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彰顯學校育人特色,現面向全校師生開展學校校園建筑、校園主干道命名進行有獎征集活動,誠邀大家踴躍參與,發揮創意,為校園建筑和道路賦予獨特的文化標識。
辦學理念
1.辦學宗旨:秉持全面育人宗旨,聚焦學生成長,塑造健全人格,挖掘學生潛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核心理念:“和新”教育--和融樂學啟新致遠。
3.理念體系闡釋:“和融樂學啟新致遠”。
以“和”聚力多元共生,立足五校合并歷史,承續多元文化交融,城鄉教育貫通的傳統。
“融”指向德育引領下的全面發展,既傳承多源聚合的辦學根基,又體現新時代“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的核心目標。
“樂學”,以價值引領和興趣培養為驅動,以激發學習內驅力為核心,在興趣的土壤中播種求知欲,在自主的探索中培育思辨力,在合作的對話中收獲成長感,構建“以學為樂、以樂促學”的生態循環,最終結出智慧與熱愛的果實。
“啟新”,即融新、創新,彰顯新時代、新團隊、新目標、新愿景、新未來,呼應“深化教育改革”要求,以聚焦核心素養培育,激發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啟新賦能,讓每個學生在和諧融通的生態中向上生長,逐步形成和而不同、融以致遠的辦學特色。
4.辦學目標: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務實創新,樂學啟智,建設新優質初中。
5.育人目標:培養德才兼備,身心和諧,創新致遠的三中人。
6.一訓三風:
校訓:重德博學務實尚美
校風:團結文明強學力行
教風:嚴謹博學善教愛生
學風:誠實刻苦守紀尊師
7.?;眨喝行;誰ogo.jpg
一、征集對象
全體在校師生、廣大校友
二、征集時間
2025年4月15日至2025年4月27日
三、征集范圍
1.建筑命名:教學樓、藝術樓、實驗樓、餐廳等主要建筑。
2.道路命名:校門至“我是三中人”道路、停車場東側至后操場道路、藝術樓至后操場道路、停車場北側道路至食堂道路。
3.廣場、園林命名:雕塑平臺東側樹林、雕塑平臺西側樹林、國旗平臺東側樹林、國旗平臺西側樹林、食堂南側樹林、保安室北側樹林、長廊。
4.平臺命名:雕塑平臺廣場、國旗平臺廣場。
5.吉祥物設計:應征作品須包含吉祥物的名字(中文或英文),大方得體、朗朗上口,具有獨特意義且沒有歧義。作品可以采用擬人化手法進行創作??梢砸劳袑I特色、?;?、校名進行創作,也可以以動物作為原型進行二次創作。
應征作品應為原創,須未曾公開發表。吉祥物形象要展現蓬勃進取的精神狀態,充分考慮青年學生審美標準,便于進行實物生產轉化,為吉祥物繪制至少三視圖(包括但不限于:正面、側面、背面)和立體圖,并為吉祥物進行服飾以及動作表情設定,一組或多組均可。
6.文化創意產品:作品類型不限,圍繞主樓或其他學校元素等進行設計,可以是獨特的文創元素,如文創繪畫、地圖等;也可以是具體的文創產品設計,類型包含但不限于各類文旅產品、生活用品、創意工藝美術品等,但不得使用國旗、國徽、地圖、人民幣等元素,不得帶有宗教色彩。具體延展如下:
辦公用品類:書簽、筆記本、鼠標墊、文具等等
紀念品類:帆布包、鑰匙扣、卡套、胸章、明信片等等。
四、命名要求
1.體現文化與育人:名稱應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精神和校園文化特色,蘊含深厚的教育意義與人文氣息,展現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能對師生起到激勵、引導和熏陶作用。學校辦學理念附后。
2.簡潔易記:語言簡潔凝練,字數控制在3-5字,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和傳播,避免生僻字與復雜表述。
3.富有特色:構思新穎獨特,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文化底蘊,避免與其他學校雷同,充分展現本校的獨特魅力。
4.配套闡釋:提交樓名時需附上200字左右的命名闡釋,詳細說明名稱的寓意、出處及與學校文化的關聯,以便評審理解。
5.征集表可以對部分內容命名,也可以對表內所有內容命名。
五、投稿方式
1.線上投稿:
(1)將征集表發送郵件至840351810@qq.com,郵件主題統一命名為“樓名征集(吉祥物或文創產品征集)+姓名+所在年級/部門”,郵件正文依次列出樓名、對應的建筑名稱、闡釋內容以及個人聯系方式(手機號碼)。吉祥物和文創產品將相關的設計內容發到郵箱。
(2)掃描二維碼,填寫征集表單內容。圖片
2.線下投稿:可將填寫完整的《征集表》交至學校辦公室。
征集表.docx
六、評選方式
1.初步篩選:由校行政會對所有投稿進行初步審核,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作品,篩選出符合基本條件的樓名進入復審環節。
2.組織評審:邀請學校領導、資深教師等組成評審小組,對入圍作品進行綜合評審,從文化內涵、語言表達、與校園文化契合度等方面進行打分,最終評選出最佳命名。
七、獎勵設置
1.最佳命名獎:每個建筑/道路評選出1個最佳命名,獲獎者將獲得相應的獎品,并頒發榮譽證書。其命名將被正式采用,用于學校對應標識。
2.優秀創意獎:若干名,對在征集活動中表現出色、具有一定創意和參考價值的作品頒發優秀創意獎,并頒發榮譽證書。
八、注意事項
投稿作品必須為原創,未在其他任何場合公開發表過,如涉及抄襲、侵權等行為,責任由投稿人自行承擔。
學校對所有投稿作品享有使用權、修改權和解釋權,有權對入選作品進行適當修改和完善。
投稿人應確保聯系方式準確無誤,以便后續溝通聯系。若因聯系方式錯誤或無法聯系導致無法領取獎項,視為自動放棄。期待大家的積極參與,讓我們共同為校園增添文化魅力。
https://mp.weixin.qq.com/s/huv_v3mfwfsPfJh_Dw61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