,大同鎮逐步規范蠶桑產業管理,基本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各式各樣的蠶寶寶、桑葉、彩色蠶、彩色繭、桑葉茶、蠶絲被等銷售,探索出“蠶桑+旅游+互聯網”的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之路。2024年新建的桑果樂園可提供研學場地。參賽團隊可以圍繞蠶桑產業相關內容設計研學項目。
11
草莓主題研學
建德是中國最早發展大棚草莓種植的縣市之一,素有“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建德草莓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草莓是建德農業和綠色發展最具影響力的“金名片”,杭州市場三分之二的草莓產自建德,每年有20萬人次的江浙滬客人來建德體驗采摘草莓的樂趣。大同鎮新建了高科技特色草莓園,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和游客前來采摘。參賽團隊可以圍繞草莓產業相關內容設計研學項目。
水稻主題研學
12
大同鎮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以出產優質水稻而聞名,被譽為“稻香小鎮”。“稻香小鎮”總面積3.48平方公里,以“有機”為核心目標,打造了一座集高效精品農業、萬畝田園風光、農耕文化體驗、宜居宜業宜游于一體的綠色發展特色小鎮。目前稻香小鎮核心區塊內有農創客中心、米芽夢工廠、超啟研學基地等現代化研學體驗中心,有稻田小火車、牛樂園、云淡明田外農莊、觀景平臺等眾多休閑娛樂網紅打卡地集聚其中,更有稻香千層糕、郎家饅頭、水米糕等特色美味,深受游客喜愛。參賽團隊可以圍繞水稻產業相關內容設計研學項目。
13
貓主題研學
大同鎮新建了喵趣溪口貓主題體驗館,一樓為主要的生產加工區域和產品倉庫,確保貓糧日常生產銷售。二層為貓咪活動區和研學區域,有各種攀爬架、玩耍區和休息區,讓貓咪可以在空間中自由活動和探索。參賽團隊可以圍繞貓糧和貓寵物產業相關內容設計研學項目。
農業綠色主題研學
14
大同鎮擁有多處大棚蔬菜、百畝羊肚菌和規模較大的蛋雞產業,這些高科技農業可控溫控濕,通過推廣智能化育苗、專業化栽培等方式,實現設施蔬菜自動化、標準化生產和綠色發展。參賽團隊可以圍繞大棚蔬菜、羊肚菌、蛋雞產業相關內容設計研學項目。
15
研學集散中心設計和運營
大同鎮目前擁有完成初步基礎設施建設的研學集散中心,未來需要進一步根據研學集散需要,設計運營業態和戶外配套休閑娛樂設施設備,進行環境營造設計和施工改造。請參賽團隊在運營前置基礎上為研學集散中心進行研學環境營造設計,也可入駐創業。
聯系方式
聯系人:
大賽官方郵箱:
xczxdsmsc@163.com
地址:
浙江財經大學(下沙校區)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大賽秘書處101室
https://mp.weixin.qq.com/s/gEJZZdhANJTktcIeiljg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