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積極響應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引導廣大學生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增長知識見識,淬煉過硬本領,現決定舉辦“行走的思政”攝影作品、征文、微視頻、文創產品設計征集活動。
01活動主題
“走讀平城大地,感悟思想偉力”
02參與對象
我校全日制在讀本科生及研究生
03主辦單位
學生工作部、宣傳部、校團委
04活動內容
1.攝影作品征集
(1)活動目的
鼓勵學生用鏡頭捕捉行走中的思政元素,記錄平城大地的紅色記憶、傳統文化、社會發展等,增強學生對思政教育的直觀感受與理解,培養學生發現美、記錄美的能力。
(2)作品要求
作品需圍繞校內校外推薦線路中的場景、人物、事件等進行拍攝,體現思政主題。例如拍攝云岡石窟的壯美、大同紅色記憶館中的珍貴文物、黃花產業基地的豐收景象等。攝影作品必須為原創,拍攝時間為2025年活動開展期間,單幅、組圖均可(組圖不超過5幅)。作品格式為JPEG,文件大小不低于2M,需保留原始拍攝信息(EXIF)。每幅作品需附上作品名稱、拍攝地點、拍攝時間、作品簡介(不超過200字)以及作者姓名、學院、專業、年級、聯系方式。
2.主題征文征集
(1)活動目的
引導學生在行走實踐中深入思考,將所見所聞所感轉化為文字,深化對思政教育內涵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與思考能力。
(2)征文要求
文章需緊扣“走讀平城大地,感悟思想偉力”主題,結合自身參與行走思政活動的經歷,可講述在參觀紅色遺址、傳統文化場所、社會發展項目等地的感悟,也可探討思政教育與社會實踐融合的意義等。如結合參觀陽高大泉山紀念館,闡述對紅色精神傳承的理解;參觀大同市能源館,談談對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的思考。體裁不限,字數在1500—3000字之間。征文必須為原創,未在公開出版物上發表過,嚴禁抄襲。文章需注明作者姓名、學院、專業、年級、聯系方式。
3.主題微視頻征集
(1)活動目的
借助微視頻這一新媒體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創作能力,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思政教育的魅力,擴大活動影響力。
(2)視頻要求
微視頻內容要圍繞活動主題,可采用紀實、故事、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學生在行走思政過程中的收獲與成長,或宣傳平城大地的思政教育資源。比如制作以大同紅色記憶館為背景的紅色故事微視頻,或者展示廣靈剪紙藝術傳承過程的動畫微視頻。視頻時長控制在3—8分鐘,畫質清晰,聲音清楚,格式為MP4。視頻需添加中文字幕,片頭注明作品名稱、作者姓名、學院、專業、年級,片尾注明聯系方式。
視頻必須為原創,不得抄襲,視頻中涉及的音樂、圖片等素材需確保有合法使用權。
4.主題文創產品設計征集
(1)活動目的
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意,將思政元素與文創產品相結合,通過設計具有特色的文創產品,傳播平城大地的文化與思政內涵,提升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同感與參與度。
(2)設計要求
文創產品設計需圍繞活動主題,可從平城大地的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特色地標等方面獲取靈感,設計出如文具、飾品、生活用品等各類文創產品。設計作品需提交設計圖稿(JPE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并附產品名稱、設計說明(闡述設計理念、所蘊含的思政元素等,不超過300字)以及作者姓名、學院、專業、年級、聯系方式。設計作品必須為原創,未投入市場銷售,且不存在知識產權糾紛。
05征集時間
2025年5月20日——2025年11月1日
06評選與展示
組織評審團對征集作品進行評選,每半年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和優秀獎若干名,對于獲獎作品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年底,根據各學院學生參與活動的人數、參與率,以及提交作品的數量,評選出學院最佳組織獎。
優秀作品將在學校官網、公眾號、藝術長廊等平臺進行展播,并在學校舉辦的相關思政活動中進行播放。
07報名方式
各學院負責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并做好作品的收集、初審工作。參與本次活動的所有材料整理在一個文件夾中,命名為“【學院+學號+姓名】行走的思政”并打包壓縮,以學院為單位每月15日前發送至郵箱dtdxxzsz@163.com。
各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行走的思政”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切實提升思想政治素養,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學生工作部2025年5月19日
END
(文章轉載自山西大同大學)
https://mp.weixin.qq.com/s/tNaSiF50sVu12wOOYCh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