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源大全 > 綜合資源大全 > 工業產品
畢業季 | 2020中央美院設計學院本科生小組畢設③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6658    更新時間:2020-06-18   

  設計學院教學改革
  設計學院的教學改革為應對未來社會發展及未來學科建設,對于學生的要求由單一技能層面的考核轉向以專業為基礎的社會探討和問題思考。未來社會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意識并能通過設計思維與社會語境進行對接的包容性人才。
  教學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建立一套以學生為中心的跨越學科、打破設計專業壁壘的新型設計教育模式。因此,自2015年起設計學院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學科結構和教學方法改革,并通過從1.0到2.0、3.0、4.0版本的升級,完成了由“理念”到“系統”再到“范式”的深化過程。以全球視野為基礎,立足對中國社會未來形態和經濟模式的整體研判,形成了以“戰略設計、科技設計、設計思維、產業設計、設計理論”為基本架構的大學科建設體系。設計學院的教學目標是創造學生價值核心和實際效益的最大化,幫助學生完成個人價值整合、知識融合,具備全球意識和戰略意識,培養學生成為具有領導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能夠服務國家、產業和社會的未來發展,開拓未來、走向世界的一流人才。
  顛覆性的創造”是設計學院教學模式的重要關鍵詞,設計學院以話題、問題和課題實踐為核心與載體,將未來社會發展的多元可能性以去中心化的“賦能”模式與“敘事”邏輯進行教育創新;取消傳統的進階式課程,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數據、信息與行為的“互聯”所產生的創新研究戰略;打破空間上的物理界限與信息交換上的時間分割點,將教學行為的多樣性與師資構成的全球化及去單一性相結合,創造全新的教育范式“現場”。
  本科四年級小組創作
  四年級作為專業學習的結果和出口,在跨學科、打破設計專業壁壘的學科發展趨勢下,以啟發學生自主思考、開拓視野、開放對學科的理解,強調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與自主意識的建立,拓展學生對更為廣闊和綜合的“設計”概念的認知,傳統的專業方向由綜合性實驗室或研究院等切入社會與時代的研究方向所取代,讓學生自由、主動選擇專業與技能的學習,在全面的基礎與架構之上深入某一知識與問題的研究與設計創作。
  小組創作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學生協作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希望學生能在不同的專業語境里以合適的行為職業規范工作;面對復雜和不可預期的情境下與小組制定出周全的決策,并能專業性的參與協同或獨立工作;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既能展示出方向感和獨創性,又能顯示出自主性和個人責任感;在相應的解決任務過程中,能一貫計劃并執行,自主或合作。能在多樣化的團隊中,都能以任何角色為團隊做出杰出的貢獻。
  2020屆小組創作命題
  基因-迷因
  GENE-MEME
  “所有生命的核心要素不是火,不是溫暖的吐息,不是什么‘生命的火花’;而是信息、詞語、指令?!?986年,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如是說。他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所創造了迷因(Meme)一詞,作為“文化”的遺傳因子,希臘詞根“mimeme”被縮減為一個單音節的詞,在形式上更接近“gene”(基因),對應著思想已經擁有了有機體的一些特性,可以像基因一般行事:復制、變異以及演化。
  生物圈的大部分成員看不到信息圈。這是無形的平行宇宙,充盈著幽靈般的居民。但是它們對我們來說卻不是幽靈——不再是:即便我們試圖將它們關進裝著空調的服務器農場,仍從未擁有它們。究竟誰是主人,誰又是奴隸?基因-迷因互為詠喻的共同演化究竟是在追求個體的繁衍,還是的群體的福祉?亦或者,是盤桓在無數覆滅王朝城垣之上的,思想與文明的存續,而作為有機生物的我們,在它們面前,亦與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書中的“缸中之腦”別無二致?
  要求以“基因-迷因”話題出發進行發散性討論,探討當今與未來的人類話題,他們包括但不局限于科技話題、健康話題、貿易話題、倫理話題、社會話題、安全話題等。學生需找到課題研究的切入口并完成分析和調研,進而以此為出發點,在理論、思維、產業、科技、戰略等層面做出設計思考,完成創作。
  21
  《錯位》
  小組成員:范文南李昌隆賈雨婧楊睿卓嚴天澤
  創作思路圖
  材料/電子屏幕,Kinect攝像頭,Arduino,電腦,紙,亞克力,鋼索
  “小組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選擇了基因變異作為切入點,想要探討在社會中要如何面對一個有基因缺陷的人。
  小組嘗試對"基因缺陷"這一概念進行可視化。凝膠電泳技術是可視化的來源依據之一:通過凝膠電泳圖,我們得以清晰地看到基因的錯位——極其微小,不易察覺但直接導向了不可逆的后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遺傳病癥的特點抽象化,以一種更加便于理解的方式與觀者直接交流。
  每一個站在裝置前的參與者都是展覽的一部分。通過動作捕捉,觀眾的實時影像將被投射在屏幕上,呈現出變形后的效果。觀眾可以觀察自己的身體在屏幕中的變化,我們將基因中微小的故障轉化為了插片這種簡單的操作方式,表現出其實患有基因缺陷的人與正常人之間也不過就是這么一點點的區別?!?/span>
  22
  《癖》
  小組成員:浩林鴻曾爽陳亞芳劉欣宇江欣悅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從編劇、故事版、分鏡,到描線、上色、剪輯、音效,逐步完成一個動畫短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材料/二維動畫
  “由迷因與基因的矛盾沖突的結果之一:“怪癖”出發,從“抓痕障礙”這一病癖著手,用一個現實語境與意識流結合的動畫短片來表達怪癖帶來的想象及思考:隱秘的情感,共性與個性,對他人的包容,對自己的正視。”
  23
  《羅伯特之旅》
  小組成員:楊光魏皓東魯瑞熙劉文韜王艾倫
  1.打車篇
  初次來到中國,剛下飛機的羅伯特上了一輛出租車......
  2.餃子篇
  家中,丈母娘招待遠道而來的羅伯特,羅伯特只有盡力吃著....
  3.戰爭篇
  昏迷過去的羅伯特被窗外隱約的鞭炮聲驚醒,回憶起了以前在祖國從軍時經歷的戰爭......
  4.煙花篇
  對戰爭的恐懼讓羅伯特把鞭炮聲錯當成了槍聲,嚇得在床上發抖......
  材料/影視動畫
  “基因的沖突就是文化的差異,基因的旅行就是文化的戰爭?!?/span>
  24
  《零剩食—盛食魚子醬》
  小組成員:張騰簡白羅雅蕾茍超凡林如茵
  分子料理實驗用具
  盛食魚子醬料理
  材料/食物、電子設備、有機玻璃
  “希望通過設計,讓剩余食物再生,并提供一套自動化工具,讓操作盡量方便簡單。
  被扔掉的食物雖然是可降解的有機肥料,但是在城市的人造食物鏈中,它最后只是消耗填埋空間和焚化能源的廢品。我們嘗試發現并重新使用往往被忽略的可食用剩食,希望轉變人們對它的觀念。比如就連湘菜中常見的辣椒佐料,也可以成為利用的資源,做成美觀的甜點。在保證食材干凈衛生的前提下,只要簡單地通過改變食物的外觀,就可能更容易讓人們接受。
  分子料理的原理就是改變食材外形,其中做魚子醬的球化技術非常簡單所以成本比較低,也適用于更多食材。我們的設計原型將剩食變魚子醬的過程簡化為一個按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通過編程設定可以控制配料灑落的多少,讓人們在生活中可以輕松踐行環保的理念?!?/span>
  25
  前期概念草圖1
  前期概念草圖2
  虛擬發布會現場效果圖
  材料/硫酸紙,樹脂,亞克力,油畫布,木,影像
  “為了表達將來生物技術的發展不但能夠為人類造福社會,甚至還會給人類帶來其對自身的追求達到一種極端境界的可能性?;蜃⒍嗣總€人出生后的外貌,迷因卻影響了社會主流審美標準。生來便帶有缺陷和對自己不夠滿意的人,或多或少的會覺得自己蒙受社會偏見,而感到自卑。而外表出眾的人受到迷因的觀念影響,還是會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這表明上是利己主義,但站在社會的大背景上來看卻又透漏著利他主義。我們想通過虛擬一個解決此類人煩惱的產品,以一個公司發布會直播轉播的方式呈現。展覽現場為產品的最新體驗店?!?/span>
  26
  《濾鏡之下》
  小組成員:董浬郝淼金兌炅柳美羅楊永淳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材料/PVC濾光片,屏幕,紙本
  “我們認為當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就是當下的迷因,由于電子媒介而導致的信息碎片化和公眾參與中對信息認知的個人局限性導致了“后真相”時代的來臨,每一個個體都認為自己尋找到了事件的真相,殊不知自己同時被“真相”給蒙蔽。碎片的信息和個體對信息的主觀性解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真相”,而這些“真相”也反過來映射了人們的內心。作品方案是我們對這一觀念的視覺化呈現,希望觀眾能夠從中引發自己的思考。”
  27
  《一人不落虛空世|伴侶關系測試》
  小組成員:黃靜妍李文璇趙羽倩趙碧茜
  報告書包含人類有史以來出現過的四種伴侶關系
  伴侶關系結果報告書內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材料/電子電路,紙本
  “截止至2018年的統計,西方國家的離婚率已經高達50%,年輕家庭因就業、經濟不愿養育后代,生育率成負增長,中國近兩年的生育率也逐漸降低。有人說,這是發展中國家走向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不少影視作品也開始用藝術的形式表達未來伴侶關系的可能性。
  我們的作品以“當下伴侶關系將會如何發展”這一熱點話題為出發點,以偽測試題的概念進行設計?!案@招苯沂玖巳藗兠鎸\統模糊的描述時,會注重那些符合自己特質的部分,在心理上接受偽測試題的結果。我們的作品正是利用人們的主觀認知,讓人們對我們的測試答案對號入座,試圖用荒謬的測試結果引發人們對伴侶關系思辨?!?/span>
  28
  《不再需要分類的垃圾——一款全新的包裝》
  小組成員:白祿高明萱
  食物分解成可直接制作的狀態,并裝進便于回收的統一鋁制包裝。
  材料/綜合材料
  “自17年垃圾分類政策推行后,社會上出現了各種不同意見,認為它占用每個人的時間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認為它復雜、嚴苛、推行的急促,認為它是缺乏社會共識、缺乏程序正義的長官意志的產物,且強制推行讓人不愿接受。對此我們進行了調研,試圖用更有效、簡潔、快速的方式解決垃圾處理的問題。
  設計虛擬的生產和包裝方式,展現不需要生產垃圾的狀態,從而引起人們思考,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分類的問題。食品在生產線上進行分解,處理掉多余部分裝進鋁制包裝,與公開平臺APP對接進行銷售環節避免產品二次包裝,分離的廚余垃圾可以進行能源二次利用。這一流程不需要消費者進行垃圾分類,減少需要監管的群體避免不必要資源的浪費,也避免了垃圾的產生?!?/span>
  29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小組成員:黃山岳琪熊穗安黃菀珊任潤澤
  我們利用面孔信息重新創造了一張不可能存在的臉,看似正常的面孔下隱藏著多個人的面部信息。它像是作為一個儲存大量臉部的信息的云端,當面對水鏡時,不再清晰認識自己是誰,進而發起了一場與水面的對話。
  創作過程中嘗試的多種水面效果。
  材料/視頻,紙張
  “臉是人類基因最顯著的表象和人們互相識別的重要標志,作為一種迷因總是在不斷的被人利用傳播;被記錄的臉越多、數據越龐大,人們對信息的泄漏反而愈加不以為然,臉這個信息變成了人們可以隨意丟棄、改變、復制的廉價物品,面對自己被利用的信息確茫然不知;就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納西塞斯,愛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企圖與水面中的自己對話:“你是誰?……”。作品以臉作為媒介表達我們的反思?!?/span>
  30
  《倒計時》
  小組成員:李香楓謝園園那力格
  人設圖
  場景設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材料/TVP,動畫
  “人們服從于本能,受配于嚴密的自然規律,在有意無意中維持了平衡,由此衍生的人生、社會、文明,包含人類的一切,都是合理有序的。然而對個體而言,其中充滿了矛盾、掙扎、毀滅,人們需要與本能相對的另一種天分—理性,來消除這種不幸。作品設置了一個封閉的鐘表房,主人公需要在某一刻前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房內奇形怪狀的鐘表會不停地干擾他。在一次次的掙扎中主人公完成了他的任務,但是在離開時,發現這不過是精密運作的機械的一環?!?/span>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一級學科正在成為中央美術學院引領國內、對話國際的戰略優勢學科和國家“雙一流”建設獲批學科,已經建成涵蓋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公共藝術與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生活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與科技、設計史及理論等目錄內的二級學科,以及自主創設的交通工具設計、社會設計、設計管理、創新設計、系統設計、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級學科。同時,在保持現有學科口徑范圍優勢下,設計學科以對中國社會未來形態和經濟模式整體研判為基礎,以積極應對全球科技、經濟和社會變革為契機,以培養具有中國文化立場和全球意識的頂尖人才為目標,以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
  更多資訊可關注CAFA設計學院官網
  http://design.cafa.edu.cn
  來源: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僅供交流學習如侵刪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