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源大全 > 綜合資源大全 > 景觀建筑
“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2022年度作品展覽初評工作圓滿結束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7470    更新時間:2022-09-08   
  2022年8月31日下午14:00,“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2022年度作品展覽初評評審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2022年度作品展覽自6月30日發布征稿通知至7月20日截止,共收到19所常設及特邀學院院推作品104件,共征集到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澳門科技大學、臺灣藝術大學)的29所高校自薦作品146件。
  “2022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覽”線上初評評審會
  參加本次線上評審會議的評委及嘉賓有: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本屆評委會主席鮑海寧先生;《美術》雜志副主編、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秘書長、本屆評委會副主席盛葳先生;中央美院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王春辰先生;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副院長、雕塑系主任申曉楠先生;南京藝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朱智偉女士;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李烜峰先生;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何桂彥先生;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副秘書長張偉先生;云南藝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張仲夏先生;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張松濤先生;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陳克先生;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陳曉春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雕塑院常務副院長郅敏先生;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班陵生先生;雕塑批評家、策展人,中國雕塑學會創研部部長,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公共藝術委員會會長唐堯先生;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院長黃勝先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董書兵先生;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譚勛先生;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翟慶喜先生;會議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純先生主持。此外,參加本次線上評審會議的展覽組委會成員有: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黨支部副書記孫婷婷女士;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師李志杰先生、黃山先生、馬涵先生。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副秘書長張偉先生線上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副秘書長張偉先生線上致辭,在致辭中張偉先生對組委會各高校的專家評審為“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2022年度作品展覽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他表示“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是全國范圍內美術高校及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成長為中國雕塑界的品牌學術雕塑展覽。2021年,中央美術學院與大同市人民政府開啟戰略合作的嶄新十年征程,今年的“曾獎”會在展覽面貌、學術活動、教學開展等方面尋求“新氣象”。
  評審工作秉承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展開,本屆自薦作品初評投票采用磐石網絡投票系統的方式進行,每位評委要在146件自薦作品中選取30件作品并投票。最后組委會評委根據作品得票具體情況議定最終入圍的自薦作品名單。評審工作從8月31日至9月1日以線上投票的形式展開,經組委會討論議定,最終入選自薦作品35件,院推作品104件。(擬參展名單詳見文末)
  會議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純先生主持
  隨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純先生介紹本屆“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2022年度作品展覽的“新氣象”,其中包括全新視覺形象設計方案、全新獎杯設計方案、增設“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歷屆獲獎者講座、全新設立“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金課”評審及演講等事項。
  全新視覺形象設計方案
  海報視覺設計圍繞“曾竹韶”先生的名字,將字體進行圖形化演繹創作,通過抽象筆畫間架結構和幾何圖形構成,體現雕塑藝術的體塊感。配色明亮,對比強烈,提升視覺沖擊力,用以展現雕塑藝術家年輕蓬勃,勇于探索的態度。
  全新“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覽”獎杯正面
  獎杯寬度196mm、高度80mm、厚度40mm,整體造型簡約大氣。獎杯正面的曾竹韶先生浮雕像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張偉教授創作,選取了曾竹韶先生耄耋之年的形象,在表現曾先生作為中國雕塑教育事業先驅形象的同時,也寓意雕塑界學術精神的傳承。
  獎杯正面兩側為此次展覽全新主視覺形象的立體化表現,棱角分明的幾何抽象字體傳遞了曾獎作為全國一流的雕塑類學術獎項的姿態和形象。
  全新“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覽”獎杯背面
  獎杯背面則復刻了曾竹韶先生的重要代表作——創作于1953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東面浮雕》——《虎門銷煙》,同時也是中國雕塑發展歷史中的經典作品之一,極具紀念意義。
  獎杯通體方正,如同一塊厚實的“磚”,激勵年輕雕塑家們在雕塑領域中的不斷地奮進和求索。全新的獎杯是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張偉教授、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純教授、雕塑系在讀研究生向昱設計。
  全新“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覽”獎杯方案
  為激發與促進各藝術院校更大力度地推行雕塑教學,鼓勵全國范圍內雕塑學科的全面建構與發展,堅持“教學打造展覽”、“展覽反饋教學”、“藝術服務人民”、“美育提升社會”的學術方向。今年起設立“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金課”稱號,本“金課”課程在19所常設學院與特邀學院雕塑學科課程中輪流推出,每年三所學院共三門優秀課程,在“曾獎”開幕期間,金課教師現場以講座形式介紹優秀課程。細則如下:
  1、教師及課程要求及產生規則:須為19所常設學院與特邀學院的在職教師,建議年齡在45周歲以下,課程為本科必修課,已開設三年以上(如課程為團隊須選擇排序首位教師介紹)。優秀課程所在院校由上一年度的評審委員集體研究確定,各院校輪流推薦。
  2、介紹與講座要求:PPT展示內容須圍繞課程在本學科的學術定位、教學目標、教學理念、課題創新性、課程教學成果等內容展開。(30分鐘左右)
  3、推薦原則:19所常設學院與特邀學院在每年度的總結研討會上討論下一年度學院的推薦名單,被推薦學院負責本單位的課程遴選與申報工作。
  4、推薦周期:19所常設學院與特邀學院每年度輪流推選優秀課程,6年為一個輪轉周期,每6年匯集的課程出版“金課”集。
  5、活動對象:本年度“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所有評委、參展作者及公眾
  6、活動時間:曾獎開幕式當天(年度總結與研討會之前)
  7、本屆金課課程擬介紹單位為: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
  從本屆開始,每年從“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歷年參展或獲獎者中選擇2名青年藝術家,在展覽期間舉辦學術講座,藝術家介紹其畢業后藝術創作以及從業經歷。每年的主講藝術家人選由上一年度的評審委員集體研究推薦產生。
  “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2022年度作品展覽將于2022年9月30日在山西大同大同市雕塑博物館開幕,屆時將召開“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2022年度作品展覽年度總結與研討會。對策展布展評審工作進行總結,點評與討論本年度三門“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金課”課程,并商議下年度“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覽工作計劃。

  入圍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https://mp.weixin.qq.com/s/l7gr0VEu2mfIjF9BweyboQ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