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標志釋義來源百度百科,如有不實請聯系改正,侵刪
不知不覺雙十二又快來了
回頭看了看自己雙十一的戰績
你們有信心再去刷新一波新記錄嗎?
多虧了大家的助力
阿里巴巴以4萬億港元的總市值
前段時間在香港成功上市了??!
“青年才俊”阿里巴巴才用了二十年
就已經登上了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的榜單
在全球市值公司中排名第七
那作為設計師,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什么?
大大君扒遍了各大網站和資料庫
整理出了全球十大市值公司的LOGO變遷史
看看從全球十大巨頭公司的LOGO變遷史中
我們能夠挖掘或者預測到未來的哪些設計趨勢
1.由色彩單一趨向更豐富的用色
微軟(Microsoft Corporation)
▼
微軟(Microsoft Corporation)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電腦軟件提供商,創立于1975年;以研發、制造、授權和提供廣泛的電腦軟件服務業務為主。最為著名和暢銷的產品為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統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軟件。
微軟的第一個LOGO
由“micro“和“soft”兩部分組成,表明了業務方向
帶有波浪動感線條的標志,很像迷宮
營造出一個復雜卻又有跡可循的科技痕跡
軟件操作業務的雛形初現
(1975)
而后又經歷過兩次的標志轉變
(1980)
(1982)
1987年,斯科特·貝克爾(Scott Baker)
為微軟設計了現在的圖標
在新標識中,字母“O”被砍掉了一角
開始注重文字和圖形比例應用
(1987)
到了2012年
微軟換上了帶有色彩和簡潔文字的LOGO
微軟的文字變化由圖形化變成了整潔的無襯線
(2012)
加上了帶有色塊的立方體形狀與之搭配
代表著每一個主要產品
(藍色-windows,紅色-office、
綠色-xbox、黃色不代表任何)
微軟的LOGO變化主要在字體的形式上進行轉變,從以前帶有圖形化、復雜化的形式向簡單、整潔穩重的無襯線形式轉化,融入了代表性的板塊,去整體凸顯微軟的業務擴展范圍,讓消費者一眼明了,深化企業內務板塊,同時也代表著微軟未來的發展愿景:新奇與清新。
除此之外
也有是基于品牌本身的色系上進行調整的
例如:騰訊
騰訊公司
▼
騰訊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涵蓋多種客戶端、社交、通信服務等業務;當時公司的業務是拓展無線網絡尋呼系統,為尋呼臺建立網上尋呼系統,以“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經營理念。
騰訊的最初LOGO是采用適應性標識的形態
以中文+英文的形式呈現
反映了帶有國際化的品牌愿景
將字母“t”變成了帶有指向方向的箭頭元素
和科技感的藍色相結合
凸顯出科技行業的風向標目標
2004年將藍色定位為企業色
寓意如大海般包容,如天空般廣闊
在公司成立20年之際,換成了更為明亮的藍色
并且命名為“騰訊藍”(TencentBlue)
基礎藍色取自海洋與天空
特別融入的白色與紫色意蘊活力和想象力
讓藍色展現明亮之感,很生動、富有活力
也凸顯了騰訊的原則和哲學:
不斷地探索和追求創新
還自創了品牌字體,叫“騰訊字體”
據騰訊介紹,他們認為這套字體更現代、更協調、更動感,完全契合了騰訊想要引領科技潮流的信心和夢想;這套字體的最大特點是傾斜與切角,它的視覺傾斜角度為8°,選擇傾斜8°的理由是8°的角度最趨于完美,同時,切角使這套字體多了很多個性,又不同于市面上的字體形態。
2.標志形式由繁到簡、立體趨向扁平
谷歌(Google)
▼
Google的前身是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建立的“BackRub”搜索引擎;谷歌成立于1998年,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
Google的前身是“BackRub”,Google源自數學術語“googol”,表示數字1后面帶100個零,測試版的LOGO以短粗的字體搭配紅色陰影,整體形式偏向立體化,帶有科技的感覺。
而后在1998年,Google公司正式成立
谷歌使用簡單的字母拼寫作為公司標志
使用一種稱為Baskerville Bold的新字體
(1998)
大寫字母“G”和“l”為綠色
第一個“o”和“e”為紅色,第二個“o”為黃色
小寫字母“g”以藍色表示
配色上采用了彩虹色作為底色
顯示出自由活潑的感覺,帶有打破常規的精神
表明Google并不是一個墨守常規的公司
其具有反叛精神和創造性
同年,谷歌將字標開頭的大寫字母“G”換成藍色
(1998)
整體的LOGO形式更圓潤,用色更飽滿
LOGO的陰影方向變得更傾斜,整體更有浮動感
并且在標志的后面加上了“!”
算是致敬了當時YAHOO!的商標
到了1999年,又換上了新LOGO
▼
(1999-2010)
2010年谷歌宣布關閉在中國大陸市場搜索服務
并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
其后不久重新上線了新的標志設計
(2010-2013)
在上一版LOGO的基礎上,去掉了陰影的設計
整體的用色也提升了飽和度和明度
使其形象更加時尚和國際化
以響應服務市場的風向轉變
2013年3月,谷歌進軍電商行業,推動購物快遞服務
為了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
又將LOGO升級為流行的扁平化的形式
顏色也變得更高雅、時尚
(2013-2015)
到了2015年,谷歌來了個大轉變
在業務突飛猛進的狀態下乘勝追擊
在要求標志形體的基本形態下
將LOGO升級為線條粗細基本一致的形態
符合了設計美學中的曲線圓率
同時又延續了調皮的調性
在尾部的“e”字母設計中,采用筆畫不一的形式
(2015-至今)
同時也可以看到用色上面也有變化
整體的形象變得更加高端時尚、富有科技感
LOGO演變史
雖然谷歌的LOGO變化次數很多,但是還是保留在基礎的字形結構和用色上。并且作為互聯網的巨頭之一,注重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而做出相應的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消費者對其不墨守常規的認知。
當然也還有喜歡“吃回頭草”的
在以前的標志形式上來回切換
蘋果公司
▼
蘋果公司至今已成立了40多年,它的第一個LOGO并非是現在被“咬”一口的蘋果形狀,而是采用笨重方式,且略顯復雜的展板形狀,Ron Wayne起初設計的“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起初是為了表現蘋果砸向牛頓的畫面感而搭配的背景展板,讓畫面的內容展露清晰。但是確實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傳播,在第二年就把它換掉了。
第二個LOGO是用時比較久的彩虹LOGO
延續了牛頓和蘋果的傳說
LOGO整體呈現出被“咬”一口的形態
根據設計者Rob Janoff的說法,使用彩虹LOGO的原因有三個:①表達產品更人性化、對使用者更友善②強調蘋果電腦特有的色彩顯示能力(使用在了Apple II上面)③彩虹繽紛的顏色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是當時電腦主要的使用群體)
至于蘋果的LOGO為何被“咬掉”一口
只是為了避免人們將蘋果和櫻桃混淆
因而加上了這特殊的視覺元素來形成品牌化意識
直到1998年iMac發布后,彩虹logo才被替換成半透明的粉藍色,以表示帶有科技感的含義;同年,它就被更換成純黑的logo,扁平化的黑色LOGO方便于各類的印刷,但是在三年之后(即2001年),蘋果發布了iPod后,換成了立體高光感更強的透明質感標志。
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
蘋果將LOGO上的主色改為鍍鉻效果
以此搭配iPhone的金屬背殼
讓品牌的整體整體提升
與新產品形象相匹配
2013年,響應了扁平化的影響
蘋果拋卻了iOS系統中的立體元素
整體又回到了全部扁平的設計形態
并且用色也換成了帶有質感的灰色系
蘋果的標志除了第一個較為復雜化,其他的LOGO演變都是在原先的造型基礎上進行變換,保留了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一定認知和LOGO的完整性和階級性;也是在立體和扁平中不斷進行探索改進。
來個大膽的預測,若干年后
蘋果會不會變成這樣...
畢竟折騰來折騰去就變瘦了
3..由圖形趨向文字,強調品牌視覺符號
亞馬遜
▼
亞馬遜(AMAZON)成立于1995年
是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
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
亞馬遜共歷經過三次的定位轉變
①“地球上最大的書店”(1994-1997年);亞馬遜一開始的企業品牌策略是創建一家網上書店;取名為“AMAZON”則是因為“A”字母順序靠前,方便用戶搜索,增加品牌的曝光度?!皝嗰R遜”的中文名想傳達出:“如同熱帶雨林亞馬遜一樣廣闊”,以代表亞馬遜公司經營規模之龐大之意。
因而第一個LOGO的設計
采用以圖形為主,文字為輔的黑白形式
蜿蜒的河流形狀契合了亞馬遜森林的邊界線條
整體輪廓呈現出字母“A”的形態
(1995-1997)
②最大的綜合網絡零售商(1997年-2001年);貝佐斯用時兩年將亞馬遜打造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書店,后面就逐漸意識到網絡零售的優勢:能給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和更便捷的商品選擇;因此進行了業務擴充,將亞馬遜打造成綜合電商類的網絡零售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亞馬遜LOGO在后續幾年變化很快
因擴充品類,而呈現多元化線條
多方位發展意向的曲線形LOGO
(1997-1998)
1998年一年的時間換了三次LOGO
在LOGO的變化上舍棄了圖表化的形式
單以文字為主的形式迎合“網絡零售”的定位
整體形象更加簡潔化和科技化,著重凸顯亞馬遜本身
(1998)
企業擁有了足夠的資質后
亞馬遜開始注重品牌視覺符號的傳播
開始出現符號和色彩搭配:黃色圓圈
(1998)
在1998年6月亞馬遜的音樂商店正式上線
亞馬遜換成了新的swish徽標
以及使用亞馬遜的Bold和.com的Book字體
這次的換新也暗示著亞馬遜即將迎來戰略轉換
(1998-2000)
③最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2001-至今);2001年后的亞馬遜,也不滿足于網絡零售供應,因為第三次的企業戰略定位轉化為:綜合服務供應商。后續逐漸推出了服務類的品牌業務,進行品類和國際擴張。
新的LOGO仍以文字為主
一個橙色的標志性的箭頭從字母A延續到字母Z
寓意是亞馬遜愿意向全球各地的消費者
遞送自己商品和服務,無所不包的品牌愿景
同時也像一張笑臉,傳遞品牌親和力
象征著他們對顧客的快樂和滿足感的關注
(2000-2012)
2012年,亞馬遜將標志中的“.com”部分移除
反映了其戰略布局不止局限在網絡上
還包括了其他行業的投資
去掉了網絡的限制
意味著亞馬遜不僅僅是一家書店
更是一家逐漸偏向全覆蓋類業務的企業
也更有利于亞馬遜在多個領域的發展和壯大
(2012-至今)
可以看到,亞馬遜的LOGO是從圖形化向文字形式轉變;在現代經濟的影響下,加入了標志性的企業符號,打造出專屬的品牌視覺符號,以此來拉攏消費者的心智和加深他們的印象。
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Co)
▼
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摩根大通是全球最具價值的銀行,擁有超過2.35萬億美元的資產。它也是世界第六大上市公司。摩根大通的LOGO做了很好的傳達:簡單,大膽的印刷和最少的圖形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閱讀的美觀性和辨知度。
(2000-2008)
(2008-至今)
金融公司通常希望能展現給客戶值得信賴
實力強大、成熟可靠的核心價值觀
后續的摩根大通直接采用了襯線字體作為品牌標識
提升了消費者的閱讀和辨知速度
除了由圖形向文字演變
企業也開始注重品牌符號傳播
例如:FACEBOOK
FACEBOOK
▼
Facebook(中文譯為臉書或者臉譜網)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絡服務網站,創立于2004年2月4日,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2012年3月6日發布Windows版桌面聊天軟件Facebook Messenger。主要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名字由來:網站的名字Facebook來自傳統的紙質"點名冊"即“花名冊”,幫助大家人士和交友。
Facebook最初于
2003年10月28日作為FaceMash推出
(FaceMash是哈佛版美女評選網站)
該網站后來于2004年關閉
2004年Thefacebook新社交網站出現
而后在2005年獲得AccelPartners投資后
更名為“facebook”,整體更加簡潔易記
(2004-2005)
2005年的“facebook”
將帶有Klavika字體設置的LOGO整體字體變粗
字體開始趨向向圓角弧度設計
賦予了品牌親和、友好的形象
和社交性質的品牌訴求符合
(2005-2015)
(2015-2019)
業務形式的擴展,facebook再次升級LOGO
在顏色的運用上越來越飽和,整體變得很時尚
在字體的設計形式上越來越追求整體和特殊性
(2019-至今)
字體的結構變得越來越嚴謹
越來越追求完整性
也開始在穩重中尋求特殊性
在圖標的應用變化上,也從方形向圓形轉變,顏色由深沉向明亮遞進,也逐漸變得扁平,朝著時代改進,走國際通識化符號的趨勢。
還有幾個似乎是一直都沒變的公司標志
分別是阿里巴巴、強生
以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這也就說明了這幾個企業
除了業務也有在擴張之余
基本的體系和品牌價值觀、目標戰略
在一開始就已經是很符合當下發展的
(或許,是他們懶得換?)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由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創建于1956年,是一家主營保險業務,在其他許多領域也有商業活動的公司,起初是紡織公司,后來舍棄了這個業務,變成了投資經營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業務是以直接的保險金和再保險金額為基礎財產及災害保險。
LOGO的設計以襯線字體為主
大小寫的英文交錯搭配
帶有科技、穩重感的藍色
整體呈現出穩重、堅定又堅固的形象
阿里巴巴
▼
作為榜上僅有的中國企業之一,阿里巴巴的LOGO一直未有更換;但是,它從一開始就已經呈現出品牌的基調:用心、為客戶服務、卓越成就的品牌信仰。
阿里巴巴的LOGO是盛一飛設計的
在阿里巴巴的英文名alibaba中
“a”是開始,也是結束
象征著阿里巴巴能夠有始有終
整體形似 的形狀,象征著科技網絡行業
而在西方,“a”代表著第一、優秀和卓越
“a”還有一層含義,就是用戶滿意的笑臉
于是在設計圖形中融入了帶有傾斜弧度的笑臉
因為人臉是最能讓人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的
這個傾斜的涂鴉風的人臉
帶有一種感染性
搭配上活潑的橙色系
能給人帶來歡愉的第一印象
所以,后續的象形類的LOGO
也會是各大設計師值得思考的領域了??
強生公司(Johnson&Johnson)
▼
美國強生(英文名稱Johnson&Johnson,中文簡稱:強生公司,強生或美國強生公司),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產品多元化的醫療衛生保健品及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強生的LOGO是基于該公司最初創始人之一James Wood Johnson的簽名,是由幾個創始人的名字拼湊而成的。
(1886-至今)
以手寫體的形式象征著創始人的合作和初心
連續的結構也代表著強生綜合性的業務范圍
LOGO作為企業中應用最廣泛、使用頻率最高
以及CIS戰略中的重要組成元素
承載著企業的無形資產
代表著企業實力、機制以及產品體現
并且視覺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它會隨著時間的發展來調整自己的狀態
以適應當下人們的消費和生活習慣
企業的LOGO變遷也在一定程度上
體現了其發展的規劃和野心
這全球十家市值公司其中科技4家
互聯網3家、金融2家、傳統行業1家
所以,大家日后就業和高薪的趨勢
懂了吧~
不寫了,我已經沒有腦汁了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VV8GL4305148G9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