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校友、離退休老教師、一中家長及師生、社會各界人士:
泱泱御水,巍巍黌門。滄州一中自1913年肇基至今,已走過112載崢嶸歲月。百年間,我們以“知行合一,兼濟天下”為精神脊梁,培育英才無數,鑄就教育榮光。為傳承文化根脈、凝聚師生精神、譜寫時代新聲,現面向各界人士開展新校歌征集活動。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一、征集宗旨
新校歌需承載學校百年文化積淀,彰顯“立德樹人,培尖促優,為每名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體現“全國特色、河北一流、滄州品牌”的辦學目標和“以生為本,做有生長力的教育”的一中新育人觀。作品應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時代青春氣息,成為激勵學子、聯結校友、傳頌一中的精神紐帶。
二、征集對象
全球校友、離退休老教師、一中家長及師生、社會各界文藝創作者、音樂愛好者。
三、作品要求
1.主題鮮明
融入校訓“知行合一,兼濟天下”及校園精神文化符號。如:
【百年傳承】
歷史擔當(從直隸二中到滄州一中的10次更名,見證教育報國的世紀堅守)。
【雙脈并育】
紅色血脈(津南黨支部、輾轉辦學);
文脈賡續(紀曉嵐“閱微”治學精神、張之洞“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基因)。
【三元育人】
狀元氣象(張弛;、陳婧/劉哮陽<理>等狀元群像,喻“文理兼修”的學術追求);
工匠精神(1958年校辦工廠傳統→機器人戰隊→科學實驗校,體現“手腦并用”“知行合一”的實踐哲學);
家國情懷(許明、李偉、劉杰、孫敬文等津南支部走出的報國校友,校友劉明輝捐贈500萬反哺母校等,詮釋“兼濟”精神的代際傳承)。
【五育融合】
體現黨的教育方針,體現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德育(紅色教育品牌活動等)、智育(科學實驗、創新能力、批判思維等)、體育(足球聯賽等品牌活動)、美育(品牌活動、社團活動等)、勞育(實驗農場、勞動實踐等)!
【未來視野】
求知升華(學校樓宇建筑“勸學”—“閱微”—“致遠”由被動到主動追求真知的過程);
空間敘事(“天健館—靜心、怡心”空間敘事,隱喻“強健體魄、靜修心靈”的全人教育)。
2.詞曲風格
歌詞簡潔凝練、韻律優美,長度控制在3-4段,適合齊唱與合唱。旋律昂揚向上、易于傳唱,兼具文化底蘊與現代審美(可單獨提交歌詞或詞曲完整作品)。
3.原創聲明
作品須為原創,未公開發表,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若涉及抄襲由投稿者承擔法律責任。
4.其他
作品提交后,學校有權修改或部分采用應征作品內容。作品一經采用,著作權、修改權及使用權將歸滄州市第一中學所有。
四、投稿要求
1.線上提交
發送至郵箱:czyzwxc@163.com,郵件標題注明“校歌征集+姓名+聯系方式”。
附作品電子版(歌詞為Word文檔,曲譜為PDF或圖片格式,音頻小樣為MP3格式)。
2.線下郵寄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御河路56號滄州市第一中學文宣處(郵編061000),信封標注“校歌征集”。
3.其他
投遞作品務必寫明創作人真實姓名、工作或學習單位、通訊地址、電話、郵箱等詳細聯系方式。凡應征作品無論是否采用,一律不予退稿,請自留底稿。
5.征集截止
2025年6月31日(以郵件發送或郵戳時間為準)。
五、評選與獎勵
1.評審流程
初選:由師生代表、藝術專家組成評審團,篩選10件入圍作品。
終選:由校歌評審團盲審確定各等第,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優秀獎2名。
2.獎勵機制
一等獎:獎金3000元,贈百十年校慶紀念禮盒并頒發“校歌創作榮譽證書”。
二等獎:獎金1000元,贈百十年校慶紀念禮盒。
優秀獎:獎金500元,贈百十年校慶紀念禮盒。
六、文化參考資料
投稿者可登錄滄州一中官網或關注一中公眾號、抖音號、微信視頻號瀏覽獲取校史文獻、老校歌音頻等素材。(公眾號【校史留芳】專欄有詳細校史資料。)
七、特別倡議
致校友:無論您遠在異鄉或近在咫尺,母校期盼您以音符重拾青春記憶,用旋律續寫一中情緣。
致老教師:您是一中歷史的見證者,您的筆墨將賦予校歌最深沉的血脈溫度。
致一中家長:誠邀您以親子成長故事入詞,用家校共育心聲譜曲,攜手締造滄州一中精神華章!
木鐸金聲,百年猶響;薪火相傳,待譜新章!讓我們共同執筆,為滄州一中書寫一首穿越時空的青春贊歌!
滄州市第一中學
2025年5月
https://mp.weixin.qq.com/s/Y0DH5TAHg8IFFUTPqmcj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